一种吹氩中间包上水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5675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态金属连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氩中间包上水口。



背景技术:

中间包在连铸过程中装满钢水,塞棒大部分浸没于钢水中,并垂直立于中间包水口正上方,二者位于同一轴线上。中间包上水口安装固定在中间包底部,塞棒可垂直轴向移动,棒头与水口碗部的空隙形成钢水的通道,钢水经棒头与上水口碗部缝隙进入上水口内腔,进而进入下水口内腔,最终流入结晶器凝固成坯。中间包上水口是钢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普遍地中间包水口不具备吹氩功能,极少部分具有吹氩能力,但供氩效果差。

此外,公告号是CN20253950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连铸中间包定向吹氩透气上水口”,然而,由氩气通道将中间包上水口分成较为独立的两个部分,造成上水口的强度下将,吹氩上水口的使用寿命下降,且影响产品的品质;且本实用新型整个氩气通道都是联通的(堵塞只是局部,不形成环绕),因此只有右边一个氩气孔,氩气通道和文献“CN202539509U连铸中间包定向吹氩透气上水口”所示的相比要薄很多,只有0.2~0.5mm,具有较高的强度;再次,透气材料的出气孔就是材料本身的气孔,氩气通过透气材料的同时就实现了弥散化,也就是说在透气材料表面布满了微小的,乃至微米级的气泡,这就在材料表面形成了覆盖膜,阻隔了杂质附着形成堵塞。文献“CN202539509U连铸中间包定向吹氩透气上水口”所示产品通过气孔来供气,不可能形成覆盖膜,因此并不具有防堵功能。该产品只能向钢水供氩,氩气在水口下的结晶器上浮起到净化作用。进一步说它不能实现上水口防堵,只可能对下水口有帮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吹氩中间包上水口,在确保自身强度的情况下,能够稳定均匀的提供氩气,实现避免堵塞和净化钢水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吹氩中间包上水口,包括上水口本体,所述上水口本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顶部为碗口,所述上水口本体内部设有氩气通道,所述氩气通道从上水口本体的底板处延伸到碗口处,且环绕内腔,所述氩气通道将上水口本体划分成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和外板为部分连接,所述内板的上方设有透气料。

作为优选的,所述氩气通道包括堵塞部和联通部,所述内板和外板通过堵塞部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氩气通道的厚度是0.2-0.5mm。

作为优选的,所述透气料上设有若干微孔,所述微孔分布在透气料的表面和内部,所述微孔为不规则形状,彼此相互连接,所述微孔孔径大小为1μm-100μm。

作为优选的,所述透气料由铝碳质耐火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透气料由大颗粒氧化铝、石墨和粘结剂混合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透气料的高度与上水口本体的高度比是1/8-1/3。

作为优选的,所述氩气通道的进气口位于底板处,所述氩气通道利用微孔进行出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氩气通道为部分联通,既内板和外板为部分连接,连接的地方即为堵塞部,且氩气通道的厚度较薄,只有0.2-0.5mm,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较高的强度;2)氩气通过透气材料微孔的同时就实现了弥散化, 在透气材料表面布满了微小的,乃至微米级的气泡,这就在材料表面形成了覆盖膜,阻隔了杂质附着形成堵塞,避免了上水口的堵塞现象;3)同时透气料可以起到流量控制作用,形成稳定压力-流量关系,实现流量可控;4)本实用新型加工简单,易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板;2、碗口;3、底板;4、透气料;5、堵塞部;6、联通部;7、氩气通道;8、内腔;9、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吹氩中间包上水口,包括上水口本体,所述上水口本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设有内腔8,所述内腔8的顶部为碗口2,所述上水口本体内部设有氩气通道7,所述氩气通道7从上水口本体的底板3处延伸到碗口2处,且环绕内腔8,所述氩气通道7将上水口本体划分成内板9和外板1,所述内板9和外板1为部分连接,所述内板9的上方设有透气料4。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氩气通道7包括堵塞部5和联通部6,所述内板9和外板1通过堵塞部5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氩气通道7的厚度是0.2-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透气料4上设有若干微孔,所述微孔 为不规则形状,彼此相互连接,所述微孔孔径大小为1μm-10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透气料4由铝碳质耐火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透气料4由大颗粒氧化铝、石墨和粘结剂混合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透气料4的高度与上水口本体的高度比是1/8-1/3。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氩气通道7的进气口位于底板3处,所述氩气通道7利用微孔进行出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氩气入口位于中间包上水口本体的内部,从底部延伸到碗口2的下部,并且环绕水口内腔8,氩气通道7上部与透气料4联通,透气料4与内腔8联通。使用过程中,氩气由入口进入氩气通道7,并经由透气料4进入充满内腔的钢水,氩气通过透气料4的微孔的同时就实现了弥散化,在透气料4表面布满了微小的,乃至微米级的气泡,这就在材料表面形成了覆盖膜,阻隔了杂质附着形成堵塞,避免了上水口的堵塞现象。如果氩气通道7自身是完全联通的,那就相当于将整个上水口的本体一分为二,大大降低强度,增加断裂的风险。为了消除这一风险,氩气通道两侧的本体材料在部分区域是贯通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吹氩中间包上水口实施例所提供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