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退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774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连续退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对带钢实施清洗处理的清洗装置与对带钢实施退火处理的退火装置的连续退火设备。



背景技术:

在连续退火设备中具备前清洗装置与退火装置(退火炉),在对输送至连续退火设备的带钢实施基于前清洗装置的前清洗处理之后,实施基于退火装置的退火处理。前清洗处理用于除去附着于带钢的表面的油分、铁粉等,实施了该前清洗处理的带钢在退火处理中被均匀氧化,表面品质提高。

例如,在前清洗装置中具备收纳有碱溶液的碱浸渍罐,在该碱浸渍罐中除去附着于带钢的表面的油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对于这样的在前清洗处理中使用的各种清洗溶液(例如为碱溶液),通过将该清洗溶液的温度维持为规定的温度,能够高效地清洗带钢。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4954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以往,将从退火装置排出的废气向锅炉供给,利用由该锅炉生成的蒸汽、加压水来加热清洗溶液。但是,锅炉存在设备成本以及维持成本高这样的问题。另外,由于间接(经由蒸汽或者加压水)加热清洗溶液,因此连续退火设备中的能量效率不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在连续退火设备中,以低成本且高效地将清洗溶液维持为适当温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连续退火设备具备对带钢实施清洗处理的清洗装置、以及对带钢实施退火处理的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废气路径,其供从所述退火装置排出的废气流通;溶液循环路径,其供在所述清洗装置中使用的清洗溶液循环;以及热交换器,其形成所述溶液循环路径的一部分,并与所述废气接触。

另外,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连续退火方法中,在对带钢实施清洗处理之后实施退火处理,其特征在于,使在所述清洗处理中使用的清洗溶液向热交换器流通,使在所述退火处理中使用的废气与所述热交换器接触,以所述废气为热源而直接加热所述清洗溶液。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连续退火设备,能够在连续退火设备中以低成本且高效地将清洗溶液维持为适当温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连续退火方法,能够在连续退火设备中以低成本且高效地将清洗溶液维持为适当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连续退火设备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连续退火设备中的排热回收装置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3a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连续退火设备中的排热回收装置具备溶液流量调整机构的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3b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连续退火设备中的排热回收装置具备溶液流量调整机构的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2的连续退火设备中的排热回收装置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3的连续退火设备中的排热回收装置的构造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连续退火设备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能够组合各实施例中的结构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是不言而喻的。

[实施例1]

参照图1以及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连续退火设备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连续退火设备1中具备除去附着于带钢s的表面的油分、铁粉等的前清洗装置(清洗装置)11、以及对由该前清洗装置11清洗后的带钢s实施退火处理的退火装置(退火炉)12。在连续退火设备1中,前清洗装置11配置于输送方向上游侧,退火装置12配置于输送方向下游侧。

在前清洗装置11中,收纳有碱溶液的碱浸渍罐21被设为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在该碱浸渍罐2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有刷式洗涤器(brushscrubber)22。带钢s在碱浸渍罐21中浸于碱溶液之后,被刷式洗涤器22刷洗,由此除去在其表面附着的油分。

在刷式洗涤器2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有收纳碱溶液并且设置有未图示的电极的电解清洗罐23,在该电解清洗罐23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有刷式洗涤器24。表面的油分被除去后的带钢s在电解清洗罐23中通过未图示的电极间,并被刷式洗涤器24刷洗,由此除去在其表面附着的铁粉等。

在刷式洗涤器24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有相对于输送的带钢s喷射冲洗水的冲洗罐25。表面的油分以及铁粉等被除去后的带钢s在冲洗罐25中被喷射冲洗水,由此将在碱浸渍罐以及碱电解清洗罐中附着于表面的碱溶液除去。

在冲洗罐25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有环辊26以及干燥器27。表面的碱溶液被除去后的带钢s在环辊26的作用下被除去表面的水滴(冲洗水),并且在干燥器27的作用下被干燥。

将在前清洗装置11被实施了前清洗处理的带钢s向被设为位于前清洗装置1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退火装置12输送,在该退火装置12内暴露于高温的环境进行退火。

如图1所示,在连续退火设备1中,设有将从退火装置12排出的废气作为热源对在前清洗装置11中使用的清洗溶液(在图1中为收纳于碱浸渍罐21的碱溶液)进行加热的排热回收装置13。

在排热回收装置13具备供在退火装置12中带钢s的退火处理所使用后的废气排出的废气路径31、以及供储存于碱浸渍罐21的碱溶液循环的碱溶液路径(溶液循环路径)32。

在废气路径31具有与退火装置12连通并连接的废气管41、设于废气管41的中途的废气扇42、以及设于废气管41的端部(废气流动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的通风管43。通过将废气扇42驱动,插入到退火装置12内的燃烧装置(未图示)的废气流入废气管41内,从该废气管41经由通风管43向大气中排出。在此,通风管43是烟囱,将废气向上空释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碱溶液路径32中具备与碱浸渍罐21连通并连接的溶液配管51、设于溶液配管51的中途的循环泵52以及废气显热回收装置(热交换器)53。通过将循环泵52驱动,碱浸渍罐21内的碱溶液流入溶液配管51内,通过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再次向碱浸渍罐21内回流。

在此,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是翅片管型的热交换器,具有与溶液配管51连通而作为该溶液配管51的一部分发挥功能的管(未图示)、以及在该管的外周延伸配置的翅片(未图示)。另外,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配置在废气管41内,与在该废气管41中流动的废气接触。因此,通过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的碱溶液通过在废气管41中流动的废气加热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而被直接(不经由其它的流体)加热。

如图2所示,在排热回收装置13具备控制碱溶液的温度的控制装置33。控制装置33与循环泵52电连接,能够控制循环泵52的动作。

另外,控制装置33与设于碱浸渍罐21的温度传感器21a电连接。在此,温度传感器21a检测碱浸渍罐21内的碱溶液的温度。将由温度传感器21a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碱浸渍罐21内的碱溶液的温度)送至控制装置33,控制装置33基于由温度传感器21a检测出的检测结果,控制循环泵52的动作。

参照图1以及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连续退火设备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基于连续退火设备1的连续退火处理的工序中,首先,带钢s依次通过前清洗装置11中的碱浸渍罐21、刷式洗涤器22、电解清洗罐23、刷式洗涤器24、冲洗罐25、环辊26以及干燥器27,被实施前清洗处理(参照图1)。

接下来,施加过前清洗处理的带钢s在退火装置12中被施加退火处理,向施加下一工序的处理的设备(未图示)输送。

在基于连续退火设备1的连续退火处理的工序中,通过将废气扇42驱动,使插入到退火装置12内的燃烧装置(未图示)的废气流入废气管41内,在通过配置于该废气管41内的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之后,经由通风管43向上空释放。

另外,在基于连续退火设备1的连续退火处理的工序中,控制装置33基于由温度传感器21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碱浸渍罐21内的碱溶液的温度)而控制循环泵52的动作(参照图2)。

具体来说,在由温度传感器21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为规定值(例如与碱溶液的碱清洗相适的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装置33不驱动循环泵52,另一方面,在由温度传感器21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不足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33驱动循环泵52。

当通过控制装置33驱动循环泵52时,收纳于碱浸渍罐21的碱溶液流入到溶液配管51内,通过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

此时,在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中,进行在废气管41中流动的废气与在溶液配管51中流动的碱溶液的直接(不经由其它流体)的换热。然后,借助废气的热量被加热的碱溶液向碱浸渍罐21内回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连续退火设备1,通过将从退火装置12排出的废气作为热源而直接加热收纳于碱浸渍罐21的碱溶液,能够高效地加热该碱溶液。

另外,由于能够高效地加热碱溶液,能够使配置在废气路径31(废气管41)内的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小型化。

另外,由于未利用蒸汽、高压水等高压介质,因此不需要高压容器、配管等,能够防止连续退火设备的大型化、设备成本的增大等。

本发明中的热交换器不限于像本实施例那样配置在废气路径31内的结构(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也可以通过在形成废气路径的壁面上设置供溶液流通的夹套、配管等来构成。

另外,本发明中的控制装置不限于像本实施例那样通过开始或停止循环泵52的驱动来控制碱溶液的温度,也可以在开始或停止循环泵52的驱动之外,通过控制循环泵52的泵转速来控制碱溶液的温度。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循环泵52的泵转速变化,改变循环泵52的喷出量,能够调整通过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的碱溶液的流量,因此能够对碱溶液的温度进行微调。

另外,本发明中的控制装置也可以在碱溶液路径32(溶液配管51)中并列配置多个循环泵52(未图示),分别控制多个循环泵52的驱动。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循环泵52的驱动台数变化,改变被驱动的循环泵52的喷出量的总量,能够调整通过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的碱溶液的流量,因此能够对碱溶液的温度进行微调。

另外,本发明中的控制装置也可以通过与循环泵52独立地追加设置能够调整在热交换器中流通的溶液的流量的溶液流量调整机构、并利用该溶液流量调整机构对向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流入的碱溶液的流量进行调整,由此控制碱溶液的温度。在此,参照图3a以及图3b来分别说明追加具备溶液流量调整机构的构成例。

首先,在图3a中,溶液流量调整机构由从溶液配管51分支而能够供碱溶液流通的第二溶液配管(迂回流路)54、能够调整溶液配管51以及第二溶液配管54的流路面积(在溶液配管51以及第二溶液配管54中流动的碱溶液的流量)的溶液流量调整阀51a、54a、以及使这些溶液流量调整阀51a、54a动作(开闭)的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1b、54b概略构成。

第二溶液配管54通过一端与溶液配管51中的循环泵52和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之间的分支点j1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溶液配管51中的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和碱浸渍罐21之间的合流点j2连接而成。因此,在第二溶液配管54流动的碱溶液从循环泵53不通过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而向碱浸渍罐21回流。

溶液流量调整阀51a配置在溶液配管51中的分支点j1与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之间,溶液流量调整阀54a配置在第二溶液配管54中的分支点j1与合流点j2之间。另外,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1b、54b与控制装置33分别电连接。换句话说,控制装置33驱动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1b、54b而开闭溶液流量调整阀51a、54a,由此能够分别调整在溶液配管51以及第二溶液配管54中流动的碱溶液的流量。

例如,在由温度传感器21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为规定值(例如与碱溶液的碱清洗相适的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装置33在使循环泵52驱动的状态下驱动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1b而使溶液流量调整阀51a向闭方向动作,并且驱动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4b而使溶液流量调整阀54a向开方向动作。

通过该动作控制,收纳于碱浸渍罐21的碱溶液当通过循环泵52的驱动流入溶液配管51内而到达分支点j1时,不流入溶液流量调整阀51a关闭的溶液配管51(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内,而是流入溶液流量调整阀51b打开的第二溶液配管54内。因此,碱溶液不通过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而在碱溶液路径32(溶液配管51以及第二溶液配管54)中循环,不会被该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加热。

另一方面,在由温度传感器21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不足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33在使循环泵52驱动的状态下驱动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1b使溶液流量调整阀51a向开方向动作,并且驱动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4b而使溶液流量调整阀54a向闭方向动作。

通过该动作控制,收纳于碱浸渍罐21的碱溶液当通过循环泵52的驱动流入溶液配管51内而到达分支点j1时,不流入溶液流量调整阀51b关闭的第二溶液配管54内,而是流入溶液流量调整阀51a打开的溶液配管51(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内。因此,碱溶液通过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而在碱溶液路径32中循环,被该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加热。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使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1b、54b驱动而开闭溶液流量调整阀51a、54a,分别调整在溶液配管51以及第二溶液配管54中流动的碱溶液的流量,即,能够调整在溶液配管51中向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流入的碱溶液的流量与在第二溶液配管54流通的碱溶液的流量的比例。

换句话说,能够在使循环泵52驱动的状态下控制碱溶液的温度,因此能够降低因重复循环泵52的驱动的开始以及停止而产生的不良情况等。

接下来,在图3b中,溶液流量调整机构由从溶液配管51分支而能够供碱溶液流通的第二溶液配管(迂回流路)55、能够调整溶液配管51以及第二溶液配管55的流路面积(在溶液配管51以及第二溶液配管55流动的碱溶液的流量)的溶液流量调整阀51a、55a、以及使这些溶液流量调整阀51a、55a动作(开闭)的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1b、55b概略构成。

第二溶液配管54通过一端与溶液配管51中的循环泵52和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之间的分支点j1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溶液配管51中的碱浸渍罐21和循环泵52之间的合流点j2连接而成。因此,在第二溶液配管54流通的碱溶液从循环泵53不流入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而是向溶液配管51(循环泵52的流体流动方向上游侧)回流。

溶液流量调整阀51a配置在溶液配管51中的分支点j1与废气显热回收装置53之间,溶液流量调整阀54a配置在第二溶液配管54中的分支点j1与合流点j2之间。另外,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1b、54b与控制装置33分别电连接。因此,当利用控制装置33来驱动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1b、54时,溶液流量调整阀51a、54a被开闭,从而分别调整在溶液配管51以及第二溶液配管54流动的碱溶液的流量。

根据以上的结构,起到与所述的溶液流量调整机构(参照图3a)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通过电动马达(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1b、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4b、溶液流量调整马达55b)进行阀(溶液流量调整阀51a、溶液流量调整阀54a、溶液流量调整阀55a)的开闭以及开度的调整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电磁铁、气压等进行阀的开闭以及开度的调整。

[实施例2]

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连续退火设备的构造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连续退火设备101除了向废气路径131追加设置废气流量调整机构144、并且向碱溶液路径132追加设置油泥除去装置154以及液体加热装置155之外,具有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连续退火设备1相同的构造。因此,适当省略本实施例的连续退火设备101中的针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构造的重复说明。

如图4所示,废气流量调整机构144由在废气管141的一部分并列配置的两个路径(主流路161以及副流路162)、能够调整这些主流路161以及副流路162的流路面积(在主流路161以及副流路162流动的废气的流量)的废气流量调整阀161a、162a、以及使这些废气流量调整阀161a、162a动作(开闭)的废气流量调整马达161b、162b概略构成。

废气流量调整马达161b、162b与控制装置133分别电连接。换句话说,控制装置133驱动废气流量调整马达161b、162b而开闭废气流量调整阀162a、162b,能够调整在主流路161以及副流路162流动的废气的流量的比例。

另外,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配置在废气管141中的主流路161内,与在该主流路161流动的废气接触。因此,通过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的碱溶液以在主流路161流动的废气为热源而被加热。

如图4所示,油泥除去装置154除去在碱溶液路径132(碱溶液管151)流动的碱溶液所包含的油泥,配置在循环泵152的溶液流动方向上游侧、且是碱浸渍罐121与循环泵152之间。

在油泥除去装置154设有暂时储存碱溶液的油泥除去容器154a、分隔该油泥除去容器154a内的空间的油泥除去挡板154b。在碱溶液路径132中,碱溶液从碱浸渍罐121向由油泥除去挡板154b分隔后的油泥除去容器154a内的一方侧(在图4中为左方侧)的空间a1流入,从该一方侧的空间a1溢出(越过油泥除去挡板154b)而向由油泥除去挡板154b分隔后的油泥除去容器154a内的另一方侧(在图4中为右方侧)的空间a2流入并朝循环泵152流动。

换句话说,在一方侧的空间a1中,碱溶液所包含的油泥下沉,在另一方侧的空间a2中储存被除去油泥后的碱溶液。这样,通过在循环泵152的溶液流动方向上游侧设置油泥除去装置154,使除去油泥后的碱溶液在循环泵152中流通,能够防止由油泥造成的循环泵152的损伤或热交换器153、155中的流体路径(未图示的管等)的堵塞等。

如图4所示,液体加热装置155是以与从退火装置112排出的废气不同的高温气体(或者热水)为热源的热交换器(加热器),配置在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的溶液流动方向下游侧、且是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与碱浸渍罐121之间。

在液体加热装置155中设有能够调整作为热源的高温气体的流量的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阀155a、以及使该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阀155a动作(开闭)的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155b。

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155b与控制装置133电连接。换句话说,控制装置133驱动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155b而开闭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阀155a,能够调整在液体加热装置155中流动的高温气体的流量。

当然,本发明中的液体加热装置只要能够与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独立地加热碱溶液即可,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液体加热装置155的结构。作为本发明中的液体加热装置,例如也可以是电加热器等。

另外,控制装置133与设于碱浸渍罐121的温度传感器121a、以及设于碱溶液路径132(碱溶液管151)中的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的溶液流动方向下游侧的温度传感器153a电连接。在此,温度传感器121a检测在碱浸渍罐121内收纳的碱溶液的温度,温度传感器153a检测从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流出的碱溶液的温度。

将通过温度传感器121a以及温度传感器153a检测出的检测结果(在碱浸渍罐121内收纳的碱溶液的温度、以及从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流出的碱溶液的温度)送至控制装置133,控制装置133基于这些检测结果,控制循环泵152、废气流量调整马达161b、162b以及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155b的动作。

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连续退火设备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基于连续退火设备101的连续退火处理的工序中,控制装置133基于由温度传感器121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在碱浸渍罐121内收纳的碱溶液的温度)而控制循环泵152的动作(参照图4)。

具体来说,在由温度传感器121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为规定值(例如与碱溶液的碱清洗相适的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3不驱动循环泵152,另一方面,在由温度传感器121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不足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3驱动循环泵152。

接着,在对循环泵152进行驱动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3基于由温度传感器153a检测出的检测结果(从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流出的碱溶液的温度),控制废气流量调整马达161b、162b以及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155b的动作。

具体来说,在由温度传感器153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为规定值(例如为碱溶液的沸点)以上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3驱动废气流量调整马达162b而使废气流量调整阀162a向开方向动作,在废气管141流动的废气不仅在主流路161流动、也在副流路162流动。

通过该动作控制,在废气管141流动的废气的一部分向副流路162流动,在主流路161流动的废气的流量减少,因此能够抑制因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中的换热而被加热的碱溶液的温度上升。

另外,在需要进一步抑制碱溶液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3驱动废气流量调整马达161b而使废气流量调整阀161a向闭方向动作,使在主流路161流动的废气的流量减少。通过该动作控制,能够进一步抑制因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中的换热而被加热的碱溶液的温度上升。

另一方面,在由温度传感器153a检测出的检测结果不足规定值(例如为与碱溶液的碱清洗相适的温度)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3驱动废气流量调整马达161b而使废气流量调整阀161a向开方向动作,使在主流路161流动的废气的流量增大。通过该动作控制,能够促进因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中的换热而被加热的碱溶液的温度上升。

另外,在需要进一步促进碱溶液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3驱动废气流量调整马达162b而使废气流量调整阀162a向闭方向动作,使在副流路162流动的废气的流量减少,由此使在主流路161流动的废气的流量增大。通过该动作控制,能够进一步促进因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中的换热而被加热的碱溶液的温度上升。

另外,在需要使碱溶液的温度进一步上升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3驱动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155b而使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阀155a向开方向动作,使液体加热装置155发挥功能。通过该动作控制,能够加热因液体加热装置155中的换热而从废气显热回收装置153流出(向碱浸渍罐121回流)的碱溶液。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连续退火设备101,在基于实施例1的连续退火设备1的作用以及效果之外,起到以下的作用以及效果。

首先,通过向废气路径131追加设置废气流量调整机构144,能够调整在主流路161以及副流路162流通的废气的流量的比例,并调整基于废气的碱溶液的加热,并且能够防止碱溶液的过热。

另外,通过向碱溶液路径132追加设置油泥除去装置154,能够防止由油泥造成的循环泵152的损伤或热交换器153、155中的流体路径(未图示的管等)的堵塞等。

另外,通过向碱溶液路径132追加设置液体加热装置155,能够向基于废气的碱溶液的加热补充不足的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防止碱溶液的过热并且向碱溶液的加热补充不足的热量的机构,也可以具备能够切换冷媒与热媒而作为热源的流体的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在具备这样的能够切换冷媒与热媒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不需要具备液体加热装置与液体冷却装置,能够使连续退火设备小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通过电动马达(废气流量调整马达161b、162b、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155b)的驱动进行阀(废气流量调整阀161a、162a、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阀155a)的开闭以及开度的调整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电磁铁、气压等进行阀的开闭以及开度的调整。

[实施例3]

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连续退火设备的构造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连续退火设备201除了向废气路径231追加设置气流加热装置245、并且向碱溶液路径232追加设置液体冷却装置256、进一步向碱浸渍罐221附加有油泥除去机构254之外,具有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连续退火设备1相同的构造。因此,适当省略本实施例的连续退火设备201中的针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构造的重复说明。

如图5所示,气流加热装置245由设于废气管241内的助燃燃烧器(点火部)271、能够调整向助燃燃烧器271供给的燃烧气体及空气的供给量的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阀272a及空气流量调整阀273a、以及使这些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阀272a及空气流量调整阀273a动作(开闭)的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72b及空气流量调整马达273b概略构成。

助燃燃烧器271、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72b以及空气流量调整马达273b与控制装置233分别电连接。换句话说,控制装置233驱动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72b以及空气流量调整马达273b而使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阀272a以及空气流量调整阀273a向开方向动作,并且对使助燃燃烧器271动作来供给的燃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进行点火,由此能够加热在废气管241中流动的废气。

另外,控制装置233通过驱动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72b以及空气流量调整马达273b而使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阀272a以及空气流量调整阀273a开闭,能够调整基于气流加热装置245(助燃燃烧器271)的废气的加热。

如图5所示,液体冷却装置256是以低温气体(或者冷水)为热源的热交换器(冷却器),配置在废气显热回收装置253的溶液流动方向上游侧、且是循环泵252与废气显热回收装置253之间。

在液体冷却装置256中设有能够调整作为热源的低温气体的流量的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阀256a、以及使该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阀256a动作(开闭)的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56b。

当然,本发明中的液体冷却装置只要能够冷却向废气显热回收装置253流入的碱溶液即可,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液体冷却装置256的结构。

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56b与控制装置233电连接。换句话说,控制装置233驱动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56b而开闭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阀256a,能够调整在液体冷却装置256流动的低温气体的流量。

另外,控制装置233与设于碱浸渍罐221的温度传感器221a以及设于碱溶液路径232(碱溶液管251)中的废气显热回收装置253的溶液流动方向下游侧的温度传感器253a电连接。在此,温度传感器221a检测在碱浸渍罐221内收纳的碱溶液的温度,温度传感器253a检测从废气显热回收装置253流出的碱溶液的温度。

将由温度传感器221a以及温度传感器253a检测出的检测结果(收纳在碱浸渍罐221内的碱溶液的温度、以及从废气显热回收装置253流出的碱溶液的温度)送至控制装置233,控制装置233基于这些检测结果而控制循环泵252、助燃燃烧器271、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72b、空气流量调整马达273b以及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56b的动作。

另外,如图5所示,设于碱浸渍罐221的油泥除去机构254除去在碱溶液路径232(碱溶液管251)中流动的碱溶液所包含的油泥。

在碱浸渍罐221中,设有暂时储存碱溶液的碱容器254a以及分隔该碱容器254a内的空间的油泥除去挡板254b。从碱溶液路径232回流的碱溶液向由油泥除去挡板254b分隔的碱容器254a内的一方侧(在图5中为左方侧)的空间b1流入,从该一方侧的空间b1溢出(越过油泥除去挡板254b)而向由油泥除去挡板254b分隔出的碱容器254a内的另一方侧(在图5中为右方侧)的空间b2流入,并朝循环泵252流动。在此,带钢s在碱容器254a内的一方侧的空间b1输送,向收纳于该一方侧的空间b1内的碱溶液浸渍。

换句话说,在一方侧的空间b1中,碱溶液所包含的油泥下沉,在另一方侧的空间b2中储存被除去油泥后的碱溶液。这样,通过设置具有油泥除去机构254的碱浸渍罐221,使除去油泥后的碱溶液向循环泵252流通,因此能够防止由油泥造成的循环泵252的损伤或热交换器253、256中的流体路径(未图示的管等)的堵塞等。

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连续退火设备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基于连续退火设备201的连续退火处理的工序中,控制装置233基于由温度传感器221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收纳于碱浸渍罐221内的碱溶液的温度)来控制循环泵252的动作(参照图5)。

具体来说,在由温度传感器221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为规定值(例如与碱溶液的碱清洗相适的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33不驱动循环泵252,另一方面,在由温度传感器221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不足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33驱动循环泵252。

接着,在驱动循环泵252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33基于由温度传感器253a检测出的检测结果(从废气显热回收装置253流出的碱溶液的温度),控制助燃燃烧器271、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72b、空气流量调整马达273b以及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56b的动作。

具体来说,在由温度传感器253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为规定值(例如为碱溶液的沸点)以上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33驱动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56b而使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阀256a向开方向动作,使液体冷却装置256发挥功能。通过该动作控制,通过液体冷却装置256中的换热而冷却向废气显热回收装置253流入的碱溶液,能够防止碱溶液的过热(沸腾等)。

另一方面,在由温度传感器253a检测出的检测结果不足规定值(例如与碱溶液的碱清洗相适的温度)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33驱动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72b以及空气流量调整马达273b而使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阀272a以及空气流量调整阀273a向开方向动作,并且对使助燃燃烧器271动作而供给的燃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进行点火,加热在废气管241流动的废气。通过该动作控制,能够促进通过废气显热回收装置253中的换热而被加热的碱溶液的温度上升。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连续退火设备201,在与实施例1的连续退火设备1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之外,起到以下的作用以及效果。

首先,通过向废气路径231追加设置气流加热装置245,能够向基于废气的碱溶液的加热补充不足的热量,并且在连续退火设备201的运转开始时也能够加热废气即碱溶液。

另外,通过向碱溶液路径232追加设置液体冷却装置256,能够防止基于废气的碱溶液的过热。

另外,通过向碱浸渍罐221附加油泥除去机构254,能够防止由油泥造成的循环泵252的损伤或热交换器253、256中的流体路径(未图示的管等)的堵塞等。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防止碱溶液的过热、并且向碱溶液的加热补充不足的热量的机构,也可以具备能够切换冷媒与热媒来作为热源的流体的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在具备这样的能够切换冷媒与热媒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不需要液体加热装置与液体冷却装置,能够使连续退火设备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通过电动马达(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72b、空气流量调整马达273b、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256b)的驱动进行阀(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阀272a、空气流量调整阀273a、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阀256a)的开闭以及开度的调整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电磁铁、气压等进行阀的开闭以及开度的调整。

附图标记说明:

1连续退火设备

11前清洗装置(清洗装置)

12退火装置(退火炉)

13排热回收装置

21碱浸渍罐(清洗装置、清洗溶液槽)

21a温度传感器

22刷式洗涤器

23碱电解清洗罐

24刷式洗涤器

25冲洗罐

26环辊

27干燥器

31废气路径

32碱溶液路径(溶液循环路径)

33控制装置

41废气管(废气路径)

42废气扇

43通气管

51碱溶液管(溶液循环路径)

51a溶液流量调整阀(溶液流量调整机构)

51b溶液流量调整马达(溶液流量调整机构)

52循环泵

53废气显热回收装置(热交换器)

54第二溶液配管(溶液流量调整机构、溶液流路)

54a溶液流量调整阀(溶液流量调整机构)

54b溶液流量调整马达(溶液流量调整机构)

55第二溶液配管(溶液流量调整机构、溶液流路)

55a溶液流量调整阀(溶液流量调整机构)

55b溶液流量调整马达(溶液流量调整机构)

101连续退火设备

113排热回收装置

121碱浸渍罐(清洗装置、清洗溶液槽)

121a温度传感器

131废气路径

132碱溶液路径(溶液循环路径)

133控制装置

141废气管(废气路径)

144废气流量调整机构

151碱溶液管(溶液循环路径)

152循环泵

153废气显热回收装置(热交换器)

153a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

154油泥除去装置

154a油泥除去容器(油泥除去装置)

154b油泥除去挡板(油泥除去装置)

155液体加热装置

155a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阀(液体加热装置)

155b高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液体加热装置)

161主流路(第一流路)

161a废气流量调整阀(废气流量调整机构)

161b废气流量调整马达(废气流量调整机构)

162副流路(第二流路)

162a废气流量调整阀(废气流量调整机构)

162b废气流量调整马达(废气流量调整机构)

201连续退火设备

213排热回收装置

221碱浸渍罐(清洗装置、清洗溶液槽)

221a温度传感器

231废气路径

232碱溶液路径(溶液循环路径)

233控制装置

241废气管(废气路径)

245气流加热装置

251碱溶液管(溶液循环路径)

252循环泵

253废气显热回收装置(热交换器)

253a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

254油泥除去机构(油泥除去装置)

254a碱容器(油泥除去装置)

254b油泥除去挡板(油泥除去装置)

256液体冷却装置

256a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阀(液体冷却装置)

256b低温气体流量调整马达(液体冷却装置)

271助燃燃烧器(气流加热装置)

272a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阀(气流加热装置)

272b燃烧气体流量调整马达(气流加热装置)

273a空气流量调整阀(气流加热装置)

273b空气流量调整马达(气流加热装置)

s带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