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强制对流镁热法海绵钛生产还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5716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强制对流镁热法海绵钛生产还原系统,属于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遵宝钛业有限公司全流程海绵钛生产工艺采用的是镁热还原—真空蒸馏处理TiCl4生产海绵钛的Kroll法生产工艺,同时配备镁电解生产满足还原—蒸馏工序对精镁的需求。Kroll法生产海绵钛实现了原料Mg-Cl2-MgCl2的闭路循环,而且由于还原后立即进行真空蒸馏,蒸馏物仍处于高温状态,避开了蒸馏物导热率的降低,从而达到节能目的,所以采用联合法工艺可以提高蒸馏速率、减少能耗、缩短生产周期。遵宝钛业有限公司在生产规模方面与国外以达到相同水平,但在技术装备、能耗、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控制及管理等方面都与先进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镁热还原TiCl4是一个剧烈的放热反应,在生产的初中期,反应器的散热能力成为制约TiCl4加料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现目前,海绵钛还原设备环形空腔(还原反应釜和加热器之间的间隙)内的空气自然对流强度无法满足大型倒“U”形海绵钛还原—蒸馏一体化设备的生产需要,同时,现目前在还原反应热量散失方面造成的能量损失最大,主要是因为现目前缺乏对还原反应设备的余热回收装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强制对流镁热法海绵钛生产还原系统。本发明能够满足大型倒“U”形海绵钛还原—蒸馏一体化设备的生产需要,可加快反应中期的散热速度和加料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能对还原设备反应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且装置简单,制造成本低,回收效率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强制对流镁热法海绵钛生产还原系统,包括有还原反应釜,还原反应釜的顶部设有盖板,还原反应釜外设有筒形加热器,筒形加热器与还原反应釜之间有间隙,间隙内设有下隔板和上隔板,下隔板和上隔板之间形成环形冷却区域,冷却区域下部的筒形加热器上均布有至少1个冷空气入口,冷空气入口经导管连接有强制对流风机,导管上设有第一流量阀,冷却区域上部的筒形加热器上设有与冷空气入口对称的热空气出口,热空气出口上分别连接有导气管,且导气管的另一端汇总至导气总管,导气总管的一端连接有余热回收装置,导气总管上设有第二流量阀。前述的可回收余热的强制对流镁热法海绵钛生产还原系统,所述冷空气入口共设有5-6个,均匀分布在筒形加热器的筒壁上。前述的可回收余热的强制对流镁热法海绵钛生产还原系统,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有换热壳体,换热壳体的一侧连接在导气总管上,换热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冷空气出口,换热壳体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伸出换热壳体,并在其伸出的一端连接有冷却水导入管,冷却水导入管上设有水泵和第三流量阀,换热管伸出的另一端连接有热水导出管,热水导出管的一端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上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第四流量阀。前述的可回收余热的强制对流镁热法海绵钛生产还原系统,所述导气总管与换热壳体之间经法兰连接。前述的可回收余热的强制对流镁热法海绵钛生产还原系统,所述换热管呈蛇形盘曲在所述换热壳体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在间隙内设置上下隔板形成冷却区域,并通过强制对流风机推动大量冷空气进入冷却区域的下部,然后从上部的热空气出口排出,使冷空气在冷却区域内形成对流后与还原反应釜发生热交换,将反应中期产生的热量快速带走,加快反应釜内的冷却速度,从而加快了反应中期的加料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本发明通过流量阀精确控制冷空气进入量和进入速度,达到了避免反应前期和后期大量冷空气进入带走过多热量的目的,因为反应前期和反应后期还原反应放热量少,需要加热器辅助加热促进反应;此外,本发明通过将冷却区域的热空气收集并通入换热壳体,与换热管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吸热后的冷却水升温变成热水流入蓄水箱储存备用,放热后的热空气通过冷空气出口排出,实现了对海绵钛生产设备的余热回收,虽然整个余热回收系统的理论效率可以高达81.75%,但是实际应用中,整个余热回收系统的余热回收效率仅有31.10%。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热水的质量,低的余热回收效率是不可避免的。2、本发明的导气总管与换热壳体支架通过法兰连接,连接方便,且便于制造生产。3、本发明的换热管呈蛇形盘曲在换热壳体中,使在有限的换热壳体空间中尽可能的增加换热管的长度,延长冷却水与热空气的换热时间,提高了换热效果。为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申请人做了如下实验:加料速度对比:申请人设计两组反应,一组没有采用本发明的强制对流系统和方法,一组采用了本发明的强制对流系统和方法,其结果记录如表1所示:表1强制散热方案前后TiCl4的平均加料速度对比TiCl4的加料速度(kg·h-1)无强制对流483.36有强制对流529.80从表1可以看出,强制散热方案的提出,可以将TiCl4的平均加料速度提高9.61%,这对于缩短还原周期,降低还原周期电力消耗十分重要的。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筒形加热器,2-还原反应釜,3-盖板,4-下隔板,5-上隔板,6-冷空气入口,7-强制对流风机,8-第一流量阀,9-热空气出口,10-导气总管,11-第二流量阀,12-换热壳体,13-冷却水导入管,14-水泵,15-第三流量阀,16-热水导出管,17-储水箱,18-排水管,19-冷空气出口,20-第四流量阀,21-换热管,22-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强制对流镁热法海绵钛生产还原系统,如附图1-2所示,包括有还原反应釜2,还原反应釜2的顶部设有盖板3,还原反应釜2外设有筒形加热器1,筒形加热器1与还原反应釜2之间有间隙,间隙内设有下隔板4和上隔板5,下隔板4和上隔板5之间的间距根据还原反应釜2和筒形加热器1的直径大小而定(如还原反应釜2的外径为2.265m、筒形加热器1的内径为2.69m时,下隔板4和上隔板5之间的间距为1.192m),下隔板4和上隔板5之间形成环形冷却区域(形成单独的冷却区域的目的是将冷却段和保温段分开,使温度控制更加方便有效),冷却区域下部的筒形加热器1上均布有至少1个冷空气入口6,冷空气入口6经导管连接有强制对流风机7,导管上设有第一流量阀8,冷却区域上部的筒形加热器1上设有与冷空气入口6对称的热空气出口9,热空气出口9上分别连接有导气管,且导气管的另一端汇总至导气总管10,导气总管10的一端连接有余热回收装置,导气总管10上设有第二流量阀11。所述冷空气入口6优选为5-6个,均匀分布在筒形加热器1的筒壁上。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有换热壳体12,换热壳体12的一侧连接在导气总管10上,换热壳体12的另一侧设有冷空气出口19,换热壳体12内设有换热管21,换热管21的两端分别伸出换热壳体12,并在其伸出的一端连接有冷却水导入管13,冷却水导入管13上设有水泵14和第三流量阀15,换热管21伸出的另一端连接有热水导出管16,热水导出管16的一端连接有储水箱17,储水箱17上设有排水管18,排水管18上设有第四流量阀20。所述导气总管10与换热壳体12之间经法兰22连接。所述换热管21呈蛇形盘曲在所述换热壳体12中。工作原理:通过在筒形加热器1与还原反应釜2之间的间隙内设置下隔板4和上隔板5,使其围成封闭的环形冷却区域,并在冷却区域下部的筒形加热器1上设置冷空气入口6,冷空气入口6通过导管连接强制对流风机7以后,强行的将冷空气送入冷却区域形成对流,在冷却区域内完成热交换以后,将热量通过冷却区域上部的热空气出口9排出,排出的热空气汇入导气总管10并送入换热壳体12中,同时,通过水泵14将冷却水从冷却水导入管13中注入换热管21内,使其与换热器壳体12中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吸热后的冷却水升温变成热水,并从热水导出管16导出,流入储水箱17进行储存,使用时,打开排水管18上的第四流量阀20即可,而放热后的热空气变成冷空气,从冷空气出口19排出,同时,通过第一流量阀8控制冷空气进入的量和速度。所述强制对流风机7在还原反应初期处于停止状态,在还原反应进行到2-3段时开始强制鼓风,在还原反应后期停止鼓风。大量的冷空气从均布在所述冷却区域下部的5-6个冷空气入口6进入,热交换以后迅速的从热空气出口9排出。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