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钢球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68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钢球生产系统,包括顺工序依次设置的浇注装置(1)、球砂分离装置(2)、自动抛光装置(3)和外观检验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装置(1)包括配合使用的造型模具和浇注模具;所述球砂分离装置(2)、自动抛光装置(3)和外观检验装置(4)均利用钢球自重分别进行球砂分离、抛光和自滚检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钢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造型模具包括动模(13)、定模(14)、方形支架(15)、对称分布的顶杆(16)、方形支架(15)底部的2根横杆(151)、连接2根横杆(151)的连杆(153)、传动杆(19)、脚踏板(18)和2个角板(17);所述浇注模具包括上模(11)、下模(12),所述上模(11)和下模(12)上下对称设置,均呈圆台状、截面呈梯形结构,靠近边缘均匀分布有半球状下凹的钢水腔(113),中部为下凹的环形的型砂腔(113),中心处开有上下相通的入砂口(111);所述定模(14)可拆卸固定于方形支架(15)的顶端,动模(13)置于定模(14)的正上方;所述2个角板(17)分别平置于2根横杆(151)上表面,每个角板(17)的一端和顶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传动杆(19)固定连接,2个角板(17)通过传动杆(19)固定连接;所述顶杆(16)的另一端穿过定模(14)上的定模穿孔(142)后,和动模(13)的底面相抵;所述脚踏板(18)垂直固定连接于传动杆(19)上;所述传动杆(19)和连杆(153)通过转向机构(110)转动式连接;

所述自动抛光装置(3)包括抛光箱体(341)和支座(343),所述抛光箱体(341)通过轴承(342)固定于支座(343)上,并通过电机和皮带传动带动抛光箱体(341)在支座(343)上转动;抛光箱体(341)上方开有进出料口(346);支座(343)的底端固定于底盘(344)上;

所述外观检验装置(4)包括钢球周转机构(41)和挑选机构(42),钢球周转机构(41)和挑选机构(42)为在车间内行车下任意地点,随机组合的两部分,所述钢球周转机构(41)的出料口正对挑选机构(42)中挑选台(422)的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钢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1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凸环台(115);所述转向机构(110)是与传动杆(19)间隙配合的螺母或者与传动杆(19)紧配连接的轴承;螺母或轴承同连杆(153)固定连接;

所述自动抛光装置(3)设置于抛光室(33)内,所述抛光室(33)内壁全壁贴附除噪层(331);

所述挑选台(422)为下倾的斜台状、翘边式结构,挑选台(422)末端连接收集箱(424),挑选台(422)两旁放置次品回收箱(4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钢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浇注模具还包括插杆(118),所述上模(11)和下模(12)外壁均设置有两边对称的插槽(114),插杆(118)和插槽(114)配合使用;

所述造型模具还包括和方形支架(15)的两边横向固定连接的导向杆(152),导向杆(152)上洞穿有竖向的导向孔(1521),所述顶杆(14)穿过导向孔(1521);

所述钢球周转机构(41)包括周转箱支架(411)以及和周转箱支架(411)上部固定连接的周转箱(412),周转箱(412)底部开有出料口;挑选台(422)的始端设置暂存箱(423),暂存箱(423)侧底部开有钢球出口,暂存箱(423)顶部开口和周转箱(412)底部的出料口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磨钢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浇注模具还包括能够插入上模(11)的入砂口(111)的直管(117);所述脚踏板(18)呈“Z”形板状;

所述抛光箱体(341)内壁固定有耐磨层(3411),箱体截面形状为5~8边形;

所述周转箱(412)底部的出料口横插有出料插板(4122);暂存箱(423)左侧竖插有流量控制板(42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磨钢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1)底部端面还设置有定位凹槽(116),相应的下模(12)的上端面设置有和定位凹槽(116)配合使用的定位柱(126);所述螺母或轴承至少2个;

所述抛光室(33)外侧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上下爬梯(332)和除尘机构(35);

所述挑选台(422)底部固定连接有右高左低的挑选台支架(4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磨钢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模(14)上表面沿边缘垂直均匀设置有造型柱(141),中间为冒口突起(143);所述动模(13)沿边缘均匀洞穿有造型孔(131),中间为冒口孔(132),造型孔(131)和冒口孔(132)相连;造型柱(141)和造型孔(131)配合设置,冒口突起(143)和冒口孔(132)大小形状一致,配合设置;所述上模(11)和下模(12)的钢水腔(112)均设置4至20个,和造型模具的造型柱(141)和造型孔(131)数量一致;

所述除尘机构(35)为布袋除尘,包括吸风机(351)、布袋(352)和吸尘口(353);所述吸尘口(353)设置于抛光室(33)室内,并通过风管和吸风机(351)连接,吸风机(351)的底部出尘口和布袋(352)相通并固定连接;布袋(352)自然垂放于吸风机(351)底部;

所述周转箱(412)下部为收口状箱底(413),上部两侧连接有对称的挂耳(4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磨钢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11)和下模(12)材质为高硅耐热铸铁;所述直管(117)为塑料或金属材质;所述插杆(118)为金属杆;所述定模(14)上表面还设置有定位柱(144),相应的动模(13)上洞穿有定位孔(134);所述吸尘口(353)呈外开的喇叭口状;所述周转箱(412)的外侧壁还连接有卸料平台(41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磨钢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116)和定位柱(126)均设置有对称的2至4个;所述造型柱(141)顶部中心处还穿有减压孔(1411);所述挑选台支架(421)的左侧支柱连接升降器(426);所述吸尘口(353)为4个,分布于抛光室(33)室内四个顶角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磨钢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14)设置有对称的2至8中的偶数个;所述冒口突起(143)厚度和动模(13)厚度一致;所述定位柱(126)的长度略小于定位凹槽(116)的深度;所述收口状箱底(413)外侧固定有振动器B(414);所述抛光室(33)侧部外开有观察孔(333),顶部开有投料口。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