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外表面真空镀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7417发布日期:2019-01-05 09:0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管外表面真空镀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软管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外表面真空镀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产品表面镀铝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浸镀铝的方法,另一种是采用真空镀铝的方法,两种方法都无法适用软管外表面镀铝。

因此,亟需一种软管外表面真空镀铝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管外表面真空镀铝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管外表面真空镀铝装置,包括:

主真空室;

至少一个储管箱,储管箱设置于主真空室内,储管箱内设有排管输送机构,排管输送机构用于将软管沿传送方向一一排列并输送至上管机构上;

上管机构,上管机构设置于主真空室内且位于储管箱和镀铝机构之间,用于定位软管并将软管输送至芯棒安装机构上;

镀铝机构,包括芯棒安装机构、铝丝送料机构和加热机构,芯棒安装机构包括芯棒安装盘和至少一个芯棒,芯棒安装盘转动设置于主真空室内且位于上管机构的一侧,芯棒设置于芯棒安装盘的圆周面上,主真空室内且位于芯棒安装盘的一侧设有镀铝工位,加热机构设置于镀铝工位上,铝丝送料机构设置于主真空室内且位于加热机构的一侧。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软管由储管箱排列后输送至上管机构上,上管机构将软管定位后输送至芯棒安装机构上,芯棒安装机构将芯棒输送至镀铝工位实现真空镀铝,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在真空环境下实现软管外表面镀铝,效果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排管输送机构包括排管输送带、抓管机械手和至少一个推管板,排管输送带的传送方向的外侧相邻设置于储管箱任一侧边的内侧,推管板设置于排管输送带的传送方向的内侧且在竖直方向来回移动设置,推管板由靠近排管输送带至远离排管输送带方向依次相邻设置,抓管机械手设置于排管输送带的出料端用于将软管抓取至上管机构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推管板将软管推送至排管输送带上并一一排列,排管输送带将软管输送至出料端由抓管机械手抓取至上管机构上,实现软管的排列,便于软管的输送。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有整管机构,包括导向座、支架和整管件,导向座设置于排管输送带传送方向的内侧且靠近排管输送带的出料端,支架设置于导向座上,整管件为滚轮,滚轮上设有橡胶层,导向座由靠近排管输送带至远离排管输送带为由高到低的弧面结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滚轮可保证排管输送带上的软管在传送方向一次只能通过一个且排列整齐。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上管机构包括上管输送带、上管头和多个软管模具,上管输送带设置于主真空室内,软管模具沿上管输送带的传送方向设置于上管输送带上,软管模具上设有软管定位型腔,上管头设置于上管输送带传送方向的一侧用于将软管从软管模具内输送至芯棒上。

其中,上管输送带包括上管输送链条和至少二上管输送链轮,上管输送链轮沿垂直于上管输送链轮的轴心依次设置,上管输送链轮传动设置于上管输送链轮整体的外圈上,上管输送链条上设有模具连接件,软管模具设置于模具连接件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软管由抓管机械手抓取至软管定位型腔内,上管头将软管输送至芯棒上,实现软管的定位和上管。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芯棒安装盘设有芯棒连接轴承,芯棒连接轴承设置于芯棒安装盘的圆周面上,芯棒设置于芯棒连接轴承上,镀铝工位上且位于芯棒的下方还设有用于带动软管旋转的旋转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芯棒安装盘转动使得带动芯棒在上管输送带一侧和镀铝工位之间移动,实现芯棒的输送。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加热机构为中空圆柱结构,中空圆柱结构的轴心与芯棒安装盘的轴心相垂直,中空圆柱结构内设有加热组件,中空圆柱结构的侧面上设有芯棒通道。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加热机构为中空圆柱结构,使得铝加热后集中在中空圆柱结构的腔体内,芯棒通道使得芯棒在中空圆柱结构的腔体内旋转实现镀铝。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还设有至少一个储管真空机构,储管真空机构包括储管真空室和储管输送带,储管真空室设置于主真空室的一侧且位于储管箱的一侧,储管输送带设置于储管真空室内用于将储管真空室内的软管输送至储管箱内。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储管真空机构,可为储管箱提供软管进料,从而实现连续不间断的生产。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还设有出管头和至少一个出管真空机构,出管真空机构包括出管真空室和出管输送带,出管真空室设置于主真空室的一侧且位于芯棒安装机构的一侧,出管头设置于芯棒的下方且在芯棒安装机构和出管输送带之间来回移动,出管输送带设置于出管真空室和主真空室之间用于将软管输送至出管真空室内。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出管真空机构,可实现连续不间断的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上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软管外表面真空镀铝装置,包括:

主真空室1;

二个储管箱,包括第一储管箱101和第二储管箱105,第一储管箱101和第二储管箱105设置于主真空室1内,储管箱内设有排管输送机构,排管输送机构用于将软管沿传送方向一一排列并输送至上管机构上;

上管机构,上管机构设置于主真空室1内且位于储管箱和镀铝机构之间,用于定位软管并将软管输送至芯棒安装机构上;

镀铝机构,包括芯棒安装机构、铝丝送料机构113和加热机构111,芯棒安装机构包括芯棒安装盘115和十六个芯棒110,芯棒安装盘115转动设置于主真空室1内且位于上管机构的一侧,芯棒110设置于芯棒安装盘115的圆周面上,主真空室1内且位于芯棒安装盘115的一侧设有镀铝工位,加热机构111设置于镀铝工位上,铝丝送料机构113设置于主真空室1内且位于加热机构111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软管由储管箱排列后输送至上管机构上,上管机构将软管定位后输送至芯棒安装机构上,芯棒安装机构将芯棒输送至镀铝工位实现真空镀铝,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在真空环境下实现软管外表面镀铝,效果佳。

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排管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排管输送机构和第二排管输送机构,第一排管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排管输送带103、第一抓管机械手104和二个第一推管板102,第一排管输送带103的传送方向的外侧相邻设置于第一储管箱101一侧边的内侧,第一推管板102设置于第一排管输送带103的传送方向的内侧且在竖直方向来回移动设置,第一推管板102由靠近排管输送带至远离第一排管输送带103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第一抓管机械手104设置于第一排管输送带103的出料端用于将软管抓取至上管机构上;

第二排管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排管输送带107、第二抓管机械手108和二个第二推管板106,第二排管输送带107的传送方向的外侧相邻设置于第二储管箱101一侧边的内侧,第二推管板106设置于第二排管输送带107的传送方向的内侧且在竖直方向来回移动设置,第二推管板106由靠近排管输送带至远离第二排管输送带107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第二抓管机械手108设置于第二排管输送带107的出料端用于将软管抓取至上管机构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推管板和第二推管板将软管分别推送至第一排管输送带和第二排管输送带上并一一排列,第一排管输送带和第二排管输送带分别将软管输送至出料端由第一抓管机械手和第二抓管机械手抓取至上管机构上,实现软管的排列,便于软管的输送。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有整管机构,包括导向座、支架和整管件,导向座设置于排管输送带传送方向的内侧且靠近排管输送带的出料端,支架设置于导向座上,整管件为滚轮,滚轮上设有橡胶层,导向座由靠近排管输送带至远离排管输送带为由高到低的弧面结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滚轮可保证排管输送带上的软管在传送方向一次只能通过一个且排列整齐。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上管机构包括上管输送带116、上管头109和十个软管模具117,上管输送带116设置于主真空室1内,软管模具117沿上管输送带116的传送方向设置于上管输送带116上,软管模具117上设有软管定位型腔,上管头设置于上管输送带传送方向的一侧用于将软管从软管模具内输送至芯棒上。

其中,上管输送带116包括上管输送链条和二上管输送链轮,上管输送链轮沿垂直于上管输送链轮的轴心依次设置,上管输送链轮传动设置于上管输送链轮整体的外圈上,上管输送链条上设有模具连接件,软管模具设置于模具连接件上。

另外,上管头109上设有二个或多个上管部,一次可将二个或多个软管输送到芯棒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软管由抓管机械手抓取至软管定位型腔内,上管头将软管输送至芯棒上,实现软管的定位和上管。

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芯棒安装盘115上设有芯棒连接轴承,芯棒连接轴承设置于芯棒安装盘的圆周面上,芯棒设置于芯棒连接轴承上,镀铝工位上且位于芯棒的下方还设有用于带动软管旋转的旋转轮112。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芯棒安装盘115转动使得带动芯棒在上管输送带一侧和镀铝工位之间移动,实现芯棒的输送。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加热机构111为中空圆柱结构,中空圆柱结构的轴心与芯棒安装盘的轴心相垂直,中空圆柱结构内设有加热组件,中空圆柱结构的侧面上设有芯棒通道。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加热机构111为中空圆柱结构,使得铝加热后集中在中空圆柱结构的腔体内,芯棒通道使得芯棒在中空圆柱结构的腔体内旋转实现镀铝。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还设有二个储管真空机构,储管真空机构包括第一储管真空机构和第二储管真空机构,第一储管真空机构包括第一储管真空室2和第一储管输送带201,第一储管真空室2设置于主真空室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储管箱101的一侧,第一储管输送带201设置于第一储管真空室2内用于将第一储管真空室2内的软管输送至第一储管箱101内;

第二储管真空机构包括第二储管真空室3和第二储管输送带301,第二储管真空室3设置于主真空室1的一侧且位于第二储管箱105的一侧,第二储管输送带301设置于第二储管真空室3内用于将第二储管真空室3内的软管输送至第二储管箱105内。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储管真空机构,可为储管箱提供软管进料,从而实现连续不间断的生产。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还设有出管头114和二个出管真空机构,出管真空机构包括第一出管真空机构和第二出管真空机构,第一出管真空机构包括第一出管真空室41和第一出管输送带411,第一出管真空室41设置于主真空室1的一侧且位于芯棒安装机构的一侧,出管头114设置于芯棒110的下方且在芯棒安装机构和第一出管输送带411之间来回移动,第一出管输送带411设置于第一出管真空室41和主真空室1之间用于将软管输送至出管真空室内;

第二出管真空机构包括第二出管真空室42和第二出管输送带421,第二出管真空室42设置于主真空室1的一侧且位于芯棒安装机构的一侧,出管头114设置于芯棒110的下方且在芯棒安装机构和第二出管输送带421之间来回移动,第二出管输送带421设置于第二出管真空室42和主真空室1之间用于将软管输送至出管真空室内;

根据实际情况,第一出管真空机构和第二出管真空机构在竖直方向移动设置于主真空室的一侧或者沿旋转式移动设置于主真空室的一侧,可实现第一出管真空机构和第二出管真空机构分别与主真空室的连通。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出管真空机构,可实现连续不间断的出料。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