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铬合金耐磨钢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18422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耐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铬合金耐磨钢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耐磨钢球,是一种用于球磨机中的粉碎介质,用于粉碎磨机中的物料,是一种消耗品。目前,耐磨钢球被广泛应用于冶金、选矿、建材、化工、电力等工业生产中。全世界每年钢球的消耗量在3000-5000万吨,其中中国钢球消耗量在300-500万吨,是钢球消耗大国。耐磨钢球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所以对耐磨球的要求是既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又要有较好的抗冲击韧性。现有技术中铸造钢球主要是铬系合金和锰系合金,铬合金铸球因铬含量的不同又分为低铬合金铸球、多元合金铸球、中铬合金铸球和高铬合金铸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冲击韧性不是很好、耐磨性能欠佳的缺陷,且中铬合金铸球在淬火过程易开裂产生细纹,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铬合金耐磨钢球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耐磨钢球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蚀性,淬火过程中不易产生细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铬合金耐磨钢球,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1.5-1.9%、si0.9-1.2%、mn0.7-1.0%、cr5.5-7.0%、mo0.3-0.5%、ti0.08-0.20%、cu0.1-0.2%、nb0.02-0.05%、al0.06-0.08%、hf0.02-0.05%、b0.05-0.1%、p≤0.05%、s≤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1.7-1.8%、si1.1-1.2%、mn0.8-0.9%、cr6.1-6.5%、mo0.4-0.5%、ti0.12-0.18%、cu0.12-0.18%、nb0.03-0.04%、al0.07-0.08%、hf0.04-0.05%、b0.07-0.09%、p≤0.03%、s≤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所述化学成分中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满足以下关系式:49.6[c]+27.2[mo]+85.8[nb]+40.5[ti]≥100%,[]表示该元素的重量百分比浓度。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中铬合金耐磨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铸造:将铬铁、废钢、生铁加入真空感应炉中,待钢液熔清后加入钼铁、钛铁、铜板、铝锭、铌铁、铪铁、硼铁、硅铁、锰铁进行熔炼,调质,扒渣,得钢水,浇注成型,清理,得到铸件;

s2、将铸件放入电炉内,升温至930-950℃,保温2-3h,然后迅速淬入油中,取出,再淬入水溶性淬火液中冷至水温,取出,空冷至室温,再加热至220-240℃进行回火处理,保温2-3h,冷却至室温。

优选地,所述s2中,水溶性淬火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醚15-25%、三乙醇胺2-5%、cacl23-5%,余量为水。

优选地,所述s3中,淬入油中的时间为2-3min。

有益效果:本发明合理优化中铬合金磨球中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含量,增效加强,显著提高中铬合金的强度、硬度和韧性,调节c、si、mn主要元素的含量比例,添加mo、ti、hf等微量元素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改善其冷脆性和耐磨性,配合nb、cu、al,提高合金磨球的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且化学元素成分满足关系式49.6[c]+27.2[mo]+85.8[nb]+40.5[ti]≥100%,能够细化晶粒,改善回火稳定性,增加淬透性,进而改善铸件的强度,提高其耐磨性和抗蚀性,且在制备方法中,采用先油淬再水淬,使其在不同温度区域内的温降速率不同,从而有效消除内部应力,防止淬火产生细纹,制备的耐磨钢球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在保证高硬度hrc≥61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冲击功,耐磨性和抗蚀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铬合金耐磨钢球,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1.5%、si1.2%、mn0.7%、cr7.0%、mo0.5%、ti0.20%、cu0.1%、nb0.05%、al0.06%、hf0.05%、b0.05%、p0.05%、s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中铬合金耐磨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铸造:将铬铁、废钢、生铁加入真空感应炉中,待钢液熔清后加入钼铁、钛铁、铜板、铝锭、铌铁、铪铁、硼铁、硅铁、锰铁进行熔炼,调质,扒渣,得钢水,浇注成型,清理,得到铸件;

s2、将铸件放入电炉内,升温至930℃,保温2h,然后迅速淬入油中,取出,再淬入水溶性淬火液中冷至水温,取出,空冷至室温,再加热至220℃进行回火处理,保温2h,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铬合金耐磨钢球,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1.7%、si1.2%、mn0.8%、cr6.5%、mo0.4%、ti0.18%、cu0.12%、nb0.04%、al0.07%、hf0.05%、b0.07%、p0.03%、s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中铬合金耐磨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铸造:将铬铁、废钢、生铁加入真空感应炉中,待钢液熔清后加入钼铁、钛铁、铜板、铝锭、铌铁、铪铁、硼铁、硅铁、锰铁进行熔炼,调质,扒渣,得钢水,浇注成型,清理,得到铸件;

s2、将铸件放入电炉内,升温至935℃,保温3h,然后迅速淬入油中,时间为2min,取出,再淬入水溶性淬火液中冷至水温,取出,空冷至室温,再加热至225℃进行回火处理,保温2h,冷却至室温;其中,水溶性淬火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醚15%、三乙醇胺5%、cacl23%,余量为水。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铬合金耐磨钢球,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1.78%、si1.15%、mn0.86%、cr6.3%、mo0.42%、ti0.14%、cu0.15%、nb0.035%、al0.07%、hf0.045%、b0.08%、p0.01%、s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中铬合金耐磨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铸造:将铬铁、废钢、生铁加入真空感应炉中,待钢液熔清后加入钼铁、钛铁、铜板、铝锭、铌铁、铪铁、硼铁、硅铁、锰铁进行熔炼,调质,扒渣,得钢水,浇注成型,清理,得到铸件;

s2、将铸件放入电炉内,升温至940℃,保温2.5h,然后迅速淬入油中,时间为3min,取出,再淬入水溶性淬火液中冷至水温,取出,空冷至室温,再加热至230℃进行回火处理,保温2h,冷却至室温;其中,水溶性淬火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醚20%、三乙醇胺4%、cacl25%,余量为水。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铬合金耐磨钢球,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1.68%、si0.98%、mn0.92%、cr6.5%、mo0.46%、ti0.12%、cu0.12%、nb0.04%、al0.065%、hf0.04%、b0.07%、p0.04%、s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中铬合金耐磨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铸造:将铬铁、废钢、生铁加入真空感应炉中,待钢液熔清后加入钼铁、钛铁、铜板、铝锭、铌铁、铪铁、硼铁、硅铁、锰铁进行熔炼,调质,扒渣,得钢水,浇注成型,清理,得到铸件;

s2、将铸件放入电炉内,升温至940℃,保温2.5h,然后迅速淬入油中,时间为2min,取出,再淬入水溶性淬火液中冷至水温,取出,空冷至室温,再加热至230℃进行回火处理,保温2.5h,冷却至室温;其中,水溶性淬火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醚18%、三乙醇胺5%、cacl24%,余量为水。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铬合金耐磨钢球,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1.8%、si1.1%、mn0.9%、cr6.1%、mo0.45%、ti0.12%、cu0.18%、nb0.03%、al0.08%、hf0.04%、b0.09%、p0.02%、s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中铬合金耐磨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铸造:将铬铁、废钢、生铁加入真空感应炉中,待钢液熔清后加入钼铁、钛铁、铜板、铝锭、铌铁、铪铁、硼铁、硅铁、锰铁进行熔炼,调质,扒渣,得钢水,浇注成型,清理,得到铸件;

s2、将铸件放入电炉内,升温至950℃,保温3h,然后迅速淬入油中,时间为3min,取出,再淬入水溶性淬火液中冷至水温,取出,空冷至室温,再加热至240℃进行回火处理,保温3h,冷却至室温;其中,水溶性淬火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醚25%、三乙醇胺2%、cacl25%,余量为水。

实施例6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铬合金耐磨钢球,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1.9%、si0.9%、mn1.0%、cr5.5%、mo0.3%、ti0.08%、cu0.2%、nb0.02%、al0.08%、hf0.02%、b0.1%、p0.04%、s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中铬合金耐磨钢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铸造:将铬铁、废钢、生铁加入真空感应炉中,待钢液熔清后加入钼铁、钛铁、铜板、铝锭、铌铁、铪铁、硼铁、硅铁、锰铁进行熔炼,调质,扒渣,得钢水,浇注成型,清理,得到铸件;

s2、将铸件放入电炉内,升温至950℃,保温2h,然后迅速淬入油中,时间为3min,取出,再淬入水溶性淬火液中冷至水温,取出,空冷至室温,再加热至220℃进行回火处理,保温3h,冷却至室温;其中,水溶性淬火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聚醚22%、三乙醇胺3%、cacl23%,余量为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