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造型机的新式边框压实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305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全自动造型机的新式边框压实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动造型机在造型中模型千变万化,同一台几台可以套用多套模具,针对不同模具特别是复杂模具,往往会存在模型压不实的情况,且部分客户提供模具难成型、产品成型率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寻找一种新式的边框压实机构,达到更好的压实效果,使得产品成型率更高的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好的压实效果,产品成型率更高的全自动造型机的新式边框压实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造型机的新式边框压实机构,包括下砂框,所述下砂框的底部设有下砂框压板,下砂框压板和下砂框之间的缝隙处设有用于压实砂子的边框压实板部件;

下砂框压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砂框触头压板,砂框触头压板上连接有小压板油缸;

下砂框压板的外侧设有下合箱油缸板;下合箱油缸板与下箱油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下砂框压板和下合箱油缸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合箱连接柱。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还包括下合箱板,所述下箱油缸固定在下合箱板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砂框触头压板的两端均超过边框压实板部件的外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小压板油缸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砂框触头压板的两端。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下箱油缸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下合箱油缸板的两端。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下合箱连接柱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均匀的设置在下箱油缸固定在下合箱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造型机在未射砂前边框压实部分的小压板油缸回,让边框压实板部件和下砂框压板有个高度差去多容纳砂子;砂型射砂满后,小压板油缸不动,下合箱油缸板回进行压实,小压板油缸往上走进行二次压实,相对于现有技术达到更好的压实效果,使得产品成型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下砂框;2-边框压实部件;3-下箱油缸;4-下合箱连接柱;5-砂框触头压板;6-下砂框压板;7-下合箱油缸板;8-小压板油缸;9-下合箱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造型机的新式边框压实机构,包括下砂框1,所述下砂框1的底部设有下砂框压板6,下砂框压板6和下砂框1之间的缝隙处设有用于压实砂子的边框压实板部件2;

下砂框压板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砂框触头压板5,砂框触头压板5上连接有小压板油缸8;

下砂框压板6的外侧设有下合箱油缸板7;下合箱油缸板7与下箱油缸3连接。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造型机在未射砂前边框压实部分的小压板油缸8回程,让边框压实板部件2和下砂框压板6有个高度差去多容纳砂子;砂型射砂满后,小压板油缸8不动,下合箱油缸板7回进行压实,小压板油缸8往上走进行二次压实,相对于现有技术达到更好的压实效果,使得产品成型率更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增设下合箱连接柱4,所述下砂框压板6和下合箱油缸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合箱连接柱4。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和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下合箱板9,还包括下合箱板9,所述下箱油缸3固定在下合箱板9上。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和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砂框触头压板5,所述砂框触头压板5的两端均超过边框压实板部件2的外侧。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和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小压板油缸8,所述小压板油缸8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砂框触头压板5的两端,小压板油缸8设置在两端使得压实更加均匀,完整。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和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下箱油缸3的数量,所述下箱油缸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下合箱油缸板7的两端。下箱油缸3设置在两端使得压实更加均匀,充分。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和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下合箱连接柱4,所述下合箱连接柱4的数量为4,分别均匀的设置在下箱油缸3固定在下合箱板9之间。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和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