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钢水引流装置及其提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114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钢水引流装置及其提取机构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连铸辅助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钢水引流装置及其提取机构。



背景技术:

钢水引流装置是作为炼钢连铸中间包中所必不可少的设备,在生产不同钢种须要须安装不同型号的中包水口才能保证生产的顺行,在生产过程中因钢种计划改变造成中包周转困难,须临时在线更换中包水口型号,另外在水口安装出现问题也必须重装水口。但中包水口安装在干式料内部,需要将干式料清理干净后才能取出,耗时长、又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钢水引流装置及其提取机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钢水引流装置中的中包水口不易更换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钢水引流装置,包括中包座砖以及设于该中包座砖内壁上的中包水口,所述中包水口内嵌设有一可上下滑动的提取机构,所述提取机构的顶部向上延伸穿过该中包水口的顶面并设有一吊取组件、底部向下延伸穿过该中包水口的底面并且其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一螺母,并且该螺母的顶面可与所述中包水口的底面相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吊取组件为一吊环,所述吊环的内径为90~100mm,所述吊环横切面的直径为4~6mm。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为一六角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提取机构为一圆钢管,所述圆钢管的直径为18~22mm。

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钢水引流装置中的提取机构,包括一可上下滑动地嵌设在一中包水口内的圆钢管,所述圆钢管的顶部向上延伸穿过所述中包水口的顶面并设有一可供挂钩吊取的吊环、底部向下延伸穿过所述中包水口的底面并在其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一螺母,并且该螺母的顶面可与所述中包水口的底面相抵接。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提取机构,可以减少工作强度,使中包水口更换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降低至5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所述提取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述中包水口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钢水引流装置,包括中包座砖1以及设于该中包座砖1内壁上的中包水口2,所述中包水口2内嵌设有一可上下滑动的提取机构3,所述提取机构3的顶部向上延伸穿过该中包水口2的顶面21并设有一吊取组件4、底部向下延伸穿过该中包水口2的底面22并且其外壁设有外螺纹32,所述外螺纹32上螺纹连接有一螺母5,并且该螺母5的顶面可与所述中包水口2的底面22相抵接。通过设置提取机构3,可以减少工作强度,使中包水口2更换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降低至5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吊取组件4为一吊环,所述吊环4的内径为90~100mm,其中以95mm为最佳;所述吊环横切面的直径为4~6mm,其中以5mm为最佳;所述螺母5为一六角螺母;所述提取机构3为一圆钢管31,所述圆钢管31的直径为18~22mm,其中以20mm为最佳。该数据为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的最佳值,结构稳定,耗材少,重量轻,安装方便。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钢水引流装置中的提取机构,包括一可上下滑动地嵌设在一中包水口2内的圆钢管31,所述圆钢管31的顶部向上延伸穿过所述中包水口2的顶面21并设有一可供挂钩吊取的吊环4、底部向下延伸穿过所述中包水口2的底面22并在其外壁设有外螺纹32,所述外螺纹32上螺纹连接有一螺母5,并且该螺母5的顶面可与所述中包水口2的底面22相抵接。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当用户需要在线更换中包水口2和中包座砖1时只需将圆钢管31设有外螺纹32的这一端从中包水口2的顶面插入,并延伸至穿过中包水口2底面22,再用螺母5锁住,之后指挥行车用副钩,钩在吊环4上,吊起就可将中包水口2和中包座砖1一起拔出。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