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链轮壳压铸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178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链轮壳压铸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尤其涉及汽车行业内发动机链轮壳压铸模。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链轮壳是汽车发动机的壳体部分,通常采用压铸模浇注成型而成。前悬置支架区域是汽车发动机链轮壳重点受力部位,属于压铸提别厚大部位。采用传统的压铸模具,前悬置支架区域内部组织成疏松多孔状,不合格率为100%。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动机链轮壳压铸模,设计一条独立的远端补液流道,对发动机链轮壳前悬置支架部位进行补缩,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5%,降低了产品生产损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发动机链轮壳压铸模,包括定模和动模且定模和动模合模形成浇铸体,在所述定模上设有浇口套,在所述浇铸体内开设有分流流道、型腔、排气流道和排气槽且浇口套依次与分流流道、型腔排气流道以及排气槽导通,在所述动模上安装有抽芯器,其特征在于:汽车发动机链轮壳前悬置支架区域对应的所述型腔成型位置处连接有一条独立的远端补液流道且远端补液流道与浇口套导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动模上与浇口套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分流锥且分流锥可插入到浇口套内,防止铝液进入型腔是直冲型壁,避免分流流道底部聚集过多金属,使得铝液在转角处流动平稳以及可以利用分流锥的尺寸变化来调整分流流道末端面积。

进一步地,在所述排气流道上设有积渣包,容纳最先进入型腔的冷金属液和混入其中的气体与氧化夹杂,与浇注系统一起控制金属液充填的流动状态,防止局部产生涡流以及作为热源的一部分,改善模具型腔温度场的分布,减少铸件流痕、冷隔和浇不足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为了防止发动机链轮壳压铸成型中厚大部位成型产生的组织疏松气孔现象,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条独立的远端补液流道,对该部位进行补缩,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5%,降低了产品生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动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3所示,发动机链轮壳压铸模,包括定模1和动模2且定模1和动模2合模形成浇铸体,在所述定模1上设有浇口套3,在所述浇铸体内开设有分流流道4、型腔5、排气流道6和排气槽7且浇口套3依次与分流流道4、型腔5排气流道6以及排气槽7导通,在所述动模2上安装有抽芯器8,其特征在于:汽车发动机链轮壳前悬置支架区域对应的所述型腔5成型位置处连接有一条独立的远端补液流道9且远端补液流道9与浇口套3导通。

在所述动模2上与浇口套3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分流锥10且分流锥10可插入到浇口套3内。

在所述排气流道7上设有积渣包1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定模1和动模2合模组成浇铸体,铝液从浇口套3处倒入,经分流锥10分流,由分流流道4进入型腔5内充型,型腔5内最先存在的空气以及浇铸过程中的气流从排气流道6排放出。成型后,定模1和动模2分离,抽芯器8工作,铸件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