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铅低温连续熔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812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再生铅低温连续熔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熔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铅低温连续熔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再生铅厂大约有近300家,但上万吨规模的不多,小厂平均生产能力为1000吨/年左右。国内的再生铅厂家,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绝大部分厂家采用小型反射炉冶炼,一些小企业,个体户甚至采用原始的土炉土窑冶炼。具体冶炼方法是:将铅金属与铅渣灰混合进入窑炉冶炼,大量的低温即可熔化的铅金属和熔铸铅渣一起进行高温冶炼,冶炼过程中以烟煤为燃料,加入无烟煤和铁屑作为配料,每炉投料约2-4 吨,平均煤耗560千克标煤/吨铅。这些规模小、产量低、工艺及环保设备简陋的再生铅厂,金属铅的回收率只有80%,综合能耗高达600kg标煤/ 吨铅,产生大量弃渣中高达8%以上的含铅无法得到再回收利用,锑等有色金属50%未回收利用。每年有十万吨计的铅流失或排放到环境中,严重地浪费了资源,消耗了能源。

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再生铅工业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走向生产规模化、工艺清洁无害化的良性发展之路。主要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废旧电池→破碎分选→铅膏脱硫→短窑冶炼→精炼→产品。

传统的熔炼设备大都采用高温熔炼法,且熔炼、成型不能连续进行,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节能的再生铅低温连续熔炼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再生铅低温连续熔炼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熔炼炉、铅液暂存炉以及浇铸成型系统,所述熔炼炉并排设置有2组,所述铅液暂存炉位于2组熔炼炉中间,所述的2组熔炼炉分别通过铅液流通管路与铅液暂存炉相通,所述铅液暂存炉与浇铸成型系统相连;废铅通过投料系统将废铅块投入熔炼炉中,采用天燃气对熔炼炉进行加温,使温度达到400-500℃,熔化后的铅液流入铅液暂存炉,再通过铅液暂存炉将铅液送入到浇铸成型系统进行浇铸成型。

所述熔炼炉包括一炉体,所述炉体垂直设置于基座内,所述炉体上端设置有能够盖合炉体的端盖,在端盖上设置有投料口,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端伸出端盖连接至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通过皮带连接至电机。

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搅拌叶片,用于对炉体内的铅液进行搅拌,加速熔化。

所述搅拌叶片由搅拌杆底部向上设置有2层,每层设置2片搅拌叶片,其中一片搅拌叶片倾斜设置,另一片垂直设置。

所述搅拌叶片包括上部搅拌基叶,在搅拌过程中将熔液向下压,在上部搅拌基叶底部连接有下层搅拌叶,所述下层搅拌叶与上部搅拌基叶相垂直,该种设计可以提高搅拌效率。

所述浇铸成型系统包括浇铸机以及设置在浇铸机一侧的输送链,在所述输送链上设置有铅锭成型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连续熔铸,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熔炼炉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叶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再生铅低温连续熔炼装置,包括:基座1以及设置于基座1上的熔炼炉2、铅液暂存炉3以及浇铸成型系统4,熔炼炉2 并排设置有2组,铅液暂存炉3位于2组熔炼炉2中间,2组熔炼炉2分别通过铅液流通管路与铅液暂存炉3相通,铅液暂存炉3与浇铸成型系统4相连;熔炼炉2包括一炉体201,炉体201垂直设置于基座1内,炉体201上端设置有能够盖合炉体201的端盖202,在端盖202上设置有投料口203,炉体201内设置有搅拌杆204,搅拌杆204上端伸出端盖202连接至减速器206 的动力输出端,减速器206的动力输入端通过皮带连接至电机207。搅拌杆207上设置有搅拌叶片208,用于对炉体201内的铅液进行搅拌,加速熔化。浇铸成型系统4包括浇铸机401以及设置在浇铸机401一侧的输送链 402,在输送链402上设置有铅锭成型模403。废铅通过投料系统将废铅块投入熔炼炉2中,采用天燃气对熔炼炉2进行加温,使温度达到400-500℃,熔化后的铅液流入铅液暂存炉3,再通过铅液暂存炉3将铅液送入到浇铸成型系统4进行浇铸成型。

如图3所示,搅拌叶片208由搅拌杆207底部向上设置有2层,每层设置2片搅拌叶片208,其中一片搅拌叶片208倾斜设置,另一片垂直设置。搅拌叶片208包括上部搅拌基叶209,在搅拌过程中将熔液向下压,在上部搅拌基叶209底部连接有下层搅拌叶210,下层搅拌叶210与上部搅拌基叶209相垂直,该种设计可以提高搅拌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