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式钢履带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3480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式钢履带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抛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式钢履带抛丸机。



背景技术:

电抛丸机,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抛丸清理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

抛丸设备首先应用于铸造业铸钢、铸铁件的表面粘砂及氧化皮的清除。几乎所有的铸钢件、灰铸件、玛钢件、球铁件等都要进行抛丸处理。这不仅是为了清除铸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时也是铸件质量检查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序,比如大型气轮机机壳在进行无损探伤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抛喷丸清理,以保证探伤结果的可靠性。在一般铸件生产中,抛喷丸清理是发现铸件表面缺陷如皮下气孔、渣孔以及粘砂、冷隔、起皮等的必不可少的工艺手段。有色金属铸件,如铝合金、铜合金等的表面清理,除清除氧化皮、发现铸件的表面缺陷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以抛喷丸来清除压铸件的毛刺和获得具有装潢意义的表面质量,获得综合效果。

根据现代金属强度理论,增加金属内部的错位密度,是提高金属强度的主要方向。实践证明抛丸是增加金属位错结构的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这对一些金属不能通过相变硬化(如马氏体淬火等)或实现相变硬化的基础上而要求再进一步强化的工件而言,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航空、宇航工业、汽车、拖拉机等零部件要求轻质化,但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其重要工艺措施就是采用抛喷丸工艺提高构件的强度和疲劳强度。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抛丸机工作效率较低且人力成本较高,无法完全达

到自动化效果,如铸件离开造型生产线和通过冷却和分离系统送入高炉清洗系统须手动操作或地板运输砂/铸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工作效率能够达到全自动生产效果的通过式钢履带抛丸机,包括装载区、喷抛清理区和卸货区,所述装载区内包括进料输送履带,在进料输送履带下设置机壳,在机壳下设置支撑架,在进料输送履带右侧末端上方设置工件整理挡板组,在进料输送履带右侧末端设置入料口,所述喷抛清理区包括抛丸清理室,抛丸清理室由钢履带组成,抛丸清理室左侧末端连接入料口,在抛丸清理室下设置第二支撑架,在抛丸清理室顶部设置喷丸器电机,喷丸器电机下设置喷丸器,在喷丸器电机一侧设置消音器,在喷丸器电机上方设置丸砂分离器电机,丸砂分离器电机上设置丸砂分离器,丸砂分离器上设置分离区,在分离区左侧设置接风管,在接风管下设置连接管,连接管连接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后设置主支架,在主支架上设置控制手柄,所述卸货区包括出料口,出料口一侧连接抛丸清理室右侧末端,出料口另一侧连接出料输送履带,在出料输送履带右侧末端上方设置第二工件整理挡板组,在出料输送履带下设置第二机壳,在第二机壳下设置第三支撑架,第二机壳右侧末端连接输送链板。

作为优选,所述工件整理挡板组与第二工件整理挡板组由三块同样大小的挡板组成,挡板与进料输送履带和出料输送履带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略大于单个工件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输送履带和出料输送履带通过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配合电机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装载区和卸货区外都设置有防尘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抛丸清理室内板条上穿孔分用于磨料分离,所述喷抛清理区略微向出料口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非常完美的融入造型线的全自动生产流程中,明确安排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的一致性,无中间库存,较短的运输距离,减少运营成本,最小面积的需求,很少或不需要手动处理不清洁的工件,有助于改善操作环境和消除危险的工作场所自动生产过程需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参数图。

图中:1、装载区;2、进料输送履带;3、机壳;4、支撑架;5、工件整理挡板组;6、入料口;7、抛丸清理室;8、第二支撑架;9、钢履带;10、喷丸器电机;11、喷丸器;12、消音器;13、丸砂分离器电机;14、丸砂分离器;15、接风管;16、斗式提升机;17、主支架;18、控制手柄;19、出料输送履带;20、第二工件整理挡板组;21、第二机壳;22、第三支撑架;23、输送链板;101、喷抛清理区;102、卸货区;141、分离区;161、连接管;191、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通过式钢履带抛丸机,包括装载区1、喷抛清理区101和卸货区102,所述装载区1内包括进料输送履带2,在进料输送履带2下设置机壳3,在机壳3下设置支撑架4,在进料输送履带2右侧末端上方设置工件整理挡板组5,在进料输送履带2右侧末端设置入料口6,所述喷抛清理区101包括抛丸清理室7,抛丸清理室7由钢履带9组成,抛丸清理室7左侧末端连接入料口6,在抛丸清理室7下设置第二支撑架8,在抛丸清理室7顶部设置喷丸器电机10,喷丸器电机10下设置喷丸器11,在喷丸器电机10一侧设置消音器12,在喷丸器电机10上方设置丸砂分离器电机13,丸砂分离器电机13上设置丸砂分离器14,丸砂分离器14上设置分离区141,在分离区141左侧设置接风管15,在接风管15下设置连接管161,连接管161连接斗式提升机16,斗式提升机16后设置主支架17,在主支架17上设置控制手柄18,所述卸货区102包括出料口191,出料口191一侧连接抛丸清理室7右侧末端,出料口191另一侧连接出料输送履带19,在出料输送履带19右侧末端上方设置第二工件整理挡板组20,在出料输送履带19下设置第二机壳21,在第二机壳21下设置第三支撑架22,第二机壳21右侧末端连接输送链板23。所述工件整理挡板组5与第二工件整理挡板组20由三块同样大小的挡板组成,挡板与进料输送履带2和出料输送履带19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略大于单个工件高度。所述进料输送履带2和出料输送履带19通过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配合电机工作。所述装载区1和卸货区102外都设置有防尘挡板。所述抛丸清理室7内板条上穿孔分用于磨料分离,所述喷抛清理区101略微向出料口191倾斜。所述喷抛清理区101的清理机的核心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板式输送机,为工件提供360度翻转的可能,同时提供工件流的输送能力。所述丸砂分离器14配合砂丸分离系统使用,根据工件铸件的体积控制停留时间和磨料的吞吐率。基于预排程序的参数,用于控制滚筒转速和磨料的吞吐量。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可将工件铸件的生产线与进料输送履带2连接,驱动电机使进料输送履带2传动,将工件铸件输送到抛丸清理室7,在此过程前,通过工件整理挡板组5工件铸件将逐个依次排列便于进行清理,在抛丸清理室7后驱动电机使喷丸器11和丸砂分离器14工作,进行喷抛清理工作,根据工件铸件的体积控制停留时间和磨料的吞吐率,然后工件铸件输送到出料口191,在出料输送履带19上通过第二工件整理挡板组20将再次逐个依次排列便于观察是否清理干净,最终输送到输送链板23,回到下个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