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工频电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062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频电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工频电炉。



背景技术:

工频感应炉是以工业频率的电流(50或60赫兹)作为电源的感应电炉。工频感应电炉已发展成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冶炼设备。它主要作为熔化炉用来冶炼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合金铸铁。此外,还作为保温炉使用,同前,工频感应炉已代替冲灭炉成为铸造生产方面的主要设备,和冲天炉相比,工频感应炉具有铁水成分和温度易于控制、铸件中的气体与夹杂物的合量低、不污染环境、节约能源和改善了劳动条件等许多优点。因此,近年来工频感应炉得到迅速发展。而目前的工频感应炉一般采用翻盖形式,向炉膛内添加物料或进行其他小范围操作时,也必须将炉盖整体打开,使炉膛口完全敞开,热量散失大,且操作危险系数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工频电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翻盖型炉盖,热量散失大,且操作危险系数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工频电炉,包括炉壳,所述炉壳通过倾炉油缸转动设置在炉架上,所述炉壳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炉膛与所述炉壳之间设置有炉衬,所述炉壳顶部设置有炉盖,所述炉衬顶部设置有倒料口,所述炉衬与所述炉壳之间还设置有隔热保温层,

所述炉盖通过气缸滑动设置在所述炉壳上,所述炉盖一端与气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倒料口抵接的挡块,

所述挡块与所述倒料口接触端还设置有弹性块,

所述炉盖中部设置有翻盖,所述翻盖上设置有透明窗,

所述炉盖上还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设置在所述翻盖下方,

所述炉壳上还铰接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通过支撑柱与所述炉架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包括与所述炉架连接的主支柱,所述主支柱上铰接有副支柱,所述主支柱和所述副支柱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端均设置有卡柱,所述操作平台底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卡柱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柱上设置有横向限位杆,且所述横向限位杆与所述操作平台抵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支柱与所述炉架铰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支柱通过磁力盒与所述炉架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炉衬包括内炉衬,所述炉膛设置在所述内炉衬内,所述内炉衬外设置有外炉衬,所述内炉衬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外炉衬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道内,所述隔热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外炉衬与所述炉壳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炉衬上设置有吊环。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炉盖采用翻盖形式的固有模式,将其设置为了滑盖式,这一设置实现了炉盖打开范围的无级可调性,便于用户根据使用需要灵活控制炉盖打开情况,无需将整个炉盖打开,这一设置有效减少了用户进行物料添加、杂质分离等小范围操作时的散热量,进一步降低了熔液飞溅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几率,增加了操作过程中的防护性,增加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其中,挡块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炉膛的密封性,避免了热量从倒料口处流失的现象发生,这一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设备的保温性能,降低了设备的能量消耗,设置科学合理。弹性块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设备封闭时的气密性,增加了设备的保温性能,降低了设备的能量消耗,设置科学合理。翻盖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炉盖启闭的灵活性,使得用户进行物料添加或杂质去除等小范围操作时,无需通过气缸移动整个炉盖,仅打开中部翻盖即可。这一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设备操作时的便捷性,降低了设备能耗。透明窗的设置便于用户随时对炉膛内部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工作时的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无需打开翻盖或炉盖,进一步增加了设备使用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卡环既可用于翻盖与炉盖的卡接,又可作为搅拌棒的固定件使用,避免搅拌棒落入炉膛内,这一设置有效增加了设备的多功能性和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另外,炉壳上还铰接有操作平台,使用时用户可将待加入的物料临时放置在操作平台上,无需再炉体旁额外摆放操作台,也不会因将物料放置在地面上粘连灰尘,影响产品质量,这一设置既增加了设备使用时的便捷性,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粉尘的引入量,保证了熔炼的顺利进行和最终产品性能的优良性。

2、本实用新型中副支柱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支撑柱对操作平台的支撑作用,提高了操作平台的可支撑重量。操作平台底部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使用时用户可根据使用情况灵活调整主支柱或副支柱与操作平台之间的夹角,进而实现操作平台承重量程的可调性,这一设置有效增加了设备使用的灵活可调性,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卡柱上设置有横向限位杆,且横向限位杆与操作平台抵接。横向限位杆的设置避免了主支柱或副支柱与操作平台发生直接接触,避免了主支柱或副支柱发生磨损影响使用效果,这一设置保证了设备使用的稳定性,降低了设备维修频率和成本,设置科学合理。

3、本实用新型将炉衬创新性的设计为了分体式结构(内炉衬和外炉衬),将与熔液接触频繁的易损部件(内炉衬)与不与熔液接触的非易损部件(外炉衬)分开,这一设置使得内炉衬发生损坏时仅更换内炉衬即可,无需更换整个炉衬,有效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设置科学合理。且内炉衬和外炉衬采用滑动可拆卸连接,增加了维修和安装的便捷性,提高了维修效率,设置科学合理。内炉衬上设置有吊环。吊环的设置增加了炉衬维修时操作的便捷性,符合其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壳,2-炉架,3-炉盖,4-倒料口,5-气缸,6-支撑柱,61-主支柱,62-副支柱,63-卡柱,64-横向限位杆,7-炉膛,8-炉衬,81-内炉衬,82-外炉衬,9-翻盖,10-透明窗,11-卡环,13-隔热保温层,14-挡块,15-操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工频电炉,包括炉壳1,炉壳1通过倾炉油缸转动设置在炉架2上,炉壳1内设置有炉膛7,炉膛7与炉壳1之间设置有炉衬8,炉壳1顶部设置有炉盖3,炉衬8顶部设置有倒料口4,炉衬8与炉壳1之间还设置有隔热保温层13,

炉盖3通过气缸5滑动设置在炉壳1上,炉盖3一端与气缸5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倒料口4抵接的挡块14,

挡块14与倒料口4接触端还设置有弹性块,

炉盖3中部设置有翻盖9,翻盖9上设置有透明窗10,

炉盖3上还设置有卡环11,卡环11设置在翻盖9下方,

炉壳1上还铰接有操作平台15,操作平台15通过支撑柱6与炉架2连接。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炉盖3采用翻盖形式的固有模式,将其设置为了滑盖式,这一设置实现了炉盖3打开范围的无级可调性,便于用户根据使用需要灵活控制炉盖3打开情况,无需将整个炉盖打开,这一设置有效减少了用户进行物料添加、杂质分离等小范围操作时的散热量,进一步降低了熔液飞溅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几率,增加了操作过程中的防护性,增加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其中,挡块14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炉膛7的密封性,避免了热量从倒料口4处流失的现象发生,这一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设备的保温性能,降低了设备的能量消耗,设置科学合理。弹性块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设备封闭时的气密性,增加了设备的保温性能,降低了设备的能量消耗,设置科学合理。翻盖9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炉盖3启闭的灵活性,使得用户进行物料添加或杂质去除等小范围操作时,无需通过气缸5移动整个炉盖3,仅打开中部翻盖9即可。这一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设备操作时的便捷性,降低了设备能耗。透明窗10的设置便于用户随时对炉膛7内部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工作时的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无需打开翻盖9或炉盖3,进一步增加了设备使用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卡环11既可用于翻盖9与炉盖3的卡接,又可作为搅拌棒的固定件使用,避免搅拌棒落入炉膛7内,这一设置有效增加了设备的多功能性和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另外,炉壳1上还铰接有操作平台15,使用时用户可将待加入的物料临时放置在操作平台15上,无需再炉体旁额外摆放操作台,也不会因将物料放置在地面上粘连灰尘,影响产品质量,这一设置既增加了设备使用时的便捷性,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粉尘的引入量,保证了熔炼的顺利进行和最终产品性能的优良性。

进一步,支撑柱6包括与炉架2连接的主支柱61,主支柱61上铰接有副支柱62,主支柱61和副支柱62与操作平台15连接端均设置有卡柱63,操作平台15底部设置有定位孔,卡柱63设置在定位孔内。

副支柱62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支撑柱6对操作平台15的支撑作用,提高了操作平台15的可支撑重量。操作平台15底部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使用时用户可根据使用情况灵活调整主支柱61或副支柱62与操作平台15之间的夹角,进而实现操作平台15承重量程的可调性,这一设置有效增加了设备使用的灵活可调性,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卡柱63上设置有横向限位杆64,且横向限位杆64与操作平台15抵接。

横向限位杆64的设置避免了主支柱61或副支柱62与操作平台15发生直接接触,避免了主支柱61或副支柱62发生磨损影响使用效果,这一设置保证了设备使用的稳定性,降低了设备维修频率和成本,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主支柱61与炉架2铰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为主支柱61与炉架2铰接,便于主支柱61角度的调整,确保了设备的灵活可调性,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主支柱61通过磁力盒与炉架2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为主支柱61通过磁力盒与炉架2连接,磁力盒的设置实现了主支柱61与炉架2的可拆卸连接,便于用户根据使用情况将支撑柱6拆卸下来或安装上,这一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设备组装的灵活性。

进一步,炉衬8包括内炉衬81,炉膛7设置在内炉衬81内,内炉衬81外设置有外炉衬82,内炉衬81上设置有滑块,外炉衬82上设置有滑道,滑块设置在滑道内,隔热保温层13设置在外炉衬82与炉壳1之间。

本实用新型将炉衬8创新性的设计为了分体式结构(内炉衬81和外炉衬82),将与熔液接触频繁的易损部件(内炉衬81)与不与熔液接触的非易损部件(外炉衬82)分开,这一设置使得内炉衬81发生损坏时仅更换内炉衬81即可,无需更换整个炉衬8,有效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设置科学合理。且内炉衬81和外炉衬82采用滑动可拆卸连接,增加了维修和安装的便捷性,提高了维修效率,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内炉衬81上设置有吊环。

吊环的设置增加了炉衬8维修时操作的便捷性,符合其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