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矩形原理测量高炉布料溜槽倾角的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799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利用矩形原理测量高炉布料溜槽倾角的仪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测量的辅助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利用矩形原理测量高炉布料溜槽倾角的仪器。



背景技术:

高炉布料溜槽变形后,布料轨迹发生改变,会引起炉内煤气流分布失常,严重时造成炉况时常,因此,需要定期测量溜槽α角度。目前,测量溜槽α角度的方法主要是常规方法和激光测量两种方式。

用常规方法测量α角度时,要先打开大方盖,然后将量角器伸入炉内,操作人员趴在大方人孔上方进行读数。常规方法的缺点:(1)开、关大方盖耗时长,每次需要4小时左右,增加了时间成本;(2)影响产量,每次测量影响产量1400t;(3)增加人工及耗材成本;(4)操作困难,且测量结果准确度不高;(5)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要趴在大方盖上方观察,容易吸入煤气,同时有跌入炉内的危险;(6)量角仪伸入炉内后容易被烧坏。

激光测量布料溜槽倾角,设备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对环境及温度要求高,一般激光设备要求:(1)使用环境温度为-40℃到+85℃;(2)背景噪声可能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3)安装位置应尽可能远离电磁干扰源,如有干扰将机壳实现良好接地;(4)需要存放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⑤需要及时根据使用时间充分充电。

常规方法测量结果精度不高,且费时费力;而激光测试仪器价格昂贵,设备复杂,对环境及温度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矩形原理测量高炉布料溜槽倾角的仪器,造价低,结构和操作简单,不受环境及温度限制,能够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矩形原理测量高炉布料溜槽倾角的仪器,包括连接框、溜槽接触块、搁置横梁、端梁;溜槽接触块和搁置横梁分别设置在连接框的首尾两端,溜槽接触块的外侧端面为溜槽接触面,搁置横梁的外侧端面为仪器接触面,溜槽接触面与仪器接触面相平行,端梁的两端连接在连接框的两个内部侧壁上。

进一步:仪器接触面一侧设置有三个端梁,溜槽接触面一侧设置有一个端梁。

进一步:仪器接触面一侧设置的三个端梁之间的间距在20-30mm之间。

进一步:连接框的外形为矩形,溜槽接触面与仪器接触面之间的距离为2.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造价低,结构和操作简单,不受环境及温度限制,能够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

1、利用本发明实现了炉外测α角的目的。

2、不用打开大方盖就可以进行测量,大幅缩短休风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量,节省人工及耗材成本。

3、消除常规方法存在的安全隐患。不需要打开大方盖,因此不存在安全隐患,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造价低,设备结构简单,不受环境和温度变化影响;

5、操作简便,提高了测量的灵活度和结果精度。目前,已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避免烧坏量角仪;

7、操作过程只需要打开人孔就可以测量,整个测量只需要4分钟左右,比起常规方法,每次的时间效率提高:a=4小时×60分钟/4分钟=60倍/次;每次测量能节省成本约188.8万元,具体计算如下:

4小时影响铁水产量:b=4小时×5批料×72t/批=1440(t)

每次铁水成本节省:c=1440t×1300元/t=1872000(元)

每次焦炭成本节省:d=20t×700元=14000(元)

每次人工及耗材成本节省:e≈2000(元)

合计节省成本=c+d+e=1872000+14000+2000=18880000(元/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矩形原理测量高炉布料溜槽倾角的仪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矩形原理测量高炉布料溜槽倾角的仪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矩形原理测量高炉布料溜槽倾角的仪器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示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矩形原理测量高炉布料溜槽倾角的仪器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矩形原理测量高炉布料溜槽倾角的仪器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矩形原理测量高炉布料溜槽倾角的仪器的右视图。

利用矩形原理测量高炉布料溜槽倾角的仪器,包括:连接框1、溜槽接触块2、搁置横梁3、端梁4;溜槽接触块2、搁置横梁3分别设置在连接框1的首尾两端,溜槽接触块2的外侧端面为溜槽接触面21,搁置横梁3的外侧端面为仪器接触面31,溜槽接触面21与仪器接触面31相平行。端梁4的两端连接在连接框1的两个内部侧壁上,仪器接触面31一侧设置有三个端梁4,溜槽接触面21一侧设置有一个端梁4。仪器接触面31一侧设置的三个端梁4之间的间距保持在20-30mm左右为宜。

连接框1的外形为矩形,溜槽接触面21与仪器接触面31之间的距离为2.5m(可根据炉喉直径进行调整),溜槽接触面21的宽度以不超过溜槽贴合面宽度为准。连接框1、溜槽接触块2、搁置横梁3、端梁4的材料以质量轻、耐热性好的铝合金材料为宜。

操作过程中,把仪器从人孔伸入炉内,溜槽接触面21贴在溜槽外沿上,量角仪贴在仪器接触面31本发明尾部的搁置端梁上,量角仪表显示的角度即为溜槽的角度。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易学,测量结果准确,测量误差不大于0.5°,其效果已经在生产中得到验证。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