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温度预警结构的炼铁高炉直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5037阅读:1145来源:国知局
带有温度预警结构的炼铁高炉直吹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高炉送风装置,具体是一种带有温度预警结构的炼铁高炉直吹管。



背景技术:

炼铁行业中,高炉送风装置是炼铁热风围管和高炉炉缸之间重要的热风通道,而直吹管又是直接与高炉风口小套连接的关键部分。如果因直吹管温度过高而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可直接导致直吹管烧穿,并造成高炉紧急休风,而紧急休风又会造成炉内的渣铁对送风装置的倒灌,严重时可灌至高炉热风围管处,并可能烧损炉前其它设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方式是增加现场操作人员现场点检次数,因此设置“直吹管温度预警系统”实现温度自动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直吹管容易出现的温度高、发红、烧穿等问题,提供一种带有温度预警结构的炼铁高炉直吹管,使直吹管在正常使用时具备温度自动监测,并达到降低发生事故率的可控性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温度预警结构的炼铁高炉直吹管,包括直吹管本体,直吹管本体包括壳体、耐火材料内衬层、热风通道,壳体内部的耐火材料内衬层中埋设有两组用于穿插热电偶的导管,导管外端口引出壳体外部,两组导管呈180°分布在直吹管内部,每组各有三个导管,每组三个导管的终端为温度检测点并分前、中、后测点布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直吹管工作时,热电偶从直吹管壳体外部的导管端口穿入直吹管内部预定测点位置,并通过导线将热电偶连接到中控室,置于壳体内部用于监测的热电偶所测到的温度传送至高炉中控室的显示屏上,以便于做到全方位温度的实时监测。同时可以通过温度控制器设定直吹管的报警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报警,给炉前操作人员及时充足的处理时间,有效的解决了因温度过高造成的直吹管发红、烧穿等事故的发生,极大的减少因直吹管发红、烧穿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时的排除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是:

两组导管、每组三个共六个导管的外端口集中一个部位引出壳体外部,其中一组三个导管沿直吹管长度方向布置,呈直管形式;另一组呈螺旋管状使终端到达测点位置,所有导管均与壳体内壁焊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六个导管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耐火材料内衬层2;热风通道3;导管4;第一组三个测点4-1、4-2、4-3;第二组三个测点4-4、4-5、4-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4,一种带有温度预警结构的炼铁高炉直吹管,直吹管本体由壳体1、耐火材料内衬层2、热风通道3三部分构成,壳体1内部的耐火材料内衬层2中埋设有两组用于穿插热电偶的导管4,导管4外端口引出壳体1外部,两组导管4呈180°分布在直吹管内部,每组各有三个导管4,每组三个导管4的终端为温度检测点并分前、中、后测点布置,具体的:

两组导管4、每组三个共六个导管4的外端口集中一个部位引出壳体1外部(见图3、图4),其中一组三个导管4沿直吹管长度方向布置,呈直管形式,三个测点分别是测点4-1、测点4-2、测点4-3;另一组呈螺旋管状使终端到达测点位置,三个测点分别是测点4-4、测点4-5、测点4-6;所有导管4均与壳体1内壁焊接固定并埋设于耐火材料内衬层2中。

六个不同位置的温度测点,可以全面的监测直吹管各位置的温度变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