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安装的离心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4752阅读:2587来源:国知局
方便安装的离心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铸造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心铸造是通过将液态金属浇注到旋转的模具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态金属在模具中充型并凝固成铸件的方法。离心铸造的机器称为离心铸造机,按照铸型的旋转轴方向不同,可分为立式离心铸造机和卧式离心铸造机。离心铸造的优点是金属液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型凝固,金属组织紧密性高,补缩效果好,机械性能高。对于某些特定形状来说,不需浇冒口,因此金属利用率提高。在目前的铸造技术中,以气缸套铸造模具为例,通常模筒中液态金属进入端为前端,与离心浇注机固定端为后端。在模筒的前端设有前端盖,前端盖通过楔铁与模筒进行固定。在铸造和取工件的时候,前端盖的安装和拆卸都是人工完成的,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离心铸造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前端盖需要人工安装和拆卸,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方便安装的离心铸造模具,包括模筒,所述模筒的前端设置有环形的前端盖,所述模筒的后端设置有后端盖,所述前端盖至少被分成两块拼接板,所述模筒的前端部设有与拼接板对应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支架、杠杆和摆锤,杠杆的中部与支架铰接,杠杆的一端与拼接板连接,杠杆的另一端与摆锤连接;所述后端盖上设有与模筒同轴的推杆,推杆贯穿后端盖并与之滑动连接,推杆位于模筒内部的一端铰接有可与模筒内壁相抵的顶杆,推杆上设有滑块,滑块位于顶杆靠近后端盖的一侧,顶杆与滑块之间铰接有连杆,滑块与后端盖之间连接有拉簧;所述推杆上设有用于拉动摆锤靠近模筒的牵引绳。

设置拼接板,当所有拼接板拼合在一起形成前端盖。设置支架,用于支撑杠杆转动。设置杠杆,用于带动拼接板转动。设置摆锤,用于带动杠杆转动。设置推杆,用于带动顶杆移动,同时通过牵引绳带动摆锤移动。设置拉簧,用于带动滑块移动。设置滑块和连杆,用于带动顶杆转动。设置顶杆,用于在取料时,顶杆与工件的内壁相抵,通过摩擦力带动工件移动。

工作原理:铸造时,将模筒与动力机构连接,使动力机构带动模筒转动。模筒转动时,模筒带动摆锤转动,从而使摆锤在离心力作用下往远离模筒的方向移动,进而使摆锤通过杠杆带动拼接板转动,使所有拼接板相互拼合形成前端盖并盖合在模筒的前端,并且摆锤持续转动时所受的离心力通过杠杆形成对拼接板的压力,从而使拼接板能够阻挡模筒内的液态金属的流出。将液态金属注入到模筒内,液态金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模筒的内部形成筒形工件。待模筒内的液态金属全部凝固后,停止模筒转动,往模筒的内部推动推杆,推杆移动的同时通过牵引绳带动摆锤往靠近模筒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摆锤通过杠杆带动拼接板转动,使拼接板远离模筒的前端;同时,推杆带动顶杆移动,顶杆通过连杆带动滑块移动,当滑块与后端盖之间的拉簧发生形变后,滑块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与推杆发生相对滑动,从而使滑块通过连杆带动顶杆转动,使顶杆远离推杆的一端与工件的内壁相抵,随着推杆的继续移动,使顶杆推动工件从模筒的前端移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通过将前端盖至少分成两块拼接板,拼接板与杠杆连接,利用杠杆带动拼接板转动,实现了前端盖的自动取放,避免了人工去取放前端盖,从而减轻了工人的负担;2、通过在后端盖上设置推杆,利用推杆带动顶杆将工件从模筒内取出,从而方便了模筒的卸料;3、推杆在移动的时候通过牵引绳带动摆锤转动,使摆锤通过杠杆带动拼接板转动,使拼接板远离模筒的前端,从而在工件从模筒内移出时,使工件的端部不会与拼接板发生相对摩擦,从而避免了工件的端部对拼接板造成损坏。

进一步,所述模筒的外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支撑牵引绳移动的滑轮。通过设置滑轮,使牵引绳通过绕过滑轮后改变方向,从而减少了牵引绳在移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前端盖被等分成4块拼接板。将前端盖等分成4块拼接板,可以使每块拼接板在铸造时所承受的压力较小,从而使拼接板所需的压紧力也较小,进而使较小的压紧机构的也能满足要求,有利于减小压紧机构所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所述摆锤与杠杆螺纹连接。将摆锤与杠杆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摆锤与杠杆之间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方便模具的组装。

进一步,所述顶杆远离推杆的一端固设有耐磨层。通过在顶杆上设置耐磨层,增加了顶杆的耐磨性能,有利于延长顶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便安装的离心铸造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拼接板1、模筒2、顶杆3、连杆4、滑块5、后端盖6、推杆7、杠杆81、支架82、摆锤83。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方便安装的离心铸造模具,包括模筒2,模筒2的前端设置有环形的前端盖,模筒2的前端设有用于放置前端盖的台阶。前端盖被等分成四块拼接板1。模筒2的前端部设有与拼接板1对应的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支架82、杠杆81和摆锤83,支架82上设有杠杆81,杠杆81的中部与支架82铰接,杠杆81的一端与拼接板1焊接,杠杆81的另一端与摆锤83通过螺纹连接。模筒2的后端部固设有沿模筒2轴向悬挑的支撑杆,支撑杆远离模筒2的一端设有滑轮。模筒2的后端设有后端盖6,后端盖6通过螺栓与模筒2连接。后端盖6上设有与模筒2同轴的推杆7,推杆7贯穿后端盖6并与之滑动连接。滑轮上绕设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摆锤83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推杆7连接。推杆7位于模筒2内部的一端铰接有可与模筒2内壁相抵的顶杆3,顶杆3设有两根并以推杆7的轴线为中心轴呈中心对称设置。顶杆3远离推杆7的一端固设有耐磨层。推杆7上设有滑块5,滑块5位于顶杆3与后端盖6之间。顶杆3与滑块5之间铰接有连杆4。滑块5与后端盖6之间连接有拉簧。

使用时,将模筒2与离心浇注机的动力机构连接,使动力机构带动模筒2转动。模筒2转动时,模筒2带动摆锤83转动,从而使摆锤83在离心力作用下往远离模筒2的方向移动,进而使摆锤83通过杠杆81带动拼接板1转动,使所有拼接板1相互拼合形成前端盖并盖合在模筒2的前端,并且摆锤83持续转动时所受的离心力通过杠杆81形成对拼接板1的压力,从而使拼接板1能够阻挡模筒2内的液态金属的流出。将液态金属注入到模筒2内,液态金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模筒2的内部形成筒形工件。待模筒2内的液态金属全部凝固后,停止模筒2转动,往模筒2的内部推动推杆7,推杆7移动的同时通过牵引绳带动摆锤83往靠近模筒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摆锤83通过杠杆81带动拼接板1转动,使拼接板1远离模筒2的前端;同时,推杆7带动顶杆3左移,顶杆3通过连杆4带动滑块5左移,当滑块5与后端盖6之间的拉簧发生形变后,滑块5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与推杆7发生相对滑动,从而使滑块5通过连杆4带动顶杆3沿顶杆3与推杆7的铰接点发生转动,使两根顶杆3的张开并与工件的内壁相抵,随着推杆7的继续移动,使顶杆3推动工件从模筒2的前端移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