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速传感器铝外壳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6683发布日期:2018-06-05 19:5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速传感器铝外壳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速传感器铝外壳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通过加压向模具型腔内注入金属液体,使其充满模具型腔,冷却后形成指定的产品结构,然后脱模完成产品的制作。压铸过程中需要使用压铸模具,压铸过程包括注入金属液体和开模,压铸模具的好坏直接影响形成产品的质量。授权号CN204700273U公开了镁合金打票机外壳注塑模具,通过对动模仁和定模仁形成型腔,注入镁合金熔融液,待冷却后打开模具,利用顶针将产品顶出,其开模过程通过滑动机构上的斜导柱带动滑块移动实现滑块与产品的分离,其两个滑块机构分别设置于模仁的垂直边上,不利于快速脱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速传感器铝外壳压铸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速传感器铝外壳压铸模具,包括定模板、第一导向柱、动模板、模脚、底板和第二导向柱,所述定模板上设有浇注口,内部设有定模仁,所述动模板内部设有动模仁,动模板与定模板接触,动模仁与定模仁之间设有柱状的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动模仁、定模仁、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形成型腔,浇注口与型腔之间设有贯通的通道,第一模芯后端连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后端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二模芯后端连接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后端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与定模板固定,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下部均设有斜面,动模板相对定模板垂向设有直槽,贯穿定模板和第一滑块设有斜导柱,与定模板固定并与第一滑块滑动配合,且与第一限位块的斜面平行,斜导柱的伸出部分位于直槽内,所述底板设于动模板下方,底板设有贯穿的孔,底板上设有固定板和撑板,撑板上设有顶针和所述第二导向柱,顶针贯穿固定板、动模板和动模仁,第二导向柱贯穿固定板和动模板,所述模脚设置于固定板和撑板两侧、动模板和底板之间,模脚与动模板、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设置于模具的四个角处,与模脚固定连接,贯穿定模板和动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板两侧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型腔有两组,两组型腔之间设有流道,对应的滑块和斜导柱同为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斜导柱带动滑块滑动,使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与产品快速分离,斜导柱为贯穿定模板与滑块并与定模板固定连接,使斜导柱带动滑块时更稳定,固定板使顶针不发生偏移,撑板防止顶针后退,两组型腔使模具能同时成型两个产品,铝液通过流道分流至两组型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定模板和动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斜导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底板、固定板和撑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板,101-浇注口,11-定模仁,12-斜导柱,13-第一模芯,14-第二模芯,15-型腔,16-第一滑块,17-第一限位块,18-第二滑块,19-第二限位块,2-第一导向柱,3-动模板,31-动模仁,32-直槽,33-流道,4-模脚,5-底板,51-固定板,52-撑板,53-顶针,6-第二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车速传感器铝外壳压铸模具,包括定模板1、第一导向柱2、动模板3、模脚4、底板5和第二导向柱6,所述定模板1上设有浇注口101,用于铝液的注入,内部设有定模仁11,所述动模板3内部设有动模仁31,动模板3与定模板1接触,动模仁31与定模仁11之间设有柱状的第一模芯13和第二模芯14,动模仁31、定模仁11、第一模芯13和第二模芯14形成型腔15,注入的铝液进入型腔15,待冷却后即形成指定产品,模具设有两组型腔15,两组型腔15之间设有流道33,浇注口101与流道33之间设有贯通的通道;第一模芯13后端连接第一滑块16,第一滑块16后端设有第一限位块17,第二模芯14后端连接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后端设有第二限位块19,使第一模芯13和第二模芯14固定,第一限位块17和第二限位块19均与定模板1固定,第一限位块17和第二限位块19下部均设有斜面,动模板3相对定模板1垂向设有直槽32,贯穿定模板1和第一滑块16设有斜导柱12,与定模板1固定并与第一滑块16滑动配合,斜导柱12与第一限位块17的斜面平行,斜导柱12的伸出部分位于直槽32内,通过斜导柱12带动第一滑块16滑动,第一模芯13同时滑动,实现抽芯;所述底板5设于动模板3下方,底板5设有贯穿的孔,底板上设有固定板51和撑板52,撑板52上设有顶针53和所述第二导向柱6,顶针53贯穿固定板51、动模板3和动模仁31,第二导向柱6贯穿固定板51和动模板3,所述模脚4设置于固定板51和撑板52两侧、动模板3和底板5之间,模脚4与动模板3、底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2设置于模具的四个角处,与模脚4固定连接,贯穿定模板1和动模板3,使动模板3和顶针53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浇注口101水平将模具放置于压铸机上,通过浇筑口101注入熔融的铝液,铝液经流道33分流分别进入两个型腔,浇注结束后自然冷却十秒,压铸机使定模板1和动模板2分离,此过程第一限位块17和第二限位块19分别脱离动第一滑块16和第二滑块18,同时第一滑块16和第二滑块18在第一限位块17和第二限位块19的斜面以及斜导柱12作用下向后滑动与产品脱离,带动第一模芯13与产品脱离,压铸机通过底板5的孔对撑板52施力,带动顶针53将产品和流道33内的铝凝块顶出,产品与铝凝块分离即完成对两个产品的制作。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