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履带式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583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新型履带式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丸机,具体是一种新型履带式抛丸机。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而抛丸机中的履带式抛丸机适用于小批量的零件进行抛丸处理,但履带式抛丸机里的履带通常为耐磨橡履带,用久之后零件堆积部位容易变形,而且零件的滚动完全依靠履带的运转,没有额外的力使零件改变相对位置,加工效率相对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履带式抛丸机,解决目前履带式抛丸机加工时间长且履带易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型履带式抛丸机,包括抛丸机主体,抛丸机主体内设有抛丸室,抛丸室包括有成三角形设置的上辊、下辊和前辊,上辊、下辊和前辊外圈之间通过履带连接,上辊和下辊之间的履带左右两侧上压有转盘使履带上形成放置零件的凹陷部,履带包围的空间内设有自动往复撞击凹陷部底部的水平顶杆,水平顶杆沿履带左右向水平设置。这样设置后,由于凹陷部内的零件在抛丸的过程中,零件的位置导致某些部位没有完全被钢珠撞击到,而设置水平顶杆后,在履带走动的过程中,水平顶杆从底部给履带一个撞击力从而改变零件的相对位置,使零件的更多地方被钢珠撞击,加快抛丸进度,尽可能更多表面被处理;而且凹陷部的底部由于长时间堆放零件,容易受力变形,水平顶杆撞击在履带的底部上,水平顶杆可以通过撞击改变受力情况,减缓凹陷部的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水平顶杆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在下辊左右两侧,水平顶杆两侧滑动连接有导轨上。水平顶杆通过连杆机构与下辊相连,当下辊转动的同时,带动水平顶杆往复来回移动,水平顶杆移动到最前端刚好撞击在履带上,实现水平顶杆来回撞击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导轨内设有滑块,水平顶杆两端固定在滑块上,水平顶杆上转动连接有转辊,转辊为弹性材料一体制成结构。水平顶杆固定在滑块上不动,水平顶杆上的转辊可以自由转动,转辊撞击履带后发生转动,减少了转辊与履带之间的摩擦,而转辊为弹性材料一体制成,可以对撞击进行缓冲,保护水平顶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导轨内设有滑块,水平顶杆两端转动连接在滑块上,水平顶杆包覆有弹性材料制成的撞击层。水平顶杆转动连接在滑块上,这样直接利用水平顶杆撞击履带后水平顶杆发生滚动,减少了水平顶杆与履带之间的摩擦,减轻磨损,延长履带和水平顶杆的使用时间,而且水平顶杆表面包覆的撞击层可以在撞击时进行缓冲,减少硬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导轨上设有吹气嘴,吹气嘴朝向导轨滑槽设置。抛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细屑可能会飘入到导轨内部而影响导轨正常的使用,吹气嘴可以将滑槽内的细屑吹走,保证导轨滑槽内部的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转辊表面均匀排布有刷毛。考虑到在抛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细屑,在细屑通过履带孔洞掉落到下方时也会粘连在履带内侧,而转辊表面的刷毛在转辊撞击凹陷部并转动的时候,刷毛可以将履带上的细屑刷下来,达到清洁履带内表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紧凑,通过在履带内部加设水平顶杆使其自动往复撞击凹陷部底部,利用撞击力改变零件相对位置,使更多表面被处理,加快零件抛丸过程,而且有效减轻履带变形情况,使用效果良好,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履带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抛丸机主体1,抛丸室2,上辊3,下辊4,前辊5,履带6,转盘7,水平顶杆8,导轨9,吹气嘴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新型履带式抛丸机,包括抛丸机主体1,抛丸机主体1内设有抛丸室2,抛丸室2包括有成三角形设置的上辊3、下辊4和前辊5,上辊3、下辊4和前辊5外圈之间通过履带6连接,上辊3和下辊4之间的履带左右两侧上压有转盘7使履带上形成放置零件的凹陷部,履带6包围的空间内设有自动往复撞击凹陷部底部的水平顶杆8,水平顶杆8沿履带6左右向水平设置。

水平顶杆8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在下辊4左右两侧,水平顶杆8两侧滑动连接有导轨9。

导轨9内设有滑块,水平顶杆8两端固定在滑块上,水平顶杆8上转动连接有转辊,转辊为弹性材料一体制成结构,转辊表面均匀排布有刷毛。

导轨9内设有滑块,水平顶杆8两端转动连接在滑块上,水平顶杆8包覆有弹性材料制成的撞击层。

导轨9上设有吹气嘴10,吹气嘴10朝向导轨9滑槽设置。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