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抛光机吸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0579发布日期:2018-07-10 23:1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头抛光机吸尘结构。



背景技术:

双头抛光机用于地坪的研磨抛光。传统的抛光机只有研磨功能,无法对粉尘进行抽吸。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头抛光机吸尘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头抛光机吸尘结构,包括吸尘罩,所述吸尘罩的内部设有经电动机构驱动旋转的第一研磨盘与第二研磨盘,所述吸尘罩上设有吸尘通口并螺接有与吸尘通口相通的风机壳,所述风机壳内部设有经电动机构驱动旋转的风轮,所述风机壳上设有用于连接吸尘管的出尘口。

优选的,所述吸尘罩的敞口朝下。

优选的,所述吸尘通口位于吸尘罩的顶部表面,所述风机壳位于吸尘罩的外顶部,所述风机壳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出尘口的形状为方形并与圆形的风机壳相切。

优选的,所述吸尘罩的外顶部螺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内部设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顶部螺接有齿轮箱盖,所述传动箱顶部螺接有传动箱盖。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输出轴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经皮带传动连接有位于齿轮箱内的从动带轮,所述传动箱的侧壁上设有皮带让位槽,所述从动带轮的下方同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旁侧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旁侧啮合有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分别驱动下方的第一研磨盘与第二研磨盘旋转。

优选的,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上方同轴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风轮的转轴顶部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经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箱盖上螺接有水平的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所述电机安装板的两侧设有行走轮,所述电机安装板的侧部设有侧壁,侧壁上设有吸尘管让位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双头抛光机吸尘结构的构造简单,在研磨盘研磨地面时,风机壳内的风轮旋转,能将吸尘罩底部的粉尘沿吸尘通口抽吸走,操作简单便捷。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3所示,一种双头抛光机吸尘结构,包括吸尘罩1,所述吸尘罩的内部设有经电动机构驱动旋转的第一研磨盘2与第二研磨盘3,所述吸尘罩上设有吸尘通口4并螺接有与吸尘通口相通的风机壳5,所述风机壳内部设有经电动机构驱动旋转的风轮6,所述风机壳上设有用于连接吸尘管的出尘口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吸尘罩的敞口朝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吸尘通口位于吸尘罩的顶部表面,所述风机壳位于吸尘罩的外顶部,所述风机壳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出尘口的形状为方形并与圆形的风机壳相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吸尘罩的外顶部螺接有传动箱8,所述传动箱的内部设有齿轮箱9,所述齿轮箱顶部螺接有齿轮箱盖10,所述传动箱顶部螺接有传动箱盖1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电机12,所述电机的底部输出轴连接有主动带轮13,所述主动带轮经皮带14传动连接有位于齿轮箱内的从动带轮15,所述传动箱的侧壁上设有皮带让位槽16,所述从动带轮的下方同轴连接有主动齿轮17,所述主动齿轮的旁侧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18与第二从动齿轮19,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旁侧啮合有第三从动齿轮20,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分别驱动下方的第一研磨盘与第二研磨盘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上方同轴连接有第一带轮21,所述风轮的转轴顶部设有第二带轮22,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经皮带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箱盖上螺接有水平的电机安装板23,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所述电机安装板的两侧设有行走轮24,所述电机安装板的侧部设有侧壁25,侧壁上设有吸尘管让位口2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研磨盘研磨地面时,风机壳内的风轮旋转,能将吸尘罩底部的粉尘沿吸尘通口抽吸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双头抛光机吸尘结构。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