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风口中套的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1746发布日期:2018-08-14 20:12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风口中套的拆卸装置,属于机械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场实际更换高炉风口中套时,常常采用撞杆,人工拉动撞杆外端的撞锤往外撞击中套内侧,逐步把中套和大套撞开,拆下中套。这种拆卸方式,需要多人人工完成,劳动效率低,多人在风口作业,面对高温风口内的焦炭和煤气等,安全风险大;或者采用中套拆卸装置,利用连杆机构,把两个拉钩送到中套内侧,并拉住中套内口端面,利用千斤顶(例如公开号:CN102268499A的中国专利)或者液压缸(例如公开号:CN202438819U的中国专利)的拉力逐步把中套拉出。这种拆卸方式提高了劳动效率,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风口中套内口端面复杂,长期堆满焦炭和渣铁,拉钩位置固定位置有限,不能快速准确的拉住中套内口端面,影响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炉风口中套的拆卸装置,在面对中套内口端面工况复杂的情况下,快速准确的拉住并拆下中套,提高生产效益。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炉风口中套的拆卸装置,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上固定连接杆体,所述的杆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杆座,所述的杆体的前端连接可转动的钩座,所述的钩座上铰接两个钩体,所述的钩体的前端具有弯钩,第一伸缩动力元件安装在所述的杆座上并沿所述的的杆体的轴心设置,所述的第一伸缩动力元件连接撑杆,所述的撑杆的自由端通过铰链连接两个所述的钩体,所述的杆座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二伸缩动力元件。

所述的高炉风口中套的拆卸装置,所述的第一伸缩动力元件和所述的第二伸缩动力元件采用千斤顶或者液压油缸或者气缸。

所述的高炉风口中套的拆卸装置,所述的杆体与所述的钩座之间采用轴承连接。

有益效果:

通过使用本拆卸高炉风口中套的装置,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检修时不受中套内端面恶劣的工况、中套安装位置不佳等各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作业人员仅需将该装置防在风口中套外侧并固定,通过旋转扒钩,在理想的位置拉住中套内口端面,依靠千斤顶、油缸或气缸等直线运动的动力元件提供的推力,可快速拆卸高炉风口的中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现场安装位置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1、第二伸缩动力元件,2、杆座,3、第一伸缩动力元件,4、杆体,5、弯钩,6、支架,7、撑杆,8、钩座,9、钩体,10、轴承,11、铰链,12、风口中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高炉风口中套的拆卸装置,包括支架6,所述的支架上固定连接杆体4,所述的杆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杆座2,所述的杆体的前端连接可转动的钩座8,所述的钩座上铰接两个钩体9,所述的钩体的前端具有弯钩5,第一伸缩动力元件3安装在所述的杆座上并沿所述的的杆体的轴心设置,所述的第一伸缩动力元件连接撑杆7,所述的撑杆的自由端通过铰链11连接两个所述的钩体,所述的杆座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二伸缩动力元件1。

所述的高炉风口中套的拆卸装置,所述的第一伸缩动力元件和所述的第二伸缩动力元件采用千斤顶或者液压油缸或者气缸。

所述的高炉风口中套的拆卸装置,所述的杆体与所述的钩座之间采用轴承10连接。

工作过程:

使用过程中将第一伸缩动力元件3放置在撑杆7后端和杆座2中间,通过第一伸缩动力元件3使撑杆7往前直线移动,在杆座2两端分别放置两个第二伸缩动力元件1,两个第二伸缩动力元件1和杆体4同向放置,两个第二伸缩动力元件1的一端顶住风口中套12的安装基础,一端顶住杆座2。

把两个钩体9送到风口中套12里面,固定支架6,使用第一伸缩动力元件3放在杆座2和撑杆7中间,使撑杆7往前移动,此时两个钩体9被撑杆7往外撑开,两个钩体9前端有弯钩5,旋转钩座8带动两个钩体9到合适位置钩住风口中套12内端面,或通过旋转钩座8带动两个钩体9的弯钩把风口中套12内端面清理干净,再钩住风口中套12的内端面,再使用杆座2两端的两个第二伸缩动力元件1,前端伸出顶在风口中套12的安装基础上,此时杆座上的两个第二伸缩动力元件1同时顶出,拉动风口中套12、杆体、杆座、钩座、钩体一起往外移动,从而实现取出风口中套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