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及金刚石砂轮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7305发布日期:2018-09-07 23:36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及金刚石砂轮压力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一般采用压力机和配套的成型模具,具体流程为将磨粒、结合剂、混合液等原材料充入成型模具的模腔中混合均匀后,压力机施压使压环形式的冲压头压入凹模,使原材料密实,冲压完成后压力机进行保压,同时成型模具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实现磨削层的成型。

现有的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模具底板4、芯模3、压环1和模具外框2,模具底板4为平板状结构,模具外框2和压环1为环体结构,芯模3为底部设有底板的筒体结构,用于压紧金刚石基体,芯模3通过芯轴5与模具底板4连接在一起,能够对金刚石砂轮的砂轮基体进行夹持固定。使用时,模具底板4置于单向压力机的下压板上,砂轮基体6置于模具底板4和芯模3之间并通过芯轴5固定。向模具外框2、砂轮基体6和芯模3围成的模腔中投入型料,压环1底部的环形施压部进入芯模3和模具外框2之间的环形间隔,压力机的上压板带动施压部相对于模具底板4相向运动对型料进行压制,形成金刚石砂轮的磨削层,该磨削层在压制过程中与砂轮基体形成整体结构。上述的施压部的上端设有外翻沿,当外翻沿的向下移动至被模具外框限位挡止时,压力机泄压,完成压制工序。授权公告号为CN2064457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另一种砂轮成型模具,该砂轮成型模具采用了上下倒置的结构,但是基本原理与图1中的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相同。

金刚石砂轮压制成型后需要脱模,脱模时,分别在模具外框和模芯的相互远离的端部设置支撑件,压力机继续加压,即可将金刚石砂轮从模具内脱出,实现脱模。但是,对于大型金刚石砂轮来说,由于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较为笨重,并且温度很高,很难将成型模具抬升以在压力机的下压板与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之间设置支撑件,现有技术中均采用人工撬动成型模具的方式实现金刚石成型模具的抬升,劳动强度高,占用人数较多,还存在安全隐患,脱模效率很低,对生产效率造成了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脱模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金刚石成型装置的压力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 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包括金刚石砂轮压力机和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金刚石砂轮压力机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包括用于在上压板和下压板的作用下相向运动的模具外框和压环,所述上压板上设有吊绳,所述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上设有供吊绳可拆连接的吊绳连接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绳能够在上压板和下压板相对分离时通过吊绳连接结构实现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与压力机的下压板的分离,从而便于脱模的支撑件安放,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抬升金刚石成型模具相比,能够利用压力机能够产生相对运动的上压板与下压板实现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的抬升,从而提高脱模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方案2. 根据方案1所述的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所述上压板上设有卷扬装置,所述吊绳设置在卷扬装置上。

有益效果:设置卷扬装置能够更好地控制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的抬升高度,降低压力机上压板与下压板的相对移动距离,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

方案3. 根据方案2所述的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所述吊绳连接结构沿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吊绳包括用于卷绕到卷扬装置上的卷绕绳体和连接在卷绕绳体与各所述吊绳连接结构之间的分支绳体。

有益效果:设置分支绳体能够使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方案4. 根据方案3所述的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所述分支绳体设有三根以上,所述吊绳连接结构对应地设有三处以上。

方案5. 根据方案2或3或4所述的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所述上压板的中心设有吊绳穿孔,所述卷扬装置设置在上压板背向下压板的一侧,所述上压板上方设有用于容纳卷扬装置的避让空间。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方式能够避免将卷扬装置设置在上压板的底部时对模具造成干涉,也便于对模具进行加热。

方案6. 根据方案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所述吊绳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模具外框的外周面上的吊环。

本实用新型中金刚石压力机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 金刚石砂轮压力机,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金刚石砂轮压力机的上压板上设有吊绳,吊绳具有用于与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上的吊绳连接结构可拆连接的连接端。

方案2 根据方案1所述的金刚石砂轮压力机,所述上压板上设有卷扬装置,所述吊绳设置在卷扬装置上。

方案3 根据方案2所述的金刚石砂轮压力机,所述上压板的中心设有吊绳穿孔,所述卷扬装置设置在上压板背向下压板的一侧,所述上压板上方设有用于容纳卷扬装置的避让空间。

方案4.根据方案2或3所述的金刚石砂轮压力机,所述吊绳连接结构沿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吊绳包括用于卷绕到卷扬装置上的卷绕绳体和连接在卷绕绳体与各所述吊绳连接结构之间的分支绳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的实施例一中压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的实施例一中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的实施例二中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的实施例四中压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组成部分的名称为:1-压环,2-模具外框,3-芯模,4-模具底板,5-机头,6-砂轮基体,7-下压板,8-卷扬装置,9-卷筒,10-减速电机,11-吊绳,12-卷绕绳体,13-分支绳体,14-吊绳穿孔,15-挂钩,16-吊环,17-上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的实施例一如图2~图3所示,包括金刚石砂轮压力机和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图中未省略),金刚石砂轮压力机包括机头5、活动设置在机头5上的上压板17和设置在机头5下方的下压板7;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底板4、芯模3、压环1和模具外框2,模具底板4为平板状结构,模具外框2和压环1为环体结构,芯模3为底部设有底板的筒体结构,用于压紧金刚石基体,芯模3通过芯轴5与模具底板4连接在一起,能够对金刚石砂轮的砂轮基体6进行夹持固定。

金刚石砂轮压力机的机头5与上压板17之间具有间隔,上压板17的背向下压板7的一侧设有卷扬装置8,卷扬装置8包括卷筒9和用于驱动卷筒9转动的减速电机10,卷筒9上卷绕有吊绳11,能够在卷筒9正反转时升降。所述吊绳11包括用于卷绕到卷扬装置8上的卷绕绳体12和连接在卷绕绳体12端部的分支绳体13,上压板17上设有供吊绳11穿过的开孔,形成吊绳穿孔14,能够供吊绳11穿过;开孔的设置应避开加热部位,不影响加热功能。

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上设有供吊绳11可拆连接的吊绳连接结构,所述吊绳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模具外框2的外周面上的吊环16,吊环16设有四只,沿周向均匀布置,对应的,吊绳11的分支绳体13设有四根,分别与相应的吊环16连接。各分支绳体13的末端设有挂钩15,能够可拆连接到吊环16上。

使用时,在金刚石砂轮成型后将卷扬装置8的吊绳11通过挂钩15连接到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的吊环16上,操作压力机使压力机的上压板17上升,带动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上升,即可在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与下压板7之间设置用于脱模的支撑件。支撑件布置完成后,去掉挂钩15,重新操作压力机下压,即可实现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的脱模。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上的吊绳连接结构设置在模芯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上压板17上未设置卷扬装置8,吊绳11直接固定在上压板17上,使用时,随着上压板17与下压板7的相对分离,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与下压板7之间逐渐产生间隔,以便用于脱模的支撑件安放。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四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吊绳11设有相互独立的数根,各吊绳11均匀分布在上压板17的边缘。

在上述实施例中,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上的吊绳连接结构为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吊绳连接结构也可以替换为其他形式,例如吊耳、吊装销轴等。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卷扬装置8设置在上压板17上方,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卷扬装置8设置在其他部位,例如设置在上压板17下部,此时上压板17上可以不设置吊绳穿孔14;再如将卷扬装置8设置在上压板17的侧方,通过换向滑轮使吊绳11从吊绳穿孔14内穿过,这样可以降低对机头5与上压板17之间的避让空间的要求。另外,上述方案可以用于上压板17运动而下压板7固定的压力机,也可以用于上压板17固定而下压板7运动的压力机。

本实用新型金刚石砂轮压力机的实施例即上述金刚石砂轮成型装置的实施例中除金刚石砂轮成型模具之外的部分,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