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无取向矽钢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4889发布日期:2018-06-19 04:5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硅钢生产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冷轧无取向矽钢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含硅为1.0~4.5%,含碳量小于0.08%的硅合金钢叫做硅钢。它具有导磁率高、矫顽力低、电阻系数大等特性,因而磁滞损失和涡流损失都小。主要用作电机、变压器、电器以及电工仪表中的磁性材料。

环形变压器是电子变压器的一大类型,已广泛应用于家电设备和其它技术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中,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电源变压器和隔离变压器。环形变压器在国外已有完整的系列,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医疗设备、电讯、仪器和灯光照明等方面。

环形变压器的铁心是用优质冷轧硅钢片(片厚一般为0.35mm以下),无缝地卷制而成,这就使得它的铁心性能优于传统的叠片式铁心。环形变压器的线圈均匀地绕在铁心上,线圈产生的磁力线方向与铁心磁路几乎完全重合,与叠片式相比激磁能量和铁心损耗将减小25%,具有以下优点:

1)电效率高铁心无气隙,叠装系数可高达95%以上,铁心磁导率可取1.5~1.8T(叠片式铁心只能取1.2~1.4T),电效率高达95%以上,空载电流只有叠片式的10%。

2)外形尺寸小,重量轻环形变压器比叠片式变压器重量可以减轻一半,只要保持铁心截面积相等,环形变压器容易改变铁心的长、宽、高比例,可以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外形尺寸。

3)磁干扰较小环形变压器铁心没有气隙,绕组均匀地绕在环形的铁心上,这种结构导致了漏磁小,电磁辐射也小,无需另加屏蔽都可以用到高灵敏度的电子设备上,例如应用在低电平放大器和医疗设备上。

4)振动噪声较小铁心没有气隙能减少铁心。

无取向硅钢是含碳很低的硅铁合金。在形变和退火后的钢板中其晶粒呈无规则取向分布。合金的硅含量为1.5%~3.0%,或硅铝含量之和为1.8%~4.0%。产品通常为冷轧板材或带材,其公称厚度为0.35和0.5mm。现有的硅钢片的性能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冷轧无取向矽钢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轧无取向矽钢生产工艺,该无取向矽钢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Si:4.5-4.8%,Al:4.51-4.67%,C≦0.023%,Mn:0.1-0.35%,Ni:0.032-0.058%,P≦0.027%,S≦0.011%,N≦0.01%,Sn:1.02-1.2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冶炼,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按上述化学成分进行冶炼;

步骤二,浇铸,将冶炼后的产品进浇注到铸模中形成铸锭;

步骤三,热轧,将粗轧坯料加热至1190~1250℃,轧制道次为7~8道次,每道次压下率为18~20%,保证终轧温度在810-870℃,卷取温度为570~640℃,热轧板经酸洗去氧化皮后,进入冷轧工序;

步骤四,冷轧,采用二次冷轧法生产,经二次中等压下率40%~70%轧到成品厚度0.35mm,两次冷轧之间经过中间退火。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步骤一还包括为对Fe进行脱硫处理。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步骤二中连铸时拉速控制在0.1~1.0m/min。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步骤二浇铸钢水时采用氖气密封保护。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步骤三中卷取温度为590℃。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无取向矽钢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Si:4.6%,Al:4.57%,C:0.012%,Mn:0.26%,Ni:0.045%,P:0.0:18%,S≦:0.01%,N:0.008%,Sn:1.16%,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不仅磁导率和电阻率都高,而且磁化性好,电流一致性好,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冷轧无取向矽钢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冷轧无取向矽钢生产工艺,该无取向矽钢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Si:4.5-4.8%,Al:4.51-4.67%,C≦0.023%,Mn:0.1-0.35%,Ni:0.032-0.058%,P≦0.027%,S≦0.011%,N≦0.01%,Sn:1.02-1.2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冶炼,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按上述化学成分进行冶炼;

步骤二,浇铸,将冶炼后的产品进浇注到铸模中形成铸锭;

步骤三,热轧,将粗轧坯料加热至1190~1250℃,轧制道次为7~8道次,每道次压下率为18~20%,保证终轧温度在810-870℃,卷取温度为570~640℃,热轧板经酸洗去氧化皮后,进入冷轧工序;

步骤四,冷轧,采用二次冷轧法生产,经二次中等压下率40%~70%轧到成品厚度0.35mm,两次冷轧之间经过中间退火。

实施例一

一种冷轧无取向矽钢生产工艺,该无取向矽钢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Si:4.5-4.8%,Al:4.51-4.67%,C≦0.023%,Mn:0.1-0.35%,Ni:0.032-0.058%,P≦0.027%,S≦0.011%,N≦0.01%,Sn:1.02-1.2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冶炼,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按上述化学成分进行冶炼,冶炼前对Fe进行脱硫处理;

步骤二,浇铸,将冶炼后的产品进浇注到铸模中形成铸锭;

步骤三,热轧,将粗轧坯料加热至1190~1250℃,轧制道次为7~8道次,每道次压下率为18~20%,保证终轧温度在810-870℃,卷取温度为570~640℃,热轧板经酸洗去氧化皮后,进入冷轧工序;

步骤四,冷轧,采用二次冷轧法生产,经二次中等压下率40%~70%轧到成品厚度0.35mm,两次冷轧之间经过中间退火。

实施例二

一种冷轧无取向矽钢生产工艺,该无取向矽钢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Si:4.5%,Al:4.51%,C:0.023%,Mn:0.15%,Ni:0.038%,P:0.027%,S:0.011%,N:0.01%,Sn:1.2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冶炼,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按上述化学成分进行冶炼;

步骤二,浇铸,将冶炼后的产品进浇注到铸模中形成铸锭,拉速控制在0.1~1.0m/min;

步骤三,热轧,将粗轧坯料加热至1190~1250℃,轧制道次为7~8道次,每道次压下率为18~20%,保证终轧温度在810-870℃,卷取温度为570~640℃,热轧板经酸洗去氧化皮后,进入冷轧工序;

步骤四,冷轧,采用二次冷轧法生产,经二次中等压下率40%~70%轧到成品厚度0.35mm,两次冷轧之间经过中间退火。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步骤二中

实施例三

一种冷轧无取向矽钢生产工艺,该无取向矽钢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Si:4.7%,Al:4.63%,C:0.0:193%,Mn:0.28%,Ni:0.043%,P:0.016%,S:0.01%,N:0.005%,Sn:1.19%,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冶炼,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按上述化学成分进行冶炼;

步骤二,浇铸,将冶炼后的产品进浇注到铸模中形成铸锭,浇铸钢水时采用氖气密封保护;

步骤三,热轧,将粗轧坯料加热至1190~1250℃,轧制道次为7~8道次,每道次压下率为18~20%,保证终轧温度在810-870℃,卷取温度为570~640℃,热轧板经酸洗去氧化皮后,进入冷轧工序;

步骤四,冷轧,采用二次冷轧法生产,经二次中等压下率40%~70%轧到成品厚度0.35mm,两次冷轧之间经过中间退火。

实施例四

一种冷轧无取向矽钢生产工艺,该无取向矽钢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Si:4.8%,Al:4.67%,C:0.012%,Mn:0.33%,Ni:0.051%,P:0.025%,S:0.0:09%,N:0.081%,Sn:1.17%,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冶炼,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按上述化学成分进行冶炼;

步骤二,浇铸,将冶炼后的产品进浇注到铸模中形成铸锭;

步骤三,热轧,将粗轧坯料加热至1190~1250℃,轧制道次为7~8道次,每道次压下率为18~20%,保证终轧温度在810-870℃,卷取温度为590℃,热轧板经酸洗去氧化皮后,进入冷轧工序;

步骤四,冷轧,采用二次冷轧法生产,经二次中等压下率40%~70%轧到成品厚度0.35mm,两次冷轧之间经过中间退火。

实施例五

一种冷轧无取向矽钢生产工艺,该无取向矽钢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Si:4.6%,Al:4.57%,C:0.012%,Mn:0.26%,Ni:0.045%,P:0.0:18%,S≦:0.01%,N:0.008%,Sn:1.16%,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冶炼,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按上述化学成分进行冶炼,冶炼前对Fe进行脱硫处理;

步骤二,浇铸,将冶炼后的产品进浇注到铸模中形成铸锭,拉速控制在0.8m/min,浇铸钢水时采用氖气密封保护;

步骤三,热轧,将粗轧坯料加热至1190~1250℃,轧制道次为7~8道次,每道次压下率为18~20%,保证终轧温度在810-870℃,卷取温度为600℃,热轧板经酸洗去氧化皮后,进入冷轧工序;

步骤四,冷轧,采用二次冷轧法生产,经二次中等压下率40%~70%轧到成品厚度0.35mm,两次冷轧之间经过中间退火。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