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阀铸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6071发布日期:2019-02-12 23:1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路阀铸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多路阀铸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多路换向阀是由两个及以上换向阀为主体的组合阀。换向阀是借助阀芯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来改变连接在阀体上油道的通断关系的阀类。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还可以组合上安全溢流阀、单向阀和补油阀等附属阀。和其他类型的阀相比,多路换向阀具有结构紧凑压力损失小,滑阀移动阻力不大,有多位功能、寿命长,制造简单等优点。现有技术中的多路阀采用型砂成型模具,由于在成型的过程中需要浇入铁水,型砂会因为钢水流动产生游动造成误差。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这种情形的发生,通常会采用加入圆钢,即钢制的芯骨对型砂进行固定,从而防止浮动,减少误差。但是由于钢的熔点较低,在倒入铁水后会变软变形,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较大误差,导致加工失败,次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变形、减少加工误差的多路阀铸件成型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路阀铸件成型模具,包括砂箱、外壳和芯骨,所述外壳设置在砂箱内,所述芯骨穿过外壳,所述砂箱和外壳由型砂组成,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芯孔,所述芯骨设置在芯孔内,所述芯骨的两端凸出在砂箱的侧边,所述芯骨为陶瓷芯骨。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芯骨由氧化铝和陶瓷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芯骨由92%-97%重量组分的氧化铝和3%-7%重量组分的陶瓷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芯骨由95%重量组分的氧化铝和5%重量组分的陶瓷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芯骨的外径为5㎜,所述芯骨的内径为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芯骨采用氧化铝和陶瓷材料构成,使得芯骨的硬度和熔点更高,在浇入铁水后芯骨不容易变形,减少浮动,能够确保铸造多路阀的精度,减少误差,并且芯骨在加工后可以从芯孔中抽出,从而可以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多路阀铸件成型模具,包括砂箱1、外壳2和芯骨3,所述外壳2设置在砂箱1内,所述芯骨3穿过外壳2,所述砂箱1和外壳2由型砂组成,所述外壳2内部设置有芯孔31,所述芯骨3设置在芯孔31内,所述芯骨3的两端凸出在砂箱1的侧边,所述芯骨3为陶瓷芯骨。采用陶瓷芯骨可以有效的提高芯骨的硬度和熔点,抗变形,能够减少浇筑过程中的浮动,减少误差。

可行的,所述芯骨由氧化铝和陶瓷组成。所述芯骨由92%-97%重量组分的氧化铝和3%-7%重量组分的陶瓷组成。优选的,所述芯骨由95%重量组分的氧化铝和5%重量组分的陶瓷组成。所述芯骨的外径为5㎜,所述芯骨的内径为2㎜。由于氧化铝具有较高的熔点,并且混合陶瓷可以较好的定型可以重复利用,多次使用后形变量也较小。成型过程中,直接将铁水浇筑到砂箱1内,待成型后,可以将芯骨抽出反复使用。其中,外壳2的外部型砂形状根据需要生产的多路阀结构进行设置,与砂箱1之间的空隙内形成多路阀的结构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阀铸件成型模具,包括砂箱、外壳和芯骨,所述外壳设置在砂箱内,所述芯骨穿过外壳,所述砂箱和外壳由型砂组成,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芯孔,所述芯骨设置在芯孔内,所述芯骨的两端凸出在砂箱的侧边,所述芯骨为陶瓷芯骨。本发明的优点:由于将芯骨采用氧化铝和陶瓷材料构成,使得芯骨的硬度和熔点更高,在浇入铁水后芯骨不容易变形,减少浮动,能够确保铸造多路阀的精度,减少误差,并且芯骨在加工后可以从芯孔中抽出,从而可以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汤国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泰普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31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