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1870发布日期:2019-02-10 13:4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加工是指成型和制坯工具的加工,此外还包括剪切模和模切模具,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就是在生产模具过程中用于将未成形的原料加压成板的设备。

然而传统的压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压模后的边角料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导致原料浪费的情况,而且边角料后期稳定后清除较为困难,增加了不少加工用时。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模后的边角料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并且很好的收集边角料,减少不少加工用时的压模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包括:外壳、侧门和底座,所述外壳包括支撑板、压块、受力板、电机、配合杆、弹簧、连接钮、挡板和限位板,所述外壳顶部安装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一侧安装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拨块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活动安装所述压块,所述压块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滑轮,且所述压块的顶部设有连接钮,所述连接钮的顶部连接所述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外壳内侧侧壁,且所述受力板的一端安装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板,且所述弹簧的一侧设置所述配合杆,所述配合杆的底部固定所述支撑板;所述侧门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外壳;所述底座的顶部放置盛料板,且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废料管,所述废料管的顶部连接所述盛料板的边侧。

优选的,所述压块的左右两侧底部均设有切刀,且所述压块的前后两侧顶部均设置压板,所述压板下方也放置切刀,该切刀的顶部安装限位板,且该切刀的外侧套设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挡板,所述挡板一端固定所述外壳内侧侧壁。

优选的,所述压块的左右两侧的切刀长度和盛料板的两侧的高度相同,且所述压块的前后两侧放置的切刀底部和压块的底部位于同一竖直高度。

优选的,所述受力板的与弹簧连接的一端处和压块顶部之间的间距和切刀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拨块为一半圆形一半椭圆形结构,且所述配合杆的顶部为半球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切刀的外侧套设的两个弹簧的弹性系数总和与受力板一端安装的弹簧的弹性系数相同。

优选的,所述盛料板的底部各边区域的底座内部处均设有槽,若干个所述槽均单独连接一个废料管。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包括外壳、侧门和底座,所述外壳包括支撑板、压块、受力板、电机、配合杆、弹簧、连接钮、挡板和限位板,所述外壳顶部安装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所述电机,支撑板的设计使得电机和其他内部构建便于观察,且增加了电机的散热效果,所述电机一侧安装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拨块,拨块的设计使得压块的下压过程更加简单,无需液压机等高价机械,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活动安装所述压块,所述压块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滑轮,滑轮能很好的限制压块的位移,避免出现偏移的情况,且所述压块的顶部设有连接钮,所述连接钮的顶部连接所述受力板,受力板的设计完美的将力进行均衡传输,避免出现零部件损坏的情况,所述受力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外壳内侧侧壁,且所述受力板的一端安装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板,且所述弹簧的一侧设置所述配合杆,所述配合杆的底部固定所述支撑板;所述侧门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外壳;所述底座的顶部放置盛料板,盛料板固定在底座上方,保证了压模过程中的原料位置稳定性,且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废料管,所述废料管的顶部连接所述盛料板的边侧,废料管的设计使得废料能被很好的收集利用,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切刀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壳,11、支撑板,12、压块,121、滑轮,122、压板,13、受力板,14、电机,141、转轴,142、拨块,15、配合杆,16、弹簧,17、连接钮,18、挡板,19、限位板,2、侧门,3、底座,31、废料管,4、盛料板,41、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切刀的安装示意图。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包括:外壳1、侧门2和底座3,所述外壳1包括支撑板11、压块12、受力板13、电机14、配合杆15、弹簧16、连接钮17、挡板18和限位板19,所述外壳1顶部安装所述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底部固定所述电机14,所述电机14一侧安装转轴141,所述转轴141的一端安装拨块142,所述外壳1的内侧底部活动安装所述压块12,所述压块12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滑轮121,且所述压块12的顶部设有连接钮17,所述连接钮17的顶部连接所述受力板13,所述受力板13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外壳1内侧侧壁,且所述受力板13的一端安装所述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板11,且所述弹簧16的一侧设置所述配合杆15,所述配合杆15的底部固定所述支撑板11;所述侧门2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外壳1;所述底座3的顶部放置盛料板4,且所述底座3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废料管31,所述废料管31的顶部连接所述盛料板4的边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压块12的左右两侧底部均设有切刀41,且所述压块12的前后两侧顶部均设置压板122,所述压板122下方也放置切刀41,该切刀41的顶部安装限位板19,且该切刀41的外侧套设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底部固定挡板18,所述挡板18一端固定所述外壳1内侧侧壁,该种设计使得压块12的各个方位都有切刀进行切割,保证了压模成型的精确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压块12的左右两侧的切刀41长度和盛料板4的两侧的高度相同,且所述压块12的前后两侧放置的切刀41底部和压块142的底部位于同一竖直高度,该种设计使得各侧的切刀41能进行有序切割,避免出现切割过程中原料鼓起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所述受力板13的与弹簧16连接的一端处和压块12顶部之间的间距和切刀41的长度相同,该种设计使得所有切刀41的运动行程和压块12的运动行程保持一致,避免切割行程不足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所述拨块142为一半圆形一半椭圆形结构,且所述配合杆15的顶部为半球形结构,该种设计使得电机14的转动能最大化的将动力传输到压块12处,增加了压模力度,使压模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切刀41的外侧套设的两个弹簧16的弹性系数总和与受力板13一端安装的弹簧16的弹性系数相同,该种设计使得装置的各个部位回位顺利,且有效的避免了切割过程中弹簧16弹力不同导致切割不完全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所述盛料板4的底部各边区域的底座3内部处均设有槽,若干个所述槽均单独连接一个废料管31,该种设计使得所有切割的边角料都能被很好的收集,充分的利用了废物资源。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打开侧门2,向盛料板4中添加温热的浇铸原料,至原料完全铺满整个盛料板4,可允许多余原料的添加,然后连接外接电源到电机14,电机14转动带动转轴141转动,从而使拨块142转动,拨块142转动过程中下压配合杆15,配合杆15则带动受力板13向下运动,从而在连接钮17的带动下带动压块12下压,对盛料板4中的原料进行压模,压过程中左右两侧溢出的边角料被左右两侧的切刀41切除,落到废料管31中,至压模过程中段时,前后两侧的切刀41开始进行切割边角料,使机器如此运行1分钟后,原料在往复的电机14运转下成型,断开外接电源,打开侧门2,进行原料冷却即可。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生产的压模装置,包括外壳1、侧门2和底座3,所述外壳1包括支撑板11、压块12、受力板13、电机14、配合杆15、弹簧16、连接钮17、挡板18和限位板19,所述外壳1顶部安装所述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底部固定所述电机14,支撑板11的设计使得电机14和其他内部构建便于观察,且增加了电机14的散热效果,所述电机14一侧安装转轴141,所述转轴141的一端安装拨块142,拨块的142设计使得压块12的下压过程更加简单,无需液压机等高价机械,所述外壳1的内侧底部活动安装所述压块12,所述压块12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滑轮121,滑轮121能很好的限制压块12的位移,避免出现偏移的情况,且所述压块12的顶部设有连接钮17,所述连接钮17的顶部连接所述受力板13,受力板13的设计完美的将力进行均衡传输,避免出现零部件损坏的情况,所述受力板13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外壳1内侧侧壁,且所述受力板13的一端安装所述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板11,且所述弹簧16的一侧设置所述配合杆15,所述配合杆15的底部固定所述支撑板11;所述侧门2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外壳1;所述底座3的顶部放置盛料板4,盛料板4固定在底座上方,保证了压模过程中的原料位置稳定性,且所述底座3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废料管31,所述废料管31的顶部连接所述盛料板4的边侧,废料管31的设计使得废料能被很好的收集利用,更加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