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数控侧面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7776发布日期:2018-10-23 16:3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数控侧面抛光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味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日用五金件在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

于是,在日用五金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某些零件进行抛光加工处理。抛光就是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使其高度光洁。传统的抛光机是由机座、电动机及设置在该电动机的主轴上的抛光轮等部件组成。这种抛光机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在对工件的侧面进行抛光时,需要频繁驱动抛光头上下往复升降动作,这时需要Z轴升降运动机构来长时间配合工作,工作重复性高,这样不仅大大缩短Z轴升降运动机构的使用寿命,而且升降往复周期长,行程远,导致其工作效率低,且升降工作稳定性差,难以保证工作抛光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抛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多工位数控侧面抛光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工位数控侧面抛光机,其包括底座、X轴运动机构、Y轴运动机构、龙门架、升降横梁、升降丝杆、上下往复运动装置、升降高度调节装置、进给运动机构、水盆、工件装夹模组和多个抛光装置,所述龙门架垂直设置在底座上,Y轴运动机构对应龙门架的前方位置设置在底座上,所述X轴运动机构设置在Y轴运动机构上,并受Y轴运动机构的驱动沿Y轴作往复运动;所述水盆设置在X轴运动机构上,并受X轴运动机构的驱动沿X轴作往复运动;工件装夹模组固定在水盆上;升降横梁通过直线导轨组件活动设置在龙门架上,升降高度调节装置通过枢接座设置在升降横梁内,所述上下往复运动装置设置在龙门架的顶部,升降丝杆的上端与上下往复运动装置相连接,并受该上下往复运动装置作上下运动;升降丝杆的下端伸入升降横梁内,并与所述升降高度调节装置相适配;多个抛光装置对应工件装夹模组的一侧位置处各通过一进给运动机构并排设置在升降横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工件装夹模组包括安装箱、减速机、被动轮、张紧调节轮和夹具伺服电机,多个减速机并排设置在安装箱内,该减速机的输出端伸出安装箱形成夹具安装轴,减速机的输入端设有从动轮,被动轮通过转轴设置在相邻两从动轮之间,且不在同一直线上;张紧调节轮和夹具伺服电机对称设置在安装箱内的两端位置,该夹具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主动轮,该主动轮通过皮带依次绕经张紧调节轮、从动轮和被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下往复运动装置包括摇摆电机和偏心转盘,该偏心转盘的一侧面中心位置设置在摇摆电机的驱动轴上,另一侧面上设有径向装配槽,该径向装配槽上设置有偏心轴,该偏心轴的一端通过球头组件与所述升降丝杆的上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升降电机和蜗轮齿箱,蜗轮齿箱设置在枢接座的底面,枢接座的上端枢接在升降横梁上,升降丝杆的下端伸入蜗轮齿箱内,并与蜗轮齿箱内的蜗轮相适配,所述升降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蜗轮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给运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RV减速机、丝杆传动组件、固定座和滑座,滑座通过直线导轨活动设置在固定座上,RV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步进电机相连接,输出端通过丝杆传动组件驱动滑座相对固定座作往复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支架、抛光电机和磨头主轴,所述支架设置在滑座上,磨头主轴的上端通过轴承组件设置在支架的前端,磨头主轴的下端设有抛光磨头,所述抛光电机设置在支架的尾端,该抛光电机的驱动轴通过皮带轮组件与所述磨头主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其还包括配重块,龙门架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内凹入形成供所述配重块上下滑动的垂直滑槽,龙门架的顶面角度位置设有滑轮,配重块上的吊绳绕经滑轮与升降横梁相连接。加设有配重块,有效减轻上下往复运动装置和升降高度调节装置的负载,同时提升升降动作的平稳性,工作稳定性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其还包括冷却液喷淋装置,该冷却液喷淋装置对应工件装夹模组的上方位置处通过机架设置在底座上。冷却液喷淋装置在抛光过程中可对工件进行冷却,提升抛光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机架上设有能将整体罩住的防护罩,安全性高,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也有效改善工作环境,避免粉尘外扬,有利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防护罩的正面上设有窗口,该窗口的两侧位置处对称各设有一直线导轨,活动门的两侧位置设有与直线导轨相适配的导轨滑轮,活动门通过导轨滑轮活动设置在直线导轨上,并能在上行或下行时相应打开或封闭所述的窗口;防护罩的顶面前缘中间位置设有导轮,对应导轮的后面位置设有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部件与钢丝绳的一端相连接,该钢丝绳的另一端绕经导轮并连接在活动门上。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油缸或直线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横梁的正面上设有修模砂纸。可以对每个抛光磨头独立的进行修模,使抛光轮表面均匀,从而加工出很好的抛光效果。

X轴运动机构、Y轴运动机构,上下往复运动装置、升降高度调节装置、进给运动机构、工件装夹模组、抛光装置、冷却液喷淋装置和控制活动门开关的直线驱动装置均与数控系统相连接,并受其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抛光装置的上下动作通过上下往复运动装置和升降高度调节装置来完成,大范围的高度调整则由升降高度调节装置来实现,而小范围的上下往复运动则由上下往复运动装置来实现;即先由通过升降高度调节装置将抛光装置升降至预定位置,然后通过上下往复运动装置来驱动抛光装置快速作上下往复运动来实现侧面抛光,不仅大大提升抛光效率,而且工作稳定性,有效保证产品的抛光效果,同时也减轻升降高度调节装置的工作量,大大延长使用寿命;另外可以通过数控系统来控制X轴运动机构、Y轴运动机构、升降高度调节装置、进给运动机构、工件装夹模组和抛光装置的互相配合工作状态,通过数控编程,可以进行多轴圆弧插补,能对具有复杂表面的工作进行良好的打磨抛光,且抛光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工件装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往复运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有冷却液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装有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工位数控侧面抛光机,其包括底座1、龙门架2、上下往复运动装置3、升降高度调节装置4、进给运动机构5、水盆6、工件装夹模组7、抛光装置8、X轴运动机构9、Y轴运动机构10、升降横梁11和升降丝杆12,所述龙门架2垂直设置在底座1上,Y轴运动机构10对应龙门架2的前方位置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X轴运动机构9设置在Y轴运动机构10上,并受Y轴运动机构10的驱动沿Y轴作往复运动;所述水盆6设置在X轴运动机构9上,并受X轴运动机构9的驱动沿X轴作往复运动;工件装夹模组7固定在水盆6上;升降横梁11通过直线导轨组件活动设置在龙门架2上,升降高度调节装置4通过枢接座43设置在升降横梁11内,所述上下往复运动装置3设置在龙门架2的顶部,升降丝杆12的上端与上下往复运动装置3相连接,并受该上下往复运动装置3作上下运动;升降丝杆12的下端伸入升降横梁11内,并与所述升降高度调节装置4相适配;多个抛光装置8对应工件装夹模组7的一侧位置处各通过一进给运动机构5并排设置在升降横梁11上。

较佳的,在所述升降横梁11的正面上设有修模砂纸13。通过进给运动机构5控制抛光装置8缩回,即可以实现对每个抛光装置8上的抛光磨头独立的进行修模,使抛光轮表面均匀,从而加工出很好的抛光效果。

参见图2,所述工件装夹模组7包括安装箱71、减速机72、被动轮73、张紧调节轮74和夹具伺服电机75,多个减速机72并排设置在安装箱71内,该减速机72的输出端伸出安装箱71形成夹具安装轴,减速机72的输入端设有从动轮76,被动轮73通过转轴设置在相邻两从动轮76之间,且不在同一直线上;张紧调节轮74和夹具伺服电机75对称设置在安装箱71内的两端位置,该夹具伺服电机75的驱动轴上设有主动轮77,该主动轮77通过皮带依次绕经张紧调节轮74、从动轮和被动轮73。

参见图3,所述上下往复运动装置3包括摇摆电机31和偏心转盘32,该偏心转盘32的一侧面中心位置设置在摇摆电机31的驱动轴上,另一侧面上设有径向装配槽,该径向装配槽上设置有偏心轴,该偏心轴的一端通过球头组件与所述升降丝杆12的上端相连接。

参见图4,所述升降高度调节装置4包括升降电机41和蜗轮齿箱42,蜗轮齿箱42设置在枢接座43的底面,枢接座43的上端枢接在升降横梁11上,升降丝杆12的下端伸入蜗轮齿箱42内,并与蜗轮齿箱42内的蜗轮相适配,所述升降电机41的驱动轴与所述蜗轮相连接。

参见图5,所述进给运动机构5包括步进电机51、RV减速机52、丝杆传动组件53、固定座54和滑座,滑座通过直线导轨活动设置在固定座54上,RV减速机52的输入端与步进电机51相连接,输出端通过丝杆传动组件53驱动滑座相对固定座54作往复运动。

所述抛光装置8包括支架81、抛光电机82和磨头主轴83,所述支架81设置在滑座上,磨头主轴83的上端通过轴承组件设置在支架81的前端,磨头主轴83的下端设有抛光磨头84,所述抛光电机82设置在支架81的尾端,该抛光电机82的驱动轴通过皮带轮组件与所述磨头主轴83相连接。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多工位数控侧面抛光机还包括配重块14,龙门架2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内凹入形成供所述配重块14上下滑动的垂直滑槽,龙门架2的顶面角度位置设有滑轮,配重块14上的吊绳绕经滑轮与升降横梁11相连接。加设有配重块14,有效减轻上下往复运动装置3和升降高度调节装置4的负载,同时提升升降动作的平稳性,工作稳定性好。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多工位数控侧面抛光机还包括有冷却液喷淋装置15,该冷却液喷淋装置15对应工件装夹模组7的上方位置处通过机架16设置在底座1上。冷却液喷淋装置15在抛光过程中可对工件进行冷却,提升抛光效果。

较佳的,参见图7,在所述机架16上设有能将整体罩住的防护罩17,安全性高,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也有效改善工作环境,避免粉尘外扬,有利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防护罩17的正面上设有窗口,该窗口的两侧位置处对称各设有一直线导轨,活动门18的两侧位置设有与直线导轨相适配的导轨滑轮,活动门18通过导轨滑轮活动设置在直线导轨上,并能在上行或下行时相应打开或封闭所述的窗口;防护罩17的顶面前缘中间位置设有导轮,对应导轮的后面位置设有直线驱动装置19,直线驱动装置19的驱动部件与钢丝绳的一端相连接,该钢丝绳的另一端绕经导轮并连接在活动门18上。本实施例中,直线驱动装置19优选为气缸,其它实施例中,直线驱动装置19可以为油缸或直线电机。

X轴运动机构9、Y轴运动机构10,上下往复运动装置3、升降高度调节装置4、进给运动机构5、工件装夹模组7、抛光装置8、冷却液喷淋装置15和控制活动门18开关的直线驱动装置19均与数控系统20相连接,并受其控制。

工作时,由于合理设有上下往复运动装置3和升降高度调节装置4。抛光装置8的上下动作通过上下往复运动装置3和升降高度调节装置4来完成,大范围的高度调整则由升降高度调节装置4来实现,而小范围的上下往复运动则由上下往复运动装置3来实现;即先由通过升降高度调节装置4将抛光装置8升降至预定位置,然后通过上下往复运动装置3来驱动抛光装置8快速作上下往复运动来实现侧面抛光,不仅大大提升抛光效率,而且工作稳定性,有效保证产品的抛光效果,同时也减轻升降高度调节装置4的工作量,大大延长使用寿命;另外可以通过数控系统20来控制X轴运动机构9、Y轴运动机构10、升降高度调节装置4、进给运动机构5、工件装夹模组7和抛光装置8的互相配合工作状态,通过数控编程,可以进行多轴圆弧插补,能对具有复杂表面的工作进行良好的打磨抛光,且抛光效果好,加工效率高。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抛光机,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