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结晶器密封冷条摆放夹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4024发布日期:2018-09-07 23:1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结晶器密封冷条夹钳装置,特别是一种连铸结晶器密封冷条摆放夹钳。



背景技术:

引锭杆由引锭头、过渡件和杆身组成。浇注前,引锭头和部分过渡件进入结晶器,形成结晶器可活动的“内底”,浇注开始后,钢水凝固,与引锭头凝结在一起,由拉矫机牵引着引锭杆,把铸坯连续地从结晶器拉出,直到引锭头通过拉矫机后方与铸坯分离,进入引锭杆存放装置。引锭头送入结晶器后,需要用石棉绳将四周的缝隙填满,然后放入冷却件冷条进行布料,保证开浇时与引锭头接触的钢水快速凝固,能够被牵引出结晶器。

引锭送入结晶器之后用石棉布将引锭头四周缝隙填满,然后加入冷条,由于送入结晶器内的引锭头距离结晶器上沿高度在1米左右,因此,操作人员放置冷条时需要弯腰才能勉强够到,而且,由于操作空间的影响,只能靠摸索才能将冷条放置到位,存在放冷条偏离预定位置的情况,容易造成连铸机开浇漏钢事故。目前板坯连铸所采用的开机结晶器引锭头密封冷条放置的方法容易出现开机漏钢现象,而且劳动强度较大,为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设计结晶器密封冷条摆放专用工具。

传统连铸机结晶器密封冷条摆放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操作过程需要摸黑操作,对冷条摆放位置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不利于稳定操作。

2、送入结晶器内的引锭头距离结晶器上沿高度在1米左右,操作比较困难,人员劳动强度较高。

3、存在放冷条偏离预定位置的情况,容易造成连铸机开浇漏钢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结晶器密封冷条摆放夹钳,其结构合理,制作方便,使用过程简单,可以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避免连铸机开浇漏钢事故,提高连铸机操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铸结晶器密封冷条摆放夹钳, 密封冷条摆放夹钳由直臂钳片和曲拐长臂钳片组成,直臂钳片的结构为上端设置定手柄的直臂,其下端设置着与直臂垂直的下钳爪;曲拐长臂钳片的结构为动手柄通过曲拐连接着长臂,在长臂的下端设置着与长臂垂直的上钳爪,动手柄与长臂平行,直臂钳片的下端与曲拐长臂钳片的下端通过铰轴铰接在一起,其中上钳爪与下钳爪之间设置着夹冷条的间隙。

主要改进内容如下:

1、按照结晶器和密封冷条的尺寸制作一固定夹钳,专门设计,方便在狭小空间内操作。

主要改进效果:

1、制作方便,使用过程简单,可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操作过程可以目视完成,冷条摆放位置放置准确快速,有利于稳定操作。

2、人员无需弯腰操作,操作比较方便,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结晶器冷条摆放位置准确,杜绝出现偏离预定位置的情况,可以防止连铸机出现开浇漏钢事故。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作方便,使用过程简单,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避免了连铸机开浇漏钢事故,提高了连铸机操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连铸结晶器密封冷条摆放夹钳,如图1、图2所示,密封冷条摆放夹钳由直臂钳片和曲拐长臂钳片组成,直臂钳片的结构为上端设置定手柄1的直臂2,其下端设置着与直臂2垂直的下钳爪3;曲拐长臂钳片的结构为动手柄4通过曲拐连接着长臂5,在长臂5的下端设置着与长臂5垂直的上钳爪6,动手柄4与长臂5平行,直臂钳片的下端与曲拐长臂钳片的下端通过铰轴铰接在一起,其中上钳爪6与下钳爪3之间设置着夹冷条8的间隙。曲拐长臂钳片的长臂5长度为900-1100mm。直臂钳片的直臂2长度比曲拐长臂钳片的长臂5长度长。在曲拐长臂钳片的动手柄4下端设置着与动手柄4垂直,且与曲拐反向的定位挡杆7,当定位挡杆7的端头与直臂钳片的直臂2配合时,上、下钳爪6、3之间的间隙为平行间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