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4802发布日期:2018-10-12 23:4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表面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抛丸机。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利用喷丸装置喷出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一种铸造设备,其弹丸主要采用钢砂。抛丸机在工作过程中,将钢砂以一定速度抛至铸件表面上时,消除铸件表面的铁锈等附着物,从而使铸件的表面变得光亮。

抛丸机主要包括抛丸室,抛丸室的侧壁设置有大门,抛丸室的顶部设置有供吊具行走的开口槽,抛丸室内的侧壁上设置有抛丸器,悬挂铸件的吊杆在大门打开后移动至抛丸室内后,抛丸器向悬挂于抛丸室内的铸件抛洒钢砂,对铸件进行处理。

抛丸机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抛丸器抛射钢砂的力度较大,因此抛丸室的内壁由于不断受从铸件上反射而来的钢砂冲击,时常会出现被钢砂穿透的问题,因此其寿命是抛丸机中最短的。为方便更换被破坏的内壁部分,也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抛丸室大多采用多块钢板并排布置的拼接结构,即整个抛丸室的内壁采用多块钢板依次排列形成。然而,这种内壁的相邻钢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再加上顶部开口槽的设置,使得整个抛丸室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有部分钢砂进入到缝隙中,冲出抛丸室,不仅影响铸件的打磨质量,造成钢砂浪费,更重要的是还容易打伤作业人员以及其他设备,特别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件抛丸机,通过对其抛丸室进行改进,保证抛丸机在作业过程中,抛丸室内为一个完整的空间,避免钢砂冲出现象发生,为作业人员以及其他设备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同时也避免了钢砂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铸件抛丸机,包括设置有抛丸器的抛丸室、用于向抛丸室内输送铸件的铸件输送机构、除尘处理的除尘机构、回收使用过的钢砂的丸砂回收机构以及用于提升旧钢砂的提升机构,铸件输送机构设置在抛丸室进料侧,丸砂回收机构设置在抛丸室底部,丸砂回收机构的输出端连通提升机构的底部,提升机构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抛丸室的钢砂抛射收集斗;除尘机构连通抛丸室内腔;所述抛丸室内共设置有六台抛丸器,六台抛丸器均设置在抛丸室的右侧内壁上,抛丸室的前侧壁设置为双开门结构,抛丸室的顶部开设有供铸件输送机构进出抛丸室的顶部开口槽;

所述抛丸室内壁由若干单边板和双边板拼接而成;所述双边板包括方形双边主板,方形双边主板的左侧边沿设置有侧边压条,方形双边主板的上侧边沿设置有上边压条,所述侧边压条和上边压条均设置有伸出方形双边主板的压边,侧边压条和上边压条相接端固定连接,侧边压条和上边压条的另一端设置有缺口,缺口的宽度与压边的宽度相应;所述单边板包括方形单边主板,方形单边主板的上侧边沿设置有单边压条,单边压条设置有伸出方形单边主板的压边,单边压条的一端与方形单边主板的左侧边沿对齐,单边压条的另一端设置有缺口,缺口的宽度与压边的宽度相应;所述双边板和单边板的主板大小相应,双边板和单边板上各压条的压边与缺口宽度都相对应,双边板和单边板上的各压条压边分别压接相邻主板上不设置压条的边沿;

所述抛丸室上设置有用于实现顶部开口槽打开与关闭的盖板扣合机构;所述盖板扣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抛丸室顶盖上的盖板以及设置在抛丸室侧壁上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盖板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通过固定块竖直设置在抛丸室侧壁上的连杆,连杆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手轮,连杆的顶端水平设置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杆的内端固定连接在盖板的中部,调节杆的外端设置有与调节齿轮相啮合的直齿段,所述抛丸室顶盖上设置有对调节杆进行导向的导向槽。

上述铸件抛丸机,所述单边板和双边板上的压条与主板之间通过斜面过渡条过渡连接。

上述铸件抛丸机,所述单边板和双边板上主板的中心设置有拉手。

上述铸件抛丸机,所述盖板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两条平行于调节杆的长条形滑槽,抛丸室顶盖上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用于对盖板进行导向的滑轨。

上述铸件抛丸机,所述盖板朝向开口槽的侧端面设置有卡接吊具吊杆的吊具凹槽,吊具凹槽与吊杆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用橡胶卡块。

上述铸件抛丸机,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垂直调节杆的定位板,抛丸室顶盖上设置有对调节杆位移进行限位的两根限位柱,所述定位板位于两根限位柱之间。

上述铸件抛丸机,所述连杆与固定块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上述铸件抛丸机,所述抛丸室右侧内壁由竖立并相对于双开门方向的内部侧壁、中部侧壁和外部侧壁构成,内部侧壁和外部侧壁上分别自上而下错位设置有三台抛丸器,中部侧壁不设置抛丸器,所述中部侧壁与抛丸室的左侧内壁平行设置,内部侧壁与中部侧壁之间以及外部侧壁与中部侧壁之间设置有相等的夹角。

上述铸件抛丸机,所述铸件输送机构包括桁架、设置在桁架上的吊具以及用于驱动吊具在桁架上行走的行走电机,所述吊具位于抛丸室上部的位置设置有水平的旋转齿轮,抛丸室上方设置有驱动旋转齿轮水平旋转以带动吊具上的铸件水平方向旋转的旋转电机。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抛丸室顶部设置盖板扣合机构以及对抛丸室内壁结构进行改进,从而保证了抛丸机在作业过程中,抛丸室内为一个完整的空间,避免钢砂冲出现象发生,为作业人员以及其他设备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同时也避免了钢砂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抛丸室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单边板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边板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盖板扣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盖板扣合机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抛丸器在右侧内壁上的布置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抛丸室四周内壁的俯视图。

其中:1.抛丸室,11.抛丸器内壁,111.单边板,1111.方形单板主板,1112.单边压条,112.双边板,1121.方形双边主板,1122.上边压条,1123.侧边压条,113.斜面过渡条,114.拉手,115.缺口;12.顶部开口槽;

2.桁架,3.吊具,4.丸砂收集及回收通道,5.提升机,6.丸砂分离器,7.钢砂收集斗,8.抛丸器,9.搅笼,

21.调节手轮,22.连杆,23.调节齿轮,24.调节杆,25.滑轨,26.盖板,27.定位板,28.限位柱,29.固定槽,210.固定块,211.吊具凹槽,212.橡胶卡块,213.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铸件抛丸机,其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设置有抛丸器的抛丸室1、铸件输送机构、除尘机构、丸砂回收机构以及提升机构,铸件输送机构设置在抛丸室进料侧,丸砂回收机构设置在抛丸室底部,丸砂回收机构的输出端连通提升机构的底部,提升机构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抛丸室的钢砂抛射收集斗。

铸件输送机构用于向抛丸室内输送铸件。铸件输送机构包括桁架2、设置在桁架上的吊具3以及用于驱动吊具在桁架上行走的行走电机,吊具位于抛丸室上部的位置设置有水平的旋转齿轮,抛丸室上方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用于驱动旋转齿轮水平旋转,以带动吊具上的铸件水平方向旋转,实现铸件在抛丸过程中全方位旋转,提高抛丸效率。

丸砂回收机构设置在位于抛丸室下方的丸砂收集及回收通道中,用于回收使用过的钢砂,主要包括网状漏板和搅笼。从抛丸室内下落的钢砂通过网状漏板后落入丸砂收集及回收通道的搅笼上,在搅笼作用下输送至提升机底部。

提升机构用于提升丸砂回收机构收集的旧钢砂。本实用新型中,提升机构主要采用塔式提升机5。为保证输送至抛丸室的钢砂干净不含杂质,本实用新型在提升机的输出端设置了丸砂分离器6,如图7所示。经丸砂分离器分离的干净钢砂直接送入抛丸室外侧壁上的钢砂收集斗,以备各抛丸器8使用。

除尘机构用于对抛丸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进行除尘处理。除尘机构的除尘管道连通抛丸室内腔和丸砂分离器,将抛丸室和丸砂分离器产生的粉尘吸走进行除尘。

抛丸室内共设置有六台抛丸器8,六台抛丸器均设置在抛丸室的右侧内壁上,抛丸室的前侧壁设置为双开门结构。抛丸室右侧内壁由竖立并相对于双开门方向的内部侧壁、中部侧壁和外部侧壁构成,如图8和图9所示,内部侧壁和外部侧壁上分别自上而下错位设置有三台抛丸器,中部侧壁不设置抛丸器,所述中部侧壁与抛丸室的左侧内壁平行设置,内部侧壁与中部侧壁之间以及外部侧壁与中部侧壁之间设置有相等的夹角,以保证六台抛丸器抛射出的钢砂能够全部打到位于抛丸室中部的铸件上。

本实用新型中,抛丸室内壁11由若干单边板111和双边板112拼接而成。

其中,双边板112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方形双边主板1121,方形双边主板1121的左侧边沿设置有侧边压条1123,方形双边主板1121的上侧边沿设置有上边压条1122,侧边压条和上边压条均设置有伸出方形双边主板的压边,侧边压条1123和上边压条1122相接端固定连接,侧边压条和上边压条的另一端设置有缺口115,缺口的宽度与压边的宽度相应。

单边板111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方形单边主板1111,方形单边主板1111的上侧边沿设置有单边压条1112,单边压条设置有伸出方形单边主板的压边,单边压条的一端与方形单边主板的左侧边沿对齐,单边压条的另一端设置有缺口115,缺口的宽度与压边的宽度相应。

本实用新型中,双边板112和单边板111的主板大小相应,双边板112和单边板111上各压条的压边与缺口宽度都相对应,压条位于主板上的侧壁与主板的端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条113过渡连接;双边板112和单边板111上的各压条压边分别压接相邻主板上不设置压条的边沿,从而使得抛丸室的内壁上无缝隙,保证了抛丸室四周内壁与顶部内壁的严密性。

为方便拼接,本实用新型在各主板的中心设置了拉手114。

图1所示了一面采用双边板和单边板拼接而成的内壁结构,该面内壁的主体由49块双边板拼接而成,上边沿由8块单边板拼接而成,左侧边沿由7块单边板拼接而成,拼接而成的内壁无任何缝隙。

本实用新型中,抛丸室上设置有用于实现顶部开口槽12打开与关闭的盖板扣合机构。盖板扣合机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盖板26、调节杆24和调节机构,盖板26和调节杆24设置在抛丸室顶盖上,调节机构设置在抛丸室侧壁上,调节机构与盖板之间通过调节杆24连接。

盖板26用于在调节机构的控制下打开和关闭抛丸室的顶部开口槽12。本实用新型中,盖板包括长条部和导向部,长条部的宽度宽于开口槽的宽度。导向部设置有两块,对称设置在长条部一侧的两端。盖板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在完成封闭功能基础上,降低其重量,减轻操作难度。

盖板导向部的底端面上设置有长条形滑槽,两条长条形滑槽均平行于调节杆24设置,抛丸室顶盖上设置有两条滑轨25,滑轨25与滑槽配合用于对盖板进行导向。滑槽可以为三角形的滑槽,也可以为方形或者弧形凹槽,滑轨的结构与滑槽相匹配。

盖板朝向开口槽的侧端面设置有吊具凹槽211,用于卡接吊具吊杆,吊具凹槽211与吊杆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卡块212,用于在盖板扣合到位后,将吊具吊杆包括严实,起到密封作用。

调节杆24为一长条状杆,调节杆24的内端固定连接在盖板长条部的中部,也即两导向部之间的盖板长条部上,调节杆的外端设置有直齿段,直齿段的长度与盖板长条部的宽度相应,抛丸室顶盖上设置有导向槽213,用于对调节杆24进行导向。

调节杆24上还设置有垂直调节杆的定位板27,抛丸室顶盖上设置有对两根限位柱28,定位板位于两根限位柱28之间,用于对调节杆的位移进行限位,即定位板左侧的限位柱用于在闭合开口槽时对调节杆以及盖板进行限位,定位板右侧的限位柱用于在打开开口槽时对调节杆以及盖板进行限位。

调节机构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竖直设置在抛丸室侧壁上的连杆22,连杆22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手轮21,连杆22的顶端水平设置有调节齿轮23;调节齿轮与调节杆外端的直齿段相啮合,用于在调节手轮的控制下带动调节杆做直线运动。

连杆22通过固定块210设置在抛丸室外壁上,固定块上开设有穿过连杆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轴承,连杆与轴承内圈过盈配装,以方便连杆在调节手轮作用下旋转。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将抛丸室双开门打开,通过顺时针旋转盖板扣合机构的调节手轮,可使调节杆和盖板向外侧移动,将开口槽打开,当调节杆上的定位板被右侧限位柱挡住时,盖板完全离开开口槽;其次,通过铸件输送机构将铸件输送至抛丸室内,关闭双开门,通过逆时针旋转调节手轮,调节杆和盖板便向内移动,当调节杆上的定位板被左侧限位柱挡住时,盖板将开口槽完全关闭,从而使抛丸室内为一个完整封闭空间,有效避免了钢砂飞出现象的发生;然后,抛丸室内的抛丸器开始向铸件抛射钢砂对铸件进行抛丸处理。

抛丸处理的过程中,从铸件表面掉落下来的钢砂经丸砂回收机构输送至提升机,提升至顶部后,通过丸砂分离器进行废渣与钢砂的分离,将分离后的干净钢砂输送至抛丸室的钢砂收集斗重复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