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脱模汽车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3176发布日期:2018-11-02 22:2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置脱模汽车模具。



背景技术:

脱模基本任务是处理不同形状、尺寸和单重的钢锭,完成以下工艺操作:自由或强制脱模、脱保温帽、脱锭;自由或强制取下底板上的钢锭。现有的脱模,多数依靠静力作用在起重机械上装配的夹扯和推顶专用工具,通过夹钳的开闭与提升运动和钢锭、钢锭模的重力作用完成各种自由脱模、脱帽和脱锭作业,利用推顶工具的顶、挡及与夹扯工具之间的相对直线运动而进行强制脱模(脱锭)作业。

现有的脱模汽车模具体积较大,结构不灵活使得模具使用范围缩小,同时现有的脱模模具采用单边脱模结构,单边脱模完毕后需要调整方向再次脱模降低了脱模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脱模汽车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脱模汽车模具体积较大,结构不灵活使得模具使用范围缩小,同时现有的脱模模具采用单边脱模结构,单边脱模完毕后需要调整方向再次脱模降低了脱模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脱模汽车模具,包括脱模主体,所述脱模主体顶部侧壁固定有定位螺母,且脱模主体内部安装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左侧壁设置有第一脱模环,且第一旋转杆右侧壁连接有第二脱模环,所述第二脱模环左侧壁固定有伸缩杆,且伸缩杆末端连接有脱模副齿轮,所述脱模副齿轮底部侧壁连接有脱模主齿轮,且脱模主齿轮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末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外侧壁设置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末端连接有转向旋转杆,且转向旋转杆外侧壁连接有把手凸体,所述把手凸体底部侧壁连接有把手,且把手外侧壁固定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杆贯穿脱模副齿轮,且脱模副齿轮关于第一旋转杆纵向对称轴左右对称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脱模环、第二脱模环和伸缩杆关于脱模副齿轮关于第一旋转杆纵向对称轴左右对称安装,且第一脱模环和第二脱模环内侧壁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脱模副齿轮和脱模主齿轮构成直角“U”形结构,且脱模副齿轮和脱模主齿轮的型号相同。

优选的,所述转向旋转杆贯穿电机槽和把手凸体,且电机槽和把手凸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内置脱模汽车模具采用双边脱模结构,加快了脱模效率,同时减小了模具体积使得模具的使用范围增大。第一旋转杆贯穿脱模副齿轮,且脱模副齿轮关于第一旋转杆纵向对称轴左右对称安装,通过对称安装的脱模副齿轮使得单边脱模转变为双边脱模结构,有效的提高了脱模效率,简化了操作难度,第一脱模环、第二脱模环和伸缩杆关于第一旋转杆纵向对称轴左右对称安装,且第一脱模环和第二脱模环内侧壁为橡胶材质,对称安装的第一脱模环和第二脱模环便于脱模,同时内壁设置为橡胶材质增强了摩擦系数,提高了脱模成功率,脱模副齿轮和脱模主齿轮构成直角“U”形结构,且脱模副齿轮和脱模主齿轮的型号相同,通过直角“U”形结构的脱模副齿轮和脱模主齿轮有效的提高了传动效率,转向旋转杆贯穿电机槽和把手凸体,且电机槽和把手凸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通过活动连接的电机槽和把手凸体便于调整模具位置,使得模具更加灵活,进一步提高脱模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轮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旋转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脱模主体,2、定位螺母,3、第一旋转杆,4、第一脱模环,5、第二脱模环,6、伸缩杆,7、脱模副齿轮,8、脱模主齿轮,9、第二旋转杆,10、电机,11、电机槽,12、转向旋转杆,13、把手凸体,14、把手,15、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置脱模汽车模具,包括脱模主体1,脱模主体1顶部侧壁固定有定位螺母2,且脱模主体1内部安装有第一旋转杆3,第一旋转杆3贯穿脱模副齿轮7,且脱模副齿轮7关于第一旋转杆3纵向对称轴左右对称安装,通过对称安装的脱模副齿轮7使得单边脱模结构转变为双边脱模结构,有效的提高了脱模效率,简化了操作难度,第一旋转杆3左侧壁设置有第一脱模环4,且第一旋转杆3右侧壁连接有第二脱模环5,第一脱模环4、第二脱模环5和伸缩杆6关于第一旋转杆3纵向对称轴左右对称安装,且第一脱模环4和第二脱模环5内侧壁为橡胶材质,对称安装的第一脱模环4和第二脱模环5便于脱模,同时内壁设置为橡胶材质增强了摩擦系数,提高了脱模成功率,第二脱模环5左侧壁固定有伸缩杆6,且伸缩杆6末端连接有脱模副齿轮7,脱模副齿轮7和脱模主齿轮8构成直角“U”形结构,且脱模副齿轮7和脱模主齿轮8的型号相同,通过直角“U”形结构的脱模副齿轮7和脱模主齿轮8有效的提高了传动效率,脱模副齿轮7底部侧壁连接有脱模主齿轮8,且脱模主齿轮8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旋转杆9,第二旋转杆9末端安装有电机10,且电机10外侧壁设置有电机槽11,电机槽11末端连接有转向旋转杆12,且转向旋转杆12外侧壁连接有把手凸体13,转向旋转杆12贯穿电机槽11和把手凸体13,且电机槽11和把手凸体1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通过活动连接的电机槽11和把手凸体13便于调整模具位置,使得模具更加灵活,进一步提高脱模成功率,把手凸体13底部侧壁连接有把手14,且把手14外侧壁固定有橡胶层15。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内置脱模汽车模具时,先检查模具内部各个零部件是否连接完好,检查完毕后对第一脱模环4和第二脱模环5内侧壁进行清扫,防止异物影响脱模成功率,清扫完毕后根据具体脱模情况调整转向旋转杆12,使得脱模主体1整体角度适合脱模环境,调节完毕后启动电机10,通过电机10带动第二旋转杆9开始旋转,然后第二旋转杆9带动脱模主齿轮8进行水平旋转,最后通过型号相同的脱模副齿轮7和脱模主齿轮8使得脱模主齿轮8的水平旋转转化为脱模副齿轮7的垂直旋转,通过脱模副齿轮7的垂直旋转带动第一旋转杆3、第一脱模环4和第二脱模环5开始旋转,然后通过第一脱模环4进行脱模,第一脱模环4脱模完毕后,通过第二脱模环5对另一边进行脱模,全部脱模完毕后关闭电机10,这就是该内置脱模汽车模具的使用过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