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平衡杆油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1158发布日期:2018-11-13 23:40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汽车平衡杆油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平衡杆油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平衡杆的生产中,为了提高汽车平衡杆的后续加工性能和最终制品的使用性能,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热处理,油淬火是其常用的一种手段。现有的油淬火装置在进行淬火处理时,常因淬火所产生的滚滚油烟弥漫于车间内,紧靠车间墙边的换气扇进行通风换气,根本无法及时将油烟抽出,并可能引发火灾,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申请号为201220386845.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弹簧油淬火槽排烟装置,包括抽风扇、管道、挡罩和淬火油槽,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挡罩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风扇连接,所述挡罩位于淬火油槽的正上方;所述挡罩为下大上小的喇叭口形状;所述挡罩下沿口所包围区域大于淬火油槽的槽口所包围区域,该装置结构简单、抽烟及时、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工作环境。但是申请人在使用时发现,上述装置存在以下弊端:(1)对淬火油槽进行清理时极其不方便;(2)将工件放入淬火油槽时同样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平衡杆油淬火装置,该装置可以方便的对淬火油槽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多提供的汽车平衡杆油淬火装置,包括抽风扇、管道、挡罩和淬火油槽,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挡罩连接,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抽风扇连接,所述挡罩位于淬火油槽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与抽风扇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淬火油槽的槽口周边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挡罩可沿着第一轨道滑动。

优选地,所述淬火油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下端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为槽形结构,所述挡罩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位于第二轨道内部且可沿着第二轨道滑动。

具体地,所述第二滚轮包括轴杆和轮子,所述轮子有两个,两者对称设置在轴的两端,所述轴杆一端连接在轴的中间位置另一端固定在挡罩上,所述轴可相对于轴杆转动。

优选地,所述挡罩下端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轨道的内部中间位置呈纵截面为“△”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滚轮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滚轮沿着第一轨道内部的凸起滑动。

优选地,所述挡罩的下端设置有帘子,所述帘子下边沿所包围区域大于淬火油槽的槽口区域。

优选地,还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链条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链轮驱动链条转动,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伸出淬火油槽的两端且其中间位置位于淬火油槽内,所述链条上设置有汽车平衡杆固定装置。

其中,所述汽车平衡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和固定槽,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链条上,所述固定槽位于固定座上,所述固定槽的两端开口处设置有斜面。

其中,还包括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导杆和导轨,所述导杆一端固定在上料装置的下料端,另一端固定在导轨上,所述导轨为两条倾斜设置的支杆,所述汽车平衡杆通过链条、导杆和导轨卸载到指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平衡杆油淬火装置,通过将挡罩设置为可滑动的结构,清洗淬火油槽方便,通过设置上下料装置的设置,整个装置自动化程度更高,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对工人的伤害;整个装置设置可靠,排油烟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滚轮和第一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淬火油槽、2 第一支架、3 挡罩、4 上料装置、5 导杆、6 导轨、31 第一滚轮、32 第二滚轮、33 软管、321 轴杆、322 轮子、41 固定座、42 固定槽、43 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汽车平衡杆油淬火装置,包括抽风扇、管道、挡罩3和淬火油槽1,管道的一端与挡罩3连接,另一端与抽风扇连接,挡罩3位于淬火油槽1的上方,在本实用新型中,管道与抽风扇之间通过软管33连接,具体的为,软管33通过卡箍固定在管道上,淬火油槽1的槽口周边设置有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上设置有第一轨道,挡罩3可沿着第一轨道滑动。

在使用时,推动挡罩使其盖住淬火油槽,需要清洗时,只需要推动挡罩使其与淬火油槽错开即可,可方便的实现对淬火油槽的清洗。

为了使整个装置更加可靠,我们在淬火油槽1的上方设置了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为开口向下的槽形结构,挡罩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滚轮32,第二滚轮32位于第二轨道内部且可沿着第二轨道滑动,第二轨道一方面具有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固定作用。

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二滚轮32包括轴杆321和轮子322,轮子322有两个,两者对称设置在轴的两端,轴杆321一端连接在轴的中间位置,另一端固定在挡罩3上,轴可相对于轴杆32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挡罩3下端设置有第一滚轮31,第一轨道的内部中间位置呈纵截面为“△”的凸起结构,第一滚轮31上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凹槽,第一滚轮31沿着第一轨道内部的凸起滑动,具体的请参见图4,此种设置可保证推动更加省力,不易出现因用力不平衡导致第一滚轮卡在第一轨道内导致推动困难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排油烟效果,我们在挡罩3的下端设置了帘子,帘子下边沿所包围的区域大于淬火油槽1的槽口区域。

为了使整个装置进行淬火处理更加方便,我们还设置了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链条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链轮驱动链条转动,链条的两端分别伸出淬火油槽1的两端且其中间位置位于淬火油槽1内,链条的走向设置可通过设置导轨进行控制(即链条沿着槽形导轨转动),链条上设置有汽车平衡杆固定装置,具体的请参见图1。在进行淬火处理时,汽车平衡杆放置在链条上后,随着链条的转动进入到淬火油槽内,后又随着链条从淬火油槽的另一端出来。

如图3所示,汽车平衡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41和固定槽42,固定座41固定设置在链条上,固定槽42位于固定座41上,固定槽42的两端开口处设置有斜面43,汽车平衡杆固定装置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其在带动汽车平衡杆运动的时候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保证卸载时方便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进一步的还设置了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导杆5和导轨6,导杆5的一端固定在上料装置的下料端,另一端固定在导轨6上,导轨6为两条倾斜设置的支杆,汽车平衡杆通过链条、导杆5和导轨6卸载到指定位置,整个装置可实现自动下料,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对工人的伤害。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挡罩3设置有两个,两者并列固定设置在一起,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位于淬火油槽的左右两端,挡罩3可前后移动,抽风扇位于挡罩3的后侧,管道呈L型,其固定软管33的一端与抽风扇连接,帘子的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缺口,用于上料装置的通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改进和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