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承头消失模的快速制备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580发布日期:2019-01-08 22:1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承头消失模的快速制备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失模制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承头消失模的快速制备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管道承头成型方式大都采用砂芯成型,其脱模麻烦,效率较低。随着消失模浇筑成型的技术成熟,如何快速制备管道承头消失模成为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管道承头消失模快速制备的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承头消失模的快速制备夹具,包括管状的外模、模芯和进料接头,所述外模沿其长度方向剖解为左模与右模,所述左模与右模呈左右对称结构,左模与右模之间通过限位卡件和紧固卡扣紧扣连接,所述外模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端盖,所述上端盖中心处开设有与模芯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模芯上端设有封盖,所述外模内侧与模芯外侧之间形成与管道承头结构相同的空腔。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接头位于外模上且与空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接头上设有与气动喷枪连接的连接嘴。

作为优选,所述左模与右模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

作为优选,所述模芯为中空模芯,所述封盖开设有与中空部位连通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孔处设有密封环。

作为优选,所述外模与端盖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外模与模芯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于外模与模芯上。

作为优选,所述封盖的宽度大于安装孔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外模上下两端的端盖均成左右对称结构,且与左模与右模对应设置,所述端盖宽度大于外模两端的端口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动喷枪、加热成型、冷却脱料,以及简单快速的拆装结构,实现了管道承头消失模的快速制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拆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模;2、模芯;21、封盖;3、端盖;4、限位卡件;5、紧固卡扣;6、进料接头;7、透气孔;8、密封环;9、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管道承头消失模的快速制备夹具,包括管状的外模1、模芯2和进料接头6,所述外模1沿其长度方向剖解为左模与右模,所述左模与右模呈左右对称结构,左模与右模之间通过限位卡件4和紧固卡扣5紧扣连接,使用时将限位卡件4可将左模与右模一侧边限位卡紧,在将另一侧边的紧固卡扣5扣紧,施加作用力使左模与右模之间实现紧密贴合。通过左右对称结构以及限位卡件4和紧固卡扣5紧扣连接,在消失模成型后,打开紧固卡扣5即可将外模11拆解开,取下模芯2得到管道承头的消失模,所述外模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端盖3,所述上端盖3中心处开设有与模芯2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模芯2上端设有封盖21,所述外模1内侧与模芯2外侧之间形成与管道承头结构相同的空腔,所述进料接头6位于外模1上且与空腔连通,所述进料接头6上设有与气动喷枪连接的连接嘴,所述外模1与模芯2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气孔7。

制备管道承头消失模时,先将外模1一侧边通过限位卡件4卡住,然后扣上紧固卡扣5,插入模芯2,通过气动喷枪将泡沫粉末灌注到外模1与模芯2之间的空腔出,泡沫粉末留在空腔内,气体从透气孔7排出,填充完全达到一定压强后停止喷灌,将夹具置于加热器中加热成型,成型后将夹具置于冷水中冷却,冷却后,开外模1,取模芯2得到管道承头消失模,实现管道承头消失模的快速制备。

所述透气孔7均匀分布于外模1与模芯2上,具有透气透水效果,在进行水冷时,有利于管道承头消失模表面冷却,减少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所述左模与右模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9,所述安装孔处设有密封环8,密封条9与密封环8起到填充间隙,加强密封效果,避免泡沫粉末露出的作用。所述模芯2为中空模芯2,所述封盖21开设有与中空部位连通的通孔,中空的设计,不仅能减少成本以及模芯2的重量,还能加快管道承头消失模中心部位的冷却,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外模1与端盖3一体成型,结构强度稳固,所述外模1上下两端的端盖3均成左右对称结构,且与左模与右模对应设置,所述端盖3宽度大于外模11两端的端口宽度,能将外模11抬起,便于夹具的抬起搬运。所述封盖21的宽度大于安装孔的宽度,可将安装孔全部遮挡住,避免其泄漏,同时封盖21方便模芯2的抽取。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管道承头消失模的快速制备夹具进行了详尽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对本实用新型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构思和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