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8617发布日期:2019-02-26 17:5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机常用于对零件进行打磨加工,常见的管状或者柱状零件因长度较长导致抛光难度大,同时管状或者柱状零件多数作为轴或导杆来使用,对抛光精度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抛光装置,显著提高了抛光的自动化程度和加工效率,抛光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抛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夹持件,抛光滑块,传送带,支撑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转动,所述第二电机带动传送带往复转动;所述抛光滑块包括第三电机,抛光带,位移传感器和调整件;所述抛光滑块固定于所述传送带上;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于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设置液压机构,液压杆固定在外板上,所述安装架内贯穿轨道;所述支撑件包括托架,托杆和液压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传动轮和夹头;所述夹头设置可伸缩垫盘。

进一步地,所述抛光滑块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数量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垫盘内设置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托杆数量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抛光装置,自动装夹工件,自动抛光,自动退出工件,显著提高了抛光的自动化程度和加工效率;采用多个抛光滑车进行抛光,工件抛光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抛光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抛光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件抛光状态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件非抛光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自动抛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第一夹持件5,抛光滑块,传送带3,支撑件9和第二夹持件10。所述第一电机1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5转动,所述第二电机2带动传送带3往复转动。

所述抛光滑块包括第三电机4,抛光带6,位移传感器和调整件7;所述抛光滑块固定于所述传送带3上,随着所述传送带3转动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夹持件10固定于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设置液压机构11,液压杆固定在外板上,所述安装架内贯穿轨道12,所述安装架可在轨道12上左右滑动。

所述支撑件9包括托架91,托杆92和液压件93。

所述第一夹持件5包括传动轮51和夹头52;所述夹头52设置可伸缩垫盘521。

工作原理:根据待加工件8的直径,控制液压件93带动托杆92上下收缩,调整托架91的高度;根据待加工件8的长度,控制液压机构11伸缩带动安装架左右移动,调整第二夹持件10的位置进行装夹,压紧第一夹持件5的伸缩垫盘521。根据位移传感器的感应距离,控制调整件7的角度,使得抛光带6接触待加工件8,开始抛光;抛光结束后,所述第二夹持件10外移,第一夹持件5的可伸缩垫盘521将工件8顶出,控制液压件93带动托杆92下移,工件8位置下降,取出工件8。涉及到的控制系统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表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抛光滑块数量为两个。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支撑件9数量至少为两个。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可伸缩垫盘521内设置弹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托杆92数量为四个。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