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打磨波导环行器的磨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8570发布日期:2019-02-26 17:5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打磨波导环行器的磨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磨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打磨波导环行器的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环行器是一种使电磁波单向环形传输的器件,在近代雷达和微波多路通信系统中都要用单方向环行特性的器件。在加工时,需要对环行器中铁氧体片使用磨削装置进行磨削加工。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环行器加工用磨削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磨削装置进行调节,从而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以此也降低了磨削装置的工作效率,从而也影响了环行器加工用磨削装置的使用效率。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多角度调节和适应性广的用于打磨波导环行器的磨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打磨波导环行器的磨削装置,以解决现有环行器用磨削装置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和调节性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打磨波导环行器的磨削装置,包括基础安装板,所述基础安装板上方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固定装置和高速磨削装置,所述调节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基础安装板一侧的圆形槽,所述圆形槽中部设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与所述基础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旋转底座中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方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转轴上方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方设有T形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驱动装置和卡爪,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卡爪连接,所述高速磨削装置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方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侧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滑块上方垂直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上方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一侧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滑块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上连接有磨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回转气缸。

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和第四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基础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引风除尘装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一侧设有量角器。

优选的,所述基础安装板底部四周分别设有支腿,所述支腿底部设有防滑脚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实现和推广。

2.采用调节固定装置进行固定环行器,可根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做一定角度的旋转,易于加工时角度的调节。

3.设有高速磨削装置,并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进行调节,使之可调节,提高适应性。

4.设有第三驱动装置和第四驱动装置,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基础安装板,11.圆形槽,12.引风除尘装置,13.量角器,14.支腿,2.调节固定装置,21.旋转底座,22.第一转轴,23.第一驱动装置,24.第二转轴,25.第二驱动装置,26.转盘,27.固定架,28.第三驱动装置,29.卡爪,3.高速磨削装置,31.第一轨道,32.第一滑块,33.第二轨道,34.第二滑块,35.固定板,36.第四驱动装置,37.磨头,38.第一气缸,39.第二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打磨波导环行器的磨削装置,包括基础安装板1,基础安装板1上方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固定装置2和高速磨削装置3,调节固定装置2包括设于基础安装板1一侧的圆形槽11,圆形槽11中部设有旋转底座21,旋转底座21与基础安装板1之间设有第一转轴22连接,第一转轴22上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23,旋转底座21中部设有第二转轴24,第二转轴24下方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25,第二转轴24上方设有转盘26,转盘26上方设有T形固定架27,固定架27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驱动装置28和卡爪29,第三驱动装置28与卡爪29连接,高速磨削装置3包括第一轨道31,第一轨道31上方设有第一滑块32,第一滑块32一侧连接有第一气缸38,第一滑块32上方垂直设有第二轨道33,第二轨道33上方设有第二滑块34,第二滑块34一侧连接有第二气缸39,第二滑块34上方设有固定板35,固定板35上设有第四驱动装置36,第四驱动装置36上连接有磨头37。

如图1-2所示,第一驱动装置23和第二驱动装置25为回转气缸,第三驱动装置28和第四驱动装置36为伺服电机,基础安装板1的一侧设置有引风除尘装置12,固定架27一侧设有量角器13,基础安装板1底部四周分别设有支腿14,支腿14底部设有防滑脚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