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冲模用简易磨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6897发布日期:2019-01-08 20:5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大型冲模用简易磨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削装置,具体说是用于对大型冲模的刃口进行加工的大型冲模用简易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加工行业内都知道,冲模刃口在使用一定次数后存在钝化现象,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需要定期对冲模刃口进行磨削处理。大型冲模都是采用专门的磨削装置进行刃口加工的。

申请号为201120131740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冲模磨削装置。它主要包括立柱、电机、工件,工件固定在旋转工作台上,旋转工作台可以前后移动,电机设置在立柱上,可以上下来回运动,磨头砂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这种磨削装置的磨头砂轮直接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然而,电机一般不属于高精度产品,在转动时,电机的输出轴会产生轴向或径向窜动,导致磨削的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冲模用简易磨削装置,该磨削装置的加工精度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大型冲模用简易磨削装置的特点是包括连接台,连接台的侧壁上有立式布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有立式布置的限位套,限位套内有同心设置有磨头转轴,所述支撑板上有电机,磨头转轴的上端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磨头转轴的下端设置有磨头砂轮。

其中,所述连接台的侧壁上有支撑轴,支撑轴四周的连接台侧壁上有环形凹槽,所述支撑板上有通孔,支撑板通过该通孔套装在支撑轴上,且支撑板与支撑轴间呈转动状配合。所述支撑轴四周的连接台侧壁上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对应的支撑板上沿环形凹槽的周向均布有连接孔,连接孔与环形凹槽间内均顶紧螺栓。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送皮带,所述主动带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带轮固定在所述磨头转轴的上端,传动皮带套连在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间。

所述电机外壳的两端对应的支撑板上均有立板,立板与电机的外壳间均有调节螺栓。

采用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大型冲模用简易磨削装置包括连接台,连接台的侧壁上有立式布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有立式布置的限位套,限位套内有同心设置有磨头转轴,所述支撑板上有电机,磨头转轴的上端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磨头转轴的下端设置有磨头砂轮。使用时,将远离支撑板的连接台一侧与立式车床的滑枕相连。工作时,将工件放置到立式车床的工作台上,启动电机和立式车床,即可对工件进行磨削。本实用新型的大型冲模用简易磨削装置利用限位套对磨头转轴进行固定,从而避免电机带动磨头转轴转动时发生轴向或径向窜动,大大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型冲模用简易磨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型冲模用简易磨削装置中连接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型冲模用简易磨削装置包括连接台16,连接台16的侧壁上有立式布置的支撑板11,支撑板11上有立式布置的限位套3,限位套3内有同心设置有磨头转轴2,所述支撑板11上有电机9,磨头转轴2的上端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9的输出轴相连,磨头转轴2的下端设置有磨头砂轮1。

为了便于调整磨头砂轮1倾斜角度,所述连接台16的侧壁上有支撑轴13,支撑轴13四周的连接台16侧壁上有环形凹槽17,所述支撑板11上有通孔,支撑板11通过该通孔套装在支撑轴13上,且支撑板11与支撑轴13间呈转动状配合;所述支撑轴13四周的连接台16侧壁上有环形凹槽17,环形凹槽17对应的支撑板11上沿环形凹槽17的周向均布有连接孔,连接孔与环形凹槽17间内均顶紧螺栓12。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10、从动带轮4和传送皮带5,所述主动带轮10固定在电机9的输出轴上,从动带轮4固定在所述磨头转轴2的上端,传动皮带套连在主动带轮10与从动带轮4间。

为了便于调整电机9输出轴与磨头砂轮1的平行度,所述电机9外壳的两端对应的支撑板11上均有立板7,立板7与电机9的外壳间均有调节螺栓6。

使用时,将远离支撑板11的连接台16一侧与立式车床的滑枕8相连,将需要打磨的工件14放置到立式车床的工作台15上。工作时,先调整立式车床滑枕8的高度,使得磨头砂轮1与工件14的刃口相接触。接着,启动立式车床和电机9,立式车床的工作台15带动工件14转动,电机9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磨头砂轮1转动,从而进行打磨。最后,打磨完成后,关闭立式车床和电机9,取下工件14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大型冲模用简易磨削装置利用立式车间作为承载体,可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