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模具修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6880发布日期:2019-01-08 20:5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模具修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模具修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模具的修补装置各种各样,但是普遍存在修补速度缓慢,质量差的问题,并且由于没有设置专门的检测系统,事先无法对缺陷位置进行探测,只能靠肉眼观察来进行模具缺陷的修补,这样不仅导致修补效率低,而且模具修补的质量也很差,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模具修补装置不能检测缺陷位置,修补效率低且质量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模具修补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新型模具修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道、总电源、检测机构、喷粉机构、修补机构、抛光机构、磁控机构,所述总电源和磁控机构分别设置在主轨道两侧,所述检测机构、喷粉机构、修补机构、抛光机构依次设置在总电源上,所述主轨道上设置有主行车,所述主行车上设置有机械爪,所述机械爪用于抓取固定模具;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处理器、垂直滑道、机械手、转套、探伤器、光照头、拍照镜头;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总电源上,所述垂直滑道设置在处理器顶部,所述机械手滑动设置在垂直滑道上,所述机械手一端连接有转套,转套下端连接有探伤器,探伤器一侧设置有光照头和拍照镜头;

所述喷粉机构包括控制机箱一、粉末罐、泵机、滑轨、滑动车一、喷粉管;所述控制机箱一设置在总电源上,所述粉末罐设置在控制机箱一顶部,所述粉末罐上连接有泵机,所述泵机上端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动车一,滑动车一下端连接有喷粉管,喷粉管通过管道与泵机连接;

所述修补机构包括控温机箱、水平机械架、垂直机械架、旋转台、吊架、高温辊;所述控温机箱设置在总电源上,所述水平机械架设置在控温机箱上端,所述水平机械架下端连接有垂直机械架,所述垂直机械架下端连接有旋转台,旋转台下端连接有吊架,吊架下端设置有高温辊;

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控制机箱二、垂直伸缩杆、滑轨架、滑动车二、抛光摩擦块;所述控制机箱二设置在总电源上,所述控制机箱二上端一侧设置有垂直伸缩杆,控制机箱二下端连接有滑轨架,滑轨架上滑动设置有滑动车二,滑动车二下端连接有抛光摩擦块;

所述磁控机构包括分轨道、套杆行车、机架、电磁面板;所述分轨道设置在主轨道一侧,所述套杆行车滑动设置在分轨道上,所述套杆行车上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端一侧设有电磁面板;

进一步优化,所述修补机构为两个,所述两个修补机构的高温辊尺寸依次减小。

进一步优化,所述机械爪上设置垂直伸缩杆和旋转台。

进一步优化,所述机械手上设置有垂直伸缩节和水平伸缩节。

进一步优化,所述喷粉管一端设置有喷嘴。

进一步优化,所述机架内设置有电源,电磁面板与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修补系统通过检测机构、喷粉机构、两个修补机构依次对模具进行检测、喷粉、修补,修补速度快,修补质量高、大大提高了模具修补效率;并通过抛光机构对模具进行抛光,大大提高模具内壁光滑度,方便模具直接投入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修补设备通过检测机构对模具的缺陷位置进行检测,可方便后续的修补,实现快速、精准地对模具表面进行修补,可有效保证修补质量,提高修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轨道及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喷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修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抛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磁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模具1、主轨道2、主行车201、机械爪202、总电源3、处理器4、垂直滑道401、机械手402、转套403、探伤器404、光照头405、拍照镜头406、控制机箱一5、粉末罐501、泵机502、滑轨503、滑动车一504、喷粉管505、控温机箱6、水平机械架601、垂直机械架602、旋转台603、吊架604、高温辊605、控制机箱二7、垂直伸缩杆701、滑轨架702、滑动车二703抛光摩擦块704、分轨道8、套杆行车801、机架802、电磁面板8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照图1~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模具修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道2、总电源3、检测机构、喷粉机构、修补机构、抛光机构、磁控机构,所述总电源3和磁控机构分别设置在主轨道2两侧,所述检测机构、喷粉机构、修补机构、抛光机构依次设置在总电源3上,所述主轨道2上设置有主行车201,所述主行车201上设置有机械爪202,所述机械爪202用于抓取固定模具1;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处理器4、垂直滑道401、机械手402、转套403、探伤器404、光照头405、拍照镜头406;所述处理器4设置在总电源3上,所述垂直滑道401设置在处理器4顶部,所述机械手402滑动设置在垂直滑道401上,所述机械手402一端连接有转套403,转套403下端连接有探伤器404,探伤器404一侧设置有光照头405和拍照镜头406;

所述喷粉机构包括控制机箱一5、粉末罐501、泵机502、滑轨503、滑动车一504、喷粉管505;所述控制机箱一5设置在总电源3上,所述粉末罐501设置在控制机箱一5顶部,所述粉末罐501上连接有泵机502,所述泵机502上端设置有滑轨503,滑轨503上滑动设置有滑动车一504,滑动车一504下端连接有喷粉管505,喷粉管505通过管道与泵机502连接;

所述修补机构包括控温机箱6、水平机械架601、垂直机械架602、旋转台603、吊架604、高温辊605;所述控温机箱6设置在总电源3上,所述水平机械架601设置在控温机箱6上端,所述水平机械架601下端连接有垂直机械架602,所述垂直机械架602下端连接有旋转台603,旋转台603下端连接有吊架604,吊架604下端设置有高温辊605;

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控制机箱二7、垂直伸缩杆701、滑轨架702、滑动车二703、抛光摩擦块704;所述控制机箱二7设置在总电源3上,所述控制机箱二7上端一侧设置有垂直伸缩杆701,控制机箱二7下端连接有滑轨架702,滑轨架702上滑动设置有滑动车二703,滑动车二703下端连接有抛光摩擦块704;

所述磁控机构包括分轨道8、套杆行车801、机架802、电磁面板803;所述分轨道8设置在主轨道2一侧,所述套杆行车801滑动设置在分轨道8上,所述套杆行车801上设置有机架802,所述机架802上端一侧设有电磁面板803;

所述修补机构为两个,所述两个修补机构的高温辊605尺寸依次减小。

所述机械爪202上设置垂直伸缩杆和旋转台。

所述机械手402上设置有垂直伸缩节和水平伸缩节。

所述喷粉管505一端设置有喷嘴。

所述机架802内设置有电源,电磁面板803与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待修补的模具1通过机械抓手202抓取其底部以固定,机械抓手202跟随主行车201在主轨道2上来回滑动从而移动模具1的位置,通过机械抓手202下端的旋转台和垂直伸缩柱可以控制模具1的方向及高度。首选,模具1随着主行车201滑动至处理器4所在位置,调整机械手402的垂直伸缩节和水平伸缩节从而使得探伤器404正好位于模具1内上方,通过转套403控制探伤器404的旋转方向,启动总电源3及处理器4使得探伤器404工作,探伤器404结合光照头405、拍照镜头406对模具1内壁进行缺陷检测,通过光照头405向模具1内壁照射强光并通过拍照镜头406对模具1的缺陷内壁进行拍照,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处理器4记录缺陷部位的位置。检测完成后模具1跟随主行车201滑动至控制机箱一5所在位置,通过滑动车一504在滑轨503上的来回滑动调整喷粉管505的位置,喷粉管505一端的喷嘴对准模具1侧壁上的缺陷部位进行喷墨喷涂,粉末罐501通过泵机502及导管将粉末输送至喷粉管505上用于喷涂。喷粉完成后模具1跟随主行车201滑动至第一个修补机构的控温机箱6所在位置,通过滑动架602的垂直伸缩节调节高温辊605的高度,通过旋转台603调节高温辊605的旋转方向,通过上述调整将高温辊605调节到模具1内已经喷涂粉末的待修补缺陷位置,高温辊605对缺陷部位进行高温修复,在第一个修复机构完成初步修补后,将模具1移动至第二个修复机构进行第二次修补,从而完成对模具的精细修复。高温辊605的高温热量由控温机箱6及总电源3提供。两个高温辊605尺寸大小依次减小,从而完成粗略和精细的平整,使得模具1表面光洁,修复效果好。修补完成后模具1跟随主行车201滑动至控制机箱二7所在位置,通过垂直伸缩杆701调整抛光摩擦块704的高度,通过滑动车二703在滑轨架702上来回滑动调整抛光摩擦块704的位置,通过上述调整使得抛光摩擦块704在合适的位置并对模具1内壁修行抛光处理。磁控机构的电磁面板803跟随套杆行车801在分轨道8上来回滑动调整左右方向的水平位移,通过调整行机架802的水平伸缩节可以调节电磁面板803的前后位置。在喷粉管505对模具1内壁进行喷粉的同时,将电磁面板803调整至模具1对应的外壁上,启动电源给电磁面板803通磁,从而使得喷涂的粉末附着在模具1内壁上。在高温辊605对模具1内壁进行高温修复时,同样将电磁面板803调整至模具1对应的外壁上,启动电源给电磁面板803通磁,从而保证修复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