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蓄电池的板栅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480发布日期:2019-02-15 19:5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蓄电池的板栅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铅蓄电池的板栅模具。



背景技术:

板栅是铅酸蓄电池主要组成部件,主要有拉网和浇铸两种加工方式,其中浇筑方式生产效率高,加工简单方便。但由于板栅的厚度较薄,浇筑过程中如果散热不均匀,会导致板栅变形,达不到使用要求。

公开号为CN 20710380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均温电池板栅模具,通过在模具中设置传热管的形式,将热量均匀的传递至模具的各个部位,实现均温的目的。该结构虽然也能减小模具各个部位的温差,但是需要在模具内开设用于填充传热材料传热的通孔,加工难度大,并且为了不影响模具的正常使用,通孔的开设必须和模具原有的透气孔交错分布,加工难度进一度增大,同时也降低了模具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铅蓄电池的板栅模具,在嵌条内填充超导传热材料,将热量迅速传递至模板的各个部位,实现均温,提高板栅浇铸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铅蓄电池的板栅模具,包括模板,所述模板远离工作面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长条形嵌槽,每一所述嵌槽底部分布有若干连通模板工作面的出气孔;还包括与长条形嵌槽一一对应的嵌条,所述的嵌条内设有传热腔,并在传热腔内填充有超导传热材料;所述的嵌条设置在嵌槽内,且所述的嵌条与嵌槽之间留有间隙。

在进行板栅浇铸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空气,高温空气经由出气孔到达长条形嵌槽,并从嵌条与嵌槽间的间隙排出。浇铸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嵌条内的超导传热材料,快速传递至模板的各个部位,减小模板各个部位的温度差,提高板栅的浇铸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利用模板自身原有的嵌槽和嵌条结构,通过在嵌条内填充超导传热材料进行传热,不需要在模板上额外加工通孔,加工难度减小,同时模板的强度和刚度也得到了保障。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的嵌槽沿宽度方向平行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模板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导向孔,所述的导向孔垂直于工作面设置,对模板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模板上还设有平行于模板长度方向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贯穿整个模板。

作为优选,所述传热腔的一端设有堵头,所述的堵头上设有连通传热腔的热排孔连通传热腔的热排孔,所述的热排孔内设有弹性塞,所述热排孔内弹性塞的外侧填充有密封填料,所述密封填料的熔点低于嵌条和弹性塞的熔点。

为了确保超导传热材料的性能稳定,防止超导传热材料与空气反应,在对传热腔进行超导传热材料的填充后,需要将传热腔内剩余的空气排出,提高真空度。所述的热排孔内设有弹性塞;在完成超导传热材料的填充之后,使用弹性塞将堵住热排孔,然后对嵌条进行加热,传热腔内的剩余空气在加热后膨胀,气压升高。当嵌条加热到指定温度之后,将弹性塞从热排孔内部分退出,采用专用工具插入热排孔内弹性塞和嵌条之间,在传热腔和外界之间构建一个临时的通道,供传热腔内的高温高压空气排出。空气排完之后,将弹性塞复位,并在热排孔内弹性塞的外侧填充有密封填料,进一步密封。弹性塞的设置,确保了在加热过程中,传热腔与外界的隔绝,减少了超导传热材料的加热挥发,及在高温下超导传热材料与空气的反应。另外,弹性塞对传热腔起到临时的密封作用,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随意调整嵌条的姿态,不需要担心在这个过程中超导传热材料的泄露,便于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热排孔包括同轴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从传热腔向嵌条外侧依次排列,且孔径依次增大;所述的弹性塞与第一孔和第二孔对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铅蓄电池的板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铅蓄电池的板栅模具中单个垫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铅蓄电池的板栅模具出气孔与嵌槽对应状态的断面图;

图4为本实施例铅蓄电池的板栅模具中堵头与嵌条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铅蓄电池的板栅模具中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铅蓄电池的板栅模具,包括模板1,所述模板1远离工作面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长条形嵌槽6,若干所述的嵌槽6沿宽度方向平行均匀分布。每一所述嵌槽6底部分布有若干连通模板1工作面的出气孔5。

如图1和图3所示,还包括与长条形嵌槽6一一对应的嵌条4,所述的嵌条4内设有传热腔41,并在传热腔41内填充有超导传热材料;所述的嵌条4设置在嵌槽6内,且所述的嵌条4与嵌槽6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模板1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导向孔2,所述的导向孔2垂直于工作面设置,对模板1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所述的模板1上还设有平行于模板1长度方向的连接孔3,所述的连接孔3贯穿整个模板1。

在进行板栅浇铸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空气,高温空气经由出气孔5到达长条形嵌槽6,并从嵌条4与嵌槽6间的间隙排出。浇铸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嵌条4内的超导传热材料,快速传递至模板1的各个部位,减小模板1各个部位的温度差,提高板栅的浇铸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利用模板1自身原有的嵌槽6和嵌条4结构,通过在嵌条4内填充超导传热材料进行传热,不需要在模板1上额外加工通孔,加工难度减小,同时模板1的强度和刚度也得到了保障。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传热腔41的一端设有堵头42,所述的堵头42上设有连通传热腔41的热排孔连通传热腔41的热排孔,所述的热排孔内设有弹性塞44,所述热排孔内弹性塞44的外侧填充有密封填料43,所述密封填料43的熔点低于嵌条4和弹性塞44的熔点。所述的热排孔包括同轴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孔421、第二孔422和第三孔423;所述第一孔421、第二孔422和第三孔423从传热腔41向嵌条4外侧依次排列,且孔径依次增大;所述的弹性塞44与第一孔421和第二孔422对应。

为了确保超导传热材料的性能稳定,防止超导传热材料与空气反应,在对传热腔41进行超导传热材料的填充后,需要将传热腔41内剩余的空气排出,提高真空度。所述的热排孔内设有弹性塞44;在完成超导传热材料的填充之后,使用弹性塞44将堵住热排孔,然后对嵌条4进行加热,传热腔41内的剩余空气在加热后膨胀,气压升高。当嵌条4加热到指定温度之后,将弹性塞44从热排孔内部分退出,采用专用工具插入热排孔内弹性塞44和嵌条4之间,在传热腔41和外界之间构建一个临时的通道,供传热腔41内的高温高压空气排出。空气排完之后,将弹性塞44复位,并在热排孔内弹性塞44的外侧填充有密封填料43,进一步密封。弹性塞44的设置,确保了在加热过程中,传热腔41与外界的隔绝,减少了超导传热材料的加热挥发,及在高温下超导传热材料与空气的反应。另外,弹性塞44对传热腔41起到临时的密封作用,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随意调整嵌条4的姿态,不需要担心在这个过程中超导传热材料的泄露,便于操作。

以上所述的铅蓄电池的板栅模具,在嵌条内填充超导传热材料,将热量迅速传递至模板的各个部位,实现均温,提高板栅浇铸质量。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