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469发布日期:2019-02-15 19:5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因低压铸造生产轮毂时,顶出装置使用顶杆顶出,因顶杆接触面积小,容易造成受力不均匀,而且刚生产出的轮毂处在高温阶段,很容易造成变形,给后道工序的加工带来极大的难度,增加了产品报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出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顶出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外表面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连接有顶出杆,所述顶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所述顶出杆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共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一固定块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四周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第二固定块之间相互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下表面的边沿处设置成导角结构,所述顶板下表面的边沿处为弧形缓和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材料为金属,所述顶板的材料为钛合金、不锈钢、锰钢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环绕设置于第一连接端子的四周,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正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杆的外表面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顶出杆的顶端连接外接下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侧面高度为10cm,所述顶板的侧面为光滑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在加装该圆柱体结构的顶板后,进行顶出轮毂工作,使得轮毂变形产生的黑皮、端径跳超差、动平衡超差等现象极少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该顶板与轮毂接触的顶出面边沿处设置成缓和的弧形结构,使得该顶板与轮毂进行良好的顶出工作,顶板与轮毂的顶出接触面得到了有效的增大,从而使得该顶板对轮毂的顶出接触不会对轮毂造成伤害,可见该种实用新型,功能实用,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出杆;2、顶板;3、第一连接端子;4、第二连接端子;5、第一固定块;6、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顶出装置,包括顶板2,所述顶板2的外表面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顶板2的上表面连接有顶出杆1,所述顶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3,所述顶出杆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块5和第二固定块6,所述第二固定块6共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3与第一固定块5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3的四周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4,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4与第二固定块6之间相互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顶板2下表面的边沿处设置有导角,所述顶板2下表面的边沿处为弧形缓和结构,弧形缓和结构的顶板2的下表面边沿使得顶板2与轮毂进行良好接触。

其中,所述顶板2的材料为金属,所述顶板2的材料为钛合金、不锈钢、锰钢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材料的顶板2坚固,且持久耐用。

其中,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4环绕设置于第一连接端子3的四周,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4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正方形结构,四个构成正方形结构的第二连接端子4与第一连接端子3相互配合,使得顶板2与轮毂进行受力均匀的接触工作。

其中,所述顶出杆1的外表面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顶出杆1的顶端连接外接下压结构,顶出杆1带动顶板2进行下压工作。

其中,所述顶板2的侧面高度为10cm,所述顶板2的侧面为光滑结构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顶出装置,顶板2连接于顶出杆1的下端,顶出杆1的上端连接外接的下压结构,带动顶板2进行下压工作,进行轮毂的顶出,虽进行高温加工的轮毂与顶板2的下表面接触,由于顶板2的下表面与轮毂的接触面大,且顶板2的下表面与轮毂接触时受力面积均匀,不会对轮毂造成形变或刮伤的损坏,该顶板2对轮毂进行良好的顶出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