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磨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8981发布日期:2019-02-19 18:31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磨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海绵磨边机。



背景技术:

海绵耳机垫具有使头戴式耳机佩戴舒适,提升耳塞音质,在佩戴时能够更好的封闭耳道,从而提升低音,同时吸收高频,使得声音更具有平衡感。并且因为阻尼作用,改变了振膜震动的特性,也使声音的中低频品质提升。

为了使海绵耳机垫适配组装的形状,需要对海绵耳机垫外侧壁进行打磨,但是现有的打磨方式通常是人工手持海绵耳机垫靠近转动的打磨盘上进行打磨,因此存在打磨效率较低,且同时增加人力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磨边机,具有提高打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磨边机,包括工作台、安装于工作台上方的打磨盘以及驱动打磨盘转动的打磨电机,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移连接有移动平台,所述工作台设置有驱动移动平台沿导轨滑移靠近或者远离打磨盘的驱动装置,所述移动平台设置有包括用于夹持海绵的夹持装置和用于驱动海绵转动的转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持装置将待打磨海绵夹持固定,通过驱动驱动移动平台移动,使海绵靠近打磨盘,通过打磨电机驱动打磨盘转动,以及通过转动装置驱动夹持的海绵转动进行打磨,具有提高打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间隔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导轨位于打磨盘一侧,所述导轨包括T形安装杆和设置于T形安装杆上的圆柱导杆,所述移动平台背面各角处均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开设有滑移连接于圆柱导杆的圆弧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两个导轨以及设置在T形安装杆上的圆柱导杆,使滑移块稳定的滑移于导轨上,从而提高移动平台移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丝杆以及控制电路,所述丝杆位于两个导轨之间,且与导轨平行设置,位于两个导轨之间的所述工作台上沿导轨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竖块,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两个竖块之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轮驱动丝杆转动,所述移动平台背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丝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轮驱动丝杆转动,进而使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连接块以及移动平台沿着导轨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边缘沿导轨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移动平台边缘侧壁设置有触发块;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和主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按钮SB1、第二开关按钮SB2、第一继电器KM1、第二继电器KM2、第三继电器KM3、第四继电器KM4、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3-1、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4-1,所述第一开关按钮SB1的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M1与第一开关按钮SB1另一端电性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串联后与第一开关按钮SB1并联;所述第一接近开关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M2与第一接近开关另一端电性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开关按钮SB2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KM3与第二开关按钮SB2另一端电性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3-1与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4-1闭合串联后与第二开关按钮SB2并联;所述第二接近开关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KM4与第二接近开关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后接地;

所述主电路包括使驱动电机正转的正向输入电路和使驱动电机反转的反向输入电路,所述正向输入电路包括分别串联于驱动电机两端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开关KM1-3,所述反向输入电路包括分别串联于驱动电机两端的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3-2和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开关KM3-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第一开关按钮SB1,使第一继电器KM1得电,进而使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闭合,实现电路自锁,同时主电路中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以及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带你开关KM1-3闭合,从而使驱动电机转动,使移动平台向打磨盘方向移动;当移动平台上的触发块位于第一接近开关上方时,第一接近开关闭合,使第二继电器KM2得电,进而使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断开,使第一继电器KM2断电,进而使驱动电机停止工作,说明移动平台达到指定位置,通过打磨盘对移动平台上的海绵进行打磨;当打磨完成后,通过按压第二开关按钮SB1,使第三继电器KM3得电,进而使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3-1闭合,实现电路自锁,同时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3-2以及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开关KM3-3闭合,使驱动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使移动平台远离打磨盘,具有方便控制移动平台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平台上竖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下间隔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气缸、第一安装杆、第一夹持板、第二安装杆、第二夹持板以及连杆组件,所述第一安装杆竖直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夹持板水平固定于第一安装杆下端;所述第二安装杆竖直连接于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夹持板水平固定于第二安装杆上端,且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气缸竖直安装于第二安装板,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和第二安装杆下端均与连杆组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海绵放置在第二夹持板的上表面,通过气缸的输出轴以及连杆组件,推动第二安装杆向上移动,使第二安装杆上的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靠近夹持海绵,从而使海绵固定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然后通过移动平台移动到打磨盘进行打磨,不需要人工手持,具有降低人力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第三铰接杆以及竖杆,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延伸穿设至第二安装板下方与第一铰接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铰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铰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杆延伸至第二安装板下方端部铰接;所述竖杆竖直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下表面,所述第二铰接杆中间位置与竖杆下端铰接;所述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竖直开设有插孔,所述第二安装杆竖直活动插接于插孔,所述第二安装杆侧壁轴向设置有卡键,所述插孔孔壁竖直开设有供卡键滑移的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的输出轴向下推动第一铰接杆向下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铰接杆铰接的第二铰接杆一端向下转动,进而使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向上转动,从而驱动第三铰接杆向上转动,进而驱动铰接在第三铰接杆上的第二安装杆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二夹持板向上移动与第一夹持板稳定的夹持固定海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和多个皮带轮,所述移动平台上竖直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动电机的竖板,所述竖板上侧侧壁水平设置于有与第一安装板固定的水平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固定有连接筒,所述转动杆轴向穿设且转动连接于连接筒;所述转动电机通过皮带轮驱动转动杆转动,所述转动杆上下两端通过皮带轮分别驱动第一安装杆转动和转动块转动,所述第二安装杆下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与第三铰接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电机以及皮带轮驱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同步转动,对海绵四周进行打磨,具有提高打磨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板、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均设置有用于张紧皮带轮中皮带的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调节块、设置于调节块的调节杆以及转动连接于调节杆的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与皮带轮中的皮带相切,三个所述调节块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水平板上表面、第一安装板上表面和第二安装板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调节块,使调节块上的转紧轮抵压皮带,然后通过螺栓将调节块固定,达到张紧皮带的目的,从而使皮带轮稳定的传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夹持装置将待打磨海绵夹持固定,通过驱动驱动移动平台移动,使海绵靠近打磨盘,通过打磨电机驱动打磨盘转动,以及通过转动装置驱动夹持的海绵转动进行打磨,具有提高打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优点;

其二,通过设置的两个导轨以及设置在T形安装杆上的圆柱导杆,使滑移块稳定的滑移于导轨上,从而提高移动平台移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移动平台上打磨盘、驱动装置、加持装置、转动装置以及摆动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移动平台上打磨盘、驱动装置、加持装置、转动装置以及摆动装置另一视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移动平台上夹持装置、摆动装置以及转动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固定环与安装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连接管道与波纹管连接处的抱紧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支撑筒;12、圆盘外壳;121、打磨口;13、打磨电机;14、支撑板;15、竖块;2、打磨盘;3、导轨;31、T形安装杆;32、圆柱导杆;4、移动平台;41、滑移块;411、圆弧槽;42、连接块;43、转动杆;44、安装柱;45、触发块;51、驱动电机;52、丝杆;53、控制电路;531、开关电路;532、主电路;54、第一接近开关;55、第二接近开关;61、第一安装板;611、让位孔;62、第二安装板;621、转动块;622、插孔;623、键槽;624、螺纹套筒;63、连接筒;64、气缸;641、把手;642、圆球握持块;65、第一安装杆;66、第一夹持板;661、定位孔;67、第二安装杆;671、卡键;68、第二夹持板;681、定位杆;69、连杆组件;691、第一铰接杆;692、第二铰接杆;693、第三铰接杆;694、竖杆;695、旋转柱;71、转动电机;72、皮带轮;73、竖板;74、水平板;75、固定筒;76、张紧组件;761、调节块;762、调节杆;763、张紧轮;81、圆弧轮;82、圆轮;83、拉簧;84、凸柱;85、移动板;86、L形块;861、调节孔;862、螺杆;91、连接管道;911、环形凸块;92、波纹管;93、吸风机;94、收料袋;95、进料管道;96、固定环;961、环形固定块;97、安装环;971、进料口;972、圆环固定槽;98、安装座;981、挂杆;99、抱紧组件;991、第一半圆环;992、第二半圆环;993、第一固定耳;994、第二固定耳;995、插杆;996、固定孔;997、弹扣;99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海绵磨边机,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1、安装于工作台1上方的打磨盘2以及驱动打磨盘2转动的打磨电机13,工作台1上表面设置有导轨3,导轨3上滑移连接有移动平台4,工作台1设置有驱动移动平台4沿导轨3滑移靠近或者远离打磨盘2的驱动装置。移动平台4设置有包括用于夹持海绵的夹持装置、用于驱动海绵转动的转动装置以及驱动海绵摆动打磨的摆动装置。工作台1上表面竖直设置有支撑筒11,支撑筒11上端设置有圆盘外壳12,打磨盘2水平转动连接于圆盘外壳12内,圆盘外壳12的侧壁开设有打磨口121,圆盘外壳12与工作台1之间竖直设置有支撑板14。打磨盘2圆周侧壁阵列设置有凸起的打磨齿(图中为标出),本实施例中的打磨盘2材料为钢质材料。打磨电机13安装于工作台1背面,打磨电机13的转轴延伸出支撑筒11与打磨盘2连接。圆盘外壳12连通有用于收集打磨碎屑的废料收集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导轨3间隔设置两个,两个导轨3位于打磨盘2一侧。移动平台4设置两个,两个移动平台4分别滑移连接于导轨3两侧,驱动装置设置两个,两个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两个移动平台4移动。导轨3包括T形安装杆31和设置于T形安装杆31上的圆柱导杆32,移动平台4背面各角处均设置有滑移块41,滑移块41开设有滑移连接于圆柱导杆32的圆弧槽411,且圆弧槽411的弧度大于180度。

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51、丝杆52以及控制电路53,驱动电机51安装于工作台1背面边缘,丝杆52位于两个导轨3之间,且与导轨3平行设置,位于两个导轨3之间的工作台1上沿导轨3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竖块15,丝杆52转动连接于两个竖块15之间,驱动电机51通过皮带轮72驱动丝杆52转动。移动平台4背面设置有连接块42,连接块42与丝杆52螺纹连接。

如图2所示,工作台1边缘沿导轨3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接近开关,移动平台4边缘侧壁设置有触发块45,触发块45具有靠近接近开关,以使接近开关闭合的功能。本实施例中接近开关的型号为TL-Q5MC1-Z。接近开关包括第一接近开关54和第二接近开关55,第一接近开关54靠近打磨盘2一侧。

如图3所示,控制电路53包括开关电路531和主电路532,开关电路531包括第一开关按钮SB1、第二开关按钮SB2、第一继电器KM1、第二继电器KM2、第三继电器KM3、第四继电器KM4、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3-1、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4-1,第一开关按钮SB1的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第一继电器KM1与第一开关按钮SB1另一端电性连接后接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串联后与第一开关按钮SB1并联;第一接近开关54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第二继电器KM2与第一接近开关54另一端电性连接后接地;第二开关按钮SB2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第三继电器KM3与第二开关按钮SB2另一端电性连接后接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3-1与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4-1闭合串联后与第二开关按钮SB2并联;第二接近开关55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第四继电器KM4与第二接近开关5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后接地。

如图3所示,主电路532包括使驱动电机51正转的正向输入电路和使驱动电机51反转的反向输入电路,正向输入电路包括分别串联于驱动电机51两端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开关KM1-3,反向输入电路包括分别串联于驱动电机51两端的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3-2和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开关KM3-3。

如图3所示,按压第一开关按钮SB1,使第一继电器KM1得电,进而使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闭合,实现电路自锁,同时主电路532中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以及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带你开关KM1-3闭合,从而使驱动电机51转动,使移动平台4向打磨盘2方向移动;当移动平台4上的触发块位于第一接近开关54上方时,第一接近开关54闭合,使第二继电器KM2得电,进而使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断开,使第一继电器KM2断电,进而使驱动电机51停止工作,说明移动平台4达到指定位置,通过打磨盘2对移动平台4上的海绵进行打磨;当打磨完成后,通过按压第二开关按钮SB1,使第三继电器KM3得电,进而使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3-1闭合,实现电路自锁,同时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3-2以及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开关KM3-3闭合,使驱动电机51驱动丝杆52转动,使移动平台4远离打磨盘2,具有方便控制移动平台4的移动。

如图4和图5所示,移动平台4上竖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3,转动杆43上下间隔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安装板61和第二安装板62,第一安装板61和第二安装板62之间固定有连接筒63,转动杆43轴向穿设且转动连接于连接筒63。且第一安装板61和第二安装板62一端均延伸至打磨口121一侧,且第一安装板61和第二安装板62与导轨3垂直设置。夹持装置包括气缸64、第一安装杆65、第一夹持板66、第二安装杆67、第二夹持板68以及连杆组件69,第一安装杆65竖直转动连接于靠近打磨口121一端的第一安装板61,第一夹持板66水平固定于第一安装杆65下端;第二安装杆67竖直连接于靠近打磨口121一端的第二安装板62,第二夹持板68水平固定于第二安装杆67上端,且第一夹持板66与第二夹持板68上下相对设置。气缸64竖直安装于第二安装板62,气缸64的输出轴和第二安装杆67下端均与连杆组件69连接。

具体的,如图5所示,连杆组件69包括第一铰接杆691、第二铰接杆692、第三铰接杆693以及竖杆694,气缸64的输出轴延伸穿设至第二安装板62下方与第一铰接杆691一端铰接,第一铰接杆691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杆692的一端铰接,第二铰接杆692的另一端与第三铰接杆693的一端铰接,第三铰接杆693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杆67延伸至第二安装板62下方端部铰接。竖杆694竖直固定于第二安装板62下表面,第二铰接杆692中间位置与竖杆694下端铰接。第二安装板62转动连接有转动块621,转动块621竖直开设有插孔622,第二安装杆67竖直活动插接于插孔622,第二安装杆67侧壁轴向设置有卡键671,插孔622孔壁竖直开设有供卡键671滑移的键槽623。

如图5所示,第二夹持板68上表面竖直设置有定位杆681,第一夹持板66上开设有与定位杆681插接配合的定位孔661,优选的,定位杆681和定位孔661均设置两个,两个定位杆681间隔设置于第二夹持板68。第二安装板62上设置有螺纹套筒624,气缸64下端螺纹连接于螺纹套筒624,气缸64上端竖直设置有用于旋转微调气缸64上下位置的把手641,把手641上端设置有圆球握持块642。

如图5所示,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71和多个皮带轮72,移动平台4上竖直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动电机71的竖板73,竖板73上侧侧壁水平安装有水平板74,水平板74下表面与第一安装板61上表面相接触,转动杆43延伸至水平板74上方,水平板74上表面设置有固定筒75,固定筒75通过螺栓与连接筒63夹持固定水平板74和第一安装板61。转动电机71通过皮带轮72驱动转动杆43转动,转动杆43上下两端通过皮带轮72分别驱动第一安装杆65转动和转动块621转动。第二安装杆67下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柱695,旋转柱695与第三铰接杆693铰接。水平板74、第一安装板61和第二安装板62均设置有用于张紧皮带轮72中皮带的张紧组件76,张紧组件76包括调节块761、设置于调节块761的调节杆762以及转动连接于调节杆762的张紧轮763,张紧轮763与皮带轮72中的皮带相切,三个调节块761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水平板74上表面、第一安装板61上表面和第二安装板62下表面。

如图5所示,摆动装置包括圆弧轮81、圆轮82以及拉簧83,第二安装板62向远离第二夹持板68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安装板62竖直转动连接有凸柱84,圆弧轮81固定于凸柱84上端,转动杆43下端通过皮带轮72驱动凸柱84转动。移动平台4上竖直设置有安装柱44,圆轮82转动连接于安装柱44上端,且圆轮82与圆弧轮81的圆弧侧壁相接触,拉簧83一端固定于安装柱44,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安装板62,且安装柱44和打磨盘2位于第二安装板62两侧。圆弧轮81的形状与要打磨的海绵外形相似,通过更换不同形状的圆弧轮81,可以实现海绵不同幅度的摆动打磨,从而实现打磨不同形状的海绵。

如图5所示,移动平台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圆轮82位置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移动板85和L形块86,安装柱44下端固定于移动板85,L形块86设置两个,两个L形块86间隔设置于移动平台4上,以形成供移动板85插接的T形槽,且初始状态L形块86与第二安装板62垂直设置,两个L形块86上表面向第二安装板62方向均设有长腰形的调节孔861,调节孔861穿设于有同时螺纹连接于移动块的螺杆862。第一安装板61开设有供把手641穿过的让位孔611,且让位孔611的孔径与第一安装板61的摆动幅度相适配。

如图1所示,废料收集装置包括连接管道91、波纹管92、吸风机93以及收料袋94,连接管道91一端与圆盘外壳12连通,连接管道91水平延伸出工作台1的一端与波纹管92的一端连接,波纹管92的另一端与吸风机93的进风口连接,吸风机93的出风口与收料袋94之间连接有进料管道95。

如图6所示,进料管道95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固定环96,固定环96内套设有安装环97,收料袋94中部安装于安装环97,安装环97侧壁开设有与出料口对应的进料口971,收料袋94内部与进料口971连通。且安装环97为钢板弯曲成圆环设置,具有弹性,且轴向具有缺口。固定环96内侧壁圆周方向设置有环形固定块961,安装环97外侧壁圆周方向设置有与环形固定块961相适配的圆环固定槽972。优选的,环形固定块961设置两个,两个环形固定块961间隔上下间隔设置于固定环96内侧壁。吸风机93底部设置有安装座98,安装座98竖直设置有挂杆981,收料袋94上端挂设于挂杆981,收料袋94下端放置于安装座98。

如图7所示,波纹管92与连接管道91连接处设置有抱紧组件99。连接管道91与波纹管92连接处轴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环形凸块911,两个环形凸块911之间形成环形槽,抱紧组件99位于环形槽内。抱紧组件99包括两个对称的第一半圆环991和第二半圆环992,第一半圆环991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耳993,第二半圆环992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耳994,两个第一固定耳993上均设置有插杆995,两个第二固定耳994开设有分别供两个插杆995插接的固定孔996,两个插杆995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二固定耳994的弹扣997。插杆995套设有弹簧998,弹簧998两端分别抵触于第一固定耳993,另一端抵触于第二固定耳994。

工作过程:将待打磨海绵放置在第二夹持板68上,气缸64输出轴下推,通过连杆组件69,使第二安装杆67上移,使第二夹持板68与第一夹持板66相对夹持固定海绵。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电机51通过皮带轮72驱动丝杆52转动,从而使移动平台4沿着导轨3滑移靠近打磨盘2,移动平台4上的触发块位于接近开关的上方时,通过控制电路53控制驱动电机51停止工作。同时通过转动电机71驱动第一夹持板66和第二夹持板68以及海绵同步转动,打磨电机13驱动打磨盘2转动,配合摆动装置使夹持的海绵摆动打磨,自动实现海绵打磨的形状,具有提高打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