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锭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0349发布日期:2019-04-05 21:30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锭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锭脱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铝锭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锭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将铝液铸入铝模腔体中,待冷却后需要人工敲打将模具内的铝锭进行脱模处理,进行强硬的脱模处理生产效率不高,且劳动强度太大,脱模不顺利情况频繁,出现卡模或铝锭断裂需要反复重新浇铸等现象,不能满足现代化铝锭生产线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铝锭脱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锭脱模装置,它包括机架和模具,所述的机架上两侧铰接传动辊轮和夹持辊,传动辊轮中间设置升降震动台,夹持辊上方的机架上设挡板,夹持辊设为两层,分别为承接辊和定位辊轮,承接辊与传动辊轮平齐,定位辊轮设在承接辊上方,所述模具设为两个腔体,分别为模腔和压缩腔,模具通过传动辊轮到夹持辊进行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升降震动台包含升降杆、震动板,升降杆和震动板设置弹簧连接,震动板下方设置震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模具内设置贯穿模腔至压缩腔的压缩板,压缩板底部设有滑柱,滑柱上套有压缩弹簧对压缩板进行限位,压缩腔内设置与滑柱配合的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顶板中上部轴接在模腔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定位辊轮外分别设置一圈橡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模具底部在轴接顶板的两个面上设置滑块,模具通过夹持辊时滑块置于定位辊轮和承接辊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锭脱模装置,采用升降震动台对冷却好的铝锭脱离模具腔体,配合活动顶板作用于压缩板,在挡板下压顶板的时候使铝锭更容易脱模,操作简单方便、减少劳动力,且不会对模具造成损坏,保证铝锭的出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整体结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机架,11.挡板,2.模具,21.模腔,22.压缩腔,23.滑块,3.传动辊轮,4.夹持辊,41.承接辊,42.定位辊轮,5.升降震动台,51.升降杆,52.震动板,53.弹簧,54.震动电机,6.压缩板,61.压缩弹簧,7.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铝锭脱模装置,参考图1-4所示,它包括机架1和模具2,所述的机架1上两侧铰接传动辊轮3和夹持辊4,传动辊轮3中间设置升降震动台5,夹持辊4上方的机架上设挡板11,夹持辊4设为两层,分别为承接辊41和定位辊轮42,承接辊41与传动辊轮3平齐,定位辊轮42设在承接辊41上方,所述模具2设为两个腔体,分别为模腔21和压缩腔22,模具2通过传动辊轮3到夹持辊4进行传动。

所述的升降震动台5包含升降杆51、震动板52,升降杆51和震动板52设置弹簧53连接,震动板52下方设置震动电机54。

所述的模具2内设置贯穿模腔21至压缩腔22的压缩板6,压缩板6底部设有滑柱,滑柱上套有压缩弹簧61对压缩板6进行限位,压缩腔22内设置与滑柱配合的顶板7。

所述的顶板7中上部轴接在模腔21侧壁上,上下给顶板7作用力对压缩板6进行顶起或者落下。

所述的定位辊轮42外分别设置一圈橡胶圈,通过增加模具2和夹持辊4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模具2在过夹持辊4时挡板11卡住顶板7使模具2停止不动。

所述的模具2底部在轴接顶板7的两个面上设置滑块23,模具2通过夹持辊4时滑块置于定位辊轮42和承接辊41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此铝锭脱模装置在操作过程中,铝液浇筑到模具2的模腔21内部进行冷却,冷却完成的模具2通过传动辊轮3进行传动,传动到升降震动台5上方时,升降杆51上升顶起模具2开始震动,使铝锭脱离模具2的四壁便于脱模,震动完成的模具2通过升降杆51下降继续传动到夹持辊4上,在传动过程中挡板11对顶板7进行下压,下压时顶板7作用于压缩板6,使压缩板6向上顶出铝锭进行脱模。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