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连续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8466发布日期:2019-04-03 04:40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连续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机,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连续抛光机。



背景技术:

传统抛光机是利用单磨轮对工件表面进行单一平面抛光研磨,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可控性差等问题。特别是对于需要多维抛光、高精密抛光的工件进行抛光时,需多次夹装抛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连续抛光机,具有单次夹装多次抛光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连续抛光机,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旋转工作台,还包括依次沿周向排布于旋转工作台上方的一个砂轮初磨机构、至少一个砂带精磨机构和至少一个抛光刷;其中所述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零件的卡盘,所述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带动卡盘沿径向移动的横调机构以及带动卡盘上下移动的竖调。

采用上述方案,卡盘用于夹持零件,横调机构可以将卡盘移出或移入各机构。抛光机构的下方,以方便零件的安装,也使得零件的安装过程更加安全,手不会碰到抛光结构;在零件安装完成之后,随着旋转工作台的转动,卡盘上的零件将会被输送至各个工位,先后进过砂轮的初磨、多道砂带的精磨以及最后抛光刷的清理,其中的多道砂带的精磨可以选用不同粗细规格的砂带,以此实现了一次装夹多次连续抛光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也减少了重复定位、提高加工质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底座支撑于旋转工作台的底部,底座的上设置有穿过旋转工作台中心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呈正多边形的支架,所述砂轮初磨机构以及砂带精磨机构分别固定于多边形支架的多边侧面上。

采用上述方案,立柱为多个抛光执行机构提供固定支持,并且其多变形结构可以很好的将这些执行机构均匀分布于工作平台上,使得旋转工作台上的零件可以在各工位保持同步加工。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砂带精磨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架的砂带架、固定于砂带架顶部的主动辊、至少两个带固定于砂带架底部的支撑辊、动主动辊转动的砂带电机以及砂布,其中砂布环绕于主动辊和支撑辊的外壁上。

采用上述方案,主动辊和支撑辊将砂布张紧,在主动辊带受带动的时候,砂布与支撑辊同时随之联动;底部的两个支撑辊将底部的砂布拉成一个平面,其平面根据需求可以是水平的或者倾斜的。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砂带架的侧面固定有固接架,所述固接架上穿设有两根与固接架螺纹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的端部固定有抵接于砂布内壁上的张紧辊。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丝杆的螺纹连接可以调节张紧辊的位置,以此调整砂布的张紧状态,以使得砂布可以始终几个辊之间保持张紧匹配。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砂轮精磨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架的轮架、转动穿设于轮架上的立轴、固定于立轴下端的砂轮以及带动立轴转动的砂轮电机。

采用上述方案,砂轮电机带动立轴转动,立轴将砂轮悬吊与旋转平台的上方,立轴带动砂轮转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横调机构固定于旋转工作台上的导轨、滑移连接于导轨上的移动台以及固定于移动台上的横调气缸,所述旋转平台上固定有推块,横调气缸的活塞杆的一端固定于推块。

采用上述方案,在动作过程中,推块保持固定,横调气缸的活塞杆在伸缩的过程中带动横调气缸本身移动,即带动移动台沿导轨滑移,以此实现卡盘在旋转平台径向的方向上移动,以提供装卸条件。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竖调机构包括固定于移动台底部的竖调架、固定于卡盘底部的抬升座、以螺纹连接的方式穿设抬升座下方的推杆、固定于横调架的内腔底部的基座以及带动推杆转动的竖调气缸,其中推杆可转动的穿设于基座,横调气缸固定于横调架的侧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供横调架水平移动的滑道。

采用上述方案,竖调气缸带动推杆转动,并通过螺纹转变为伸缩,以此带动抬升座上下移动,实现了零件在上一道工序完成后,可以通过向下移动脱离加工位置,而后通过旋转平台的转动移动至下一个工位;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直接移动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磨伤,也避免了工件与支撑辊之间可能造成的碰撞。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基座包括固定于横调架的内腔底部的基轴、套接于基轴上的升降套以及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套接于升降套外部的转套,其中基轴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滑槽,升降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凸部,所述转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带动转套转动的摆臂。

采用上述方案,扳动摆臂可以带动转套转动,而转套由于自身以及升降套的重力始终抵接于横调架的内腔底面,升降套由于基轴的限制,受转套带动的时候呈现为上下运动,以此实现卡盘高度的预调节,使得各工位的卡盘可以同时上升至加工的高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卡盘为气动卡盘。

采用上述方案,体积较小、反应迅速,可以较容易装载于横调机构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一次装夹多次连续抛光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也减少了重复定位、提高加工质量;

2、各机构都可以通过手动微调和自动调整保证使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全自动连续抛光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砂轮粗磨机构的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砂带精磨机构的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卡盘及其连接结构的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1的横调机构以及横调机构的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1的竖调机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底座;2、旋转工作台;3、砂轮初磨机构;4、砂带精磨机构;5、抛光刷;6、卡盘;7、横调机构;8、竖调机构;11、立柱;12、支架;21、滑道;31、轮架;32、立轴;33、砂轮;34、砂轮电机;41、砂带架;42、主动辊;43、支撑辊;44、砂带电机;45、砂布;46、固接架;47、丝杆;48、张紧辊;71、导轨;72、移动台;73、横调气缸;74、推块;81、竖调架;82、抬升座;83、推杆;84、基座;841、基轴;842、升降套;843、转套;844、凸部;845、滑槽;85、竖调气缸;86、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全自动连续抛光机,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1上的旋转工作台2,还包括依次沿周向排布于旋转工作台2上方的一个砂轮33初磨机构3、至少一个砂带精磨机构4和至少一个抛光刷5;其中旋转工作台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零件的卡盘6,卡盘6为气动卡盘6。旋转工作台2上设置有带动卡盘6沿径向移动的横调机构7以及带动卡盘6上下移动的竖调机构8。

底座1支撑于旋转工作台2的底部,底座1的上设置有穿过旋转工作台2中心的立柱11,立柱11上设置有呈正多边形的支架12,砂轮33初磨机构3以及砂带精磨机构4分别固定于多边形支架12的多边侧面上。

参照图2,砂轮精磨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架12的轮架31、转动穿设于轮架31上的立轴32、固定于立轴32下端的砂轮33以及带动立轴32转动的砂轮33电机。立轴32在与轮架31连接的部位呈现为阶梯轴状,并且加设有推力轴承;其中的砂轮33为圆盘状,且圆盘的周向端面保持与工作台平行。

参照图3,砂带精磨机构4包括固定于支架12的砂带架41、固定于砂带架41顶部的主动辊42、至少两个带固定于砂带架41底部的支撑辊43、动主动辊42转动的砂带电机44以及砂布45,其中砂布45环绕于主动辊42和支撑辊43的外壁上。砂带架41的侧面固定有固接架46,固接架46上穿设有两根与固接架46螺纹连接的丝杆47,丝杆47的端部固定有抵接于砂布45内壁上的张紧辊48。

参照图4和图5,横调机构7固定于旋转工作台2上的导轨71、滑移连接于导轨71上的移动台72以及固定于移动台72上的横调气缸73,旋转平台上固定有推块74,横调气缸73的活塞杆的一端固定于推块74。

参照图5,竖调机构8包括固定于移动台72底部的竖调架81、固定于卡盘6底部的抬升座82、以螺纹连接的方式穿设抬升座82下方的推杆83、固定于横调架的内腔底部的基座84以及带动推杆83转动的竖调气缸85,其中推杆83可转动的穿设于基座84,横调气缸73固定于横调架的侧部;工作台上设置有供横调架水平移动的滑道21。

参照图6,基座84包括固定于横调架的内腔底部的基轴841、套接于基轴841上的升降套842以及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套接于升降套842外部的转套843,其中基轴841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滑槽845,升降套84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滑槽845配合的凸部844,转套843的外壁上设置有带动转套843转动的摆臂86。

工作方式:

步骤一.横调机构7将卡盘6移出并悬于工作平台之外,在卡盘6中放入零件,并以气压驱动将零件夹紧,手动带动摆臂86调整卡盘6下移,而后横调机构7带动卡盘6复位至砂轮33下方。

步骤二.纵调机构带动卡盘6以定值上移,手动带动摆臂86调整卡盘6上的零件与砂轮33抵接。

步骤三.纵调机构带动卡盘6以定值下移,启动砂轮33纵调机构带动卡盘6以定值上移。

步骤四.初磨之后,纵调机构带动卡盘6以定值下移,工作台旋转,纵调机构带动卡盘6以定值上移至与运动的砂布45抵接。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使得零件经过多重不同规格的砂布45抵接。

步骤六.砂布45精磨之后,纵调机构带动卡盘6以定值下移,工作台旋转,纵调机构带动卡盘6以定值上移至与抛光刷5接触,抛光刷5此时持续转动。

纵调机构带动卡盘6以定值下移,横调机构7将卡盘6移出并悬于工作平台之外,取出卡盘6上的零件,并放入另一零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