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5300发布日期:2019-06-15 00:2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比于汽车中较重的材料,如钢或铜,铝所具有的高强度刚度重量比、良好的成型性、良好的耐腐蚀性、回收利用潜力等特性,使其成为满足汽车轻量化需求的理想选择。压力铸造技术是汽车中铝合金常用的铸造技术,根据成分,压铸铝合金可分为al-si系、al-si-mg系、al-si-mn-mg系、al-si-cu系、al-mg系和al-zn系等系列。在汽车中,压铸铝合金的应用根据功能可分为以下四类:发动机和辅助系统、动力总成、内饰和电子产品、底盘和车身结构。近年来为满足市场需求,高强高韧压铸铝合金的开发得到越来越多关注,例如,德国莱茵公司开发的silafont-36合金(专利公开号:us6364970b1),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按照质量百分比计,该铝合金包括以下组分:硅9.5%~11.5%,锰0.5%~0.8%,铜0.2%~0.6%,镁0.1%~0.5%,锶0.01%~0.02%,铁≤0.15%,杂质≤0.20%,量为铝。但要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该合金需采取高真空与热处理工艺,使得整个工艺流程加长,成本消耗大,合格率低。本发明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供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与压铸工艺。在保证具有良好铸造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本发明,获得的铝合金力学性能好,韧性高,强度高,铝合金产品制备方法简单,具备高韧性和高强度。从而满足汽车零部件生产的要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保证合金具备良好压铸性能的前提下,非热处理状态的压铸件能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从而满足车零部件的性能要求。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韧的压铸铝合金,该压铸铝合金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si:9.0wt%-11.0wt%;mg:0.1wt%-0.5wt%;mn:0.5wt%-0.8wt%;sr:50ppm-400ppm;zn:1.0wt%-3.0wt%;re:0.05wt%-0.35wt%;fe:w(fe)≤0.12wt%;其余杂质总量小于或等于0.25%,余量为al。本发明的发明人在长期的压铸铝合金的研究中,发现al-si-mg-mn合金中加入作为强化元素的zn,并在sr和稀土元素的复合变质作用下,改善微观组织,可以使压铸铝合金获得高强度和高韧度兼顾的综合力学性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将按合金元素重量比准备好的纯铝锭、工业硅、纯镁块、铝锶合金、纯锌块、铝锰合金以及铝稀土合金;(2)熔炼:先将纯铝锭进行熔化,随后升温至750-800℃添加工业硅,熔化后降温至720-740℃加入铝锰合金以及铝稀土合金,熔化完毕后降温至680-700℃,对熔体进行保护,随后加入纯镁、纯锌、铝锶合金,并将其压入坩埚底部进行熔化;(3)精炼:将步骤(2)的熔体升温至710-720℃,加入精炼剂并搅拌。精炼5-10min后撤渣之后,静置10-20min;(4)压铸:将步骤(3)获得的熔体在680-710℃进行压铸生产;优选的,步骤(1)中,还包括将准备好的原料进行烘干处理。优选的,步骤(2)中,对熔体进行保护是在熔体表面撒上不含na离子、溶剂密度<2.7g/cm3的覆盖剂。优选的,步骤(2)中,还包括待熔化搅拌均匀后,静置并进行炉前成分分析,检测合金溶体的成分含量,对含量存在偏差的熔体进行补料或者冲淡,使其成分达到合格的范围的步骤。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精炼剂为三合一精炼剂。优选的,所述三合一精炼剂成分为nacl、kcl、cacl2。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压铸采用的慢压射速度为0.25m/s,快压射速度为2m/s。优选的,步骤(4)中,使用所述压铸铝镁硅合金进行压铸件生产时,铸造压力范围为100-150mpa。与现有压铸铝合金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制备的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其力学性能能达到屈服强度达160mpa、抗拉强度达270mpa、延伸率达7%,并且具有良好的压铸性能,极大地满足了汽车零部件的性能要求。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压铸铝合金铸件的sem组织观察对比图;其中,a为对比例2对应的微观组织(贯穿型共晶硅);b为实施例1对应的微观组织(点状、短棒型共晶硅);c为实施例2对应的微观组织(点状、短棒型共晶硅);d为实施例3对应的微观组织(细小点状、短棒型共晶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si:10.0wt%;mg:0.3wt%;mn:0.6wt%;sr:0.04wt%;zn:1.0wt%;re:0.1wt%;fe:w(fe)≤0.16wt%;其余杂质总量小于或等于0.25%,余量为al。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烘干:将备好的原料纯铝锭、工业硅、纯镁块、铝锶合金、纯锌块、铝锰合金以及铝稀土合金预热到200℃进行烘干处理;(2)熔炼:选用坩埚电阻炉进行熔炼,先将电阻炉预热至200℃,然后再向坩埚内壁均匀涂覆涂料;待烘干后,先将称好的纯铝进行熔化,待纯铝熔化完毕后,升温至780℃,加入称好的工业硅,待熔化完毕后降温至740℃加入铝锰合金以及铝稀土合金,熔化后降温至680-700℃,在熔体表面撒上覆盖剂,随后加入纯镁、纯锌、铝锶合金,并将其压入坩埚底部进行熔化。待熔化完毕后充分搅拌,静置并进行炉前成分分析,检测合金溶体的成分含量,对含量存在偏差的溶体进行补料或者冲淡,使其成分达到合格的范围;(3)精炼:把合金成分合格的熔体升温至720℃,在熔体中加入熔体总重量0.8%的三合一精炼剂粉末(精炼剂粉末用铝箔纸包裹),精炼10min,随后静置20min,并再进行炉前成分分析测试,成分合格后在690℃-700℃进行高压铸造生产。压射速度为2m/s,铸造压力为90mpa。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模具为压铸试棒模。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si:10.0wt%;mg:0.3wt%;mn:0.6wt%;sr:0.04wt%;zn:1.5wt%;re:0.1wt%;fe:w(fe)≤0.16wt%;其余杂质总量小于或等于0.25%,余量为al。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烘干:将备好的原料纯铝锭、工业硅、纯镁块、铝锶合金、纯锌块以及铝锰合金预热到200℃进行烘干处理;(2)熔炼:选用坩埚电阻炉进行熔炼,先将电阻炉预热至200℃,然后再向坩埚内壁均匀涂覆涂料;待烘干后,先将称好的纯铝进行熔化,待纯铝熔化完毕后,升温至780℃,加入称好的工业硅,待熔化完毕后降温至740℃加入铝锰合金,熔化后降温至680-700℃,在熔体表面撒上覆盖剂,随后加入纯镁、纯锌、铝锶合金,并将其压入坩埚底部进行熔化。待熔化完毕后充分搅拌,静置并进行炉前成分分析,检测合金溶体的成分含量,对含量存在偏差的溶体进行补料或者冲淡,使其成分达到合格的范围;(3)精炼:把合金成分合格的熔体升温至720℃,在熔体中加入熔体总重量0.8%的三合一精炼剂粉末(精炼剂粉末用铝箔纸包裹),精炼10min,随后静置20min,并再进行炉前成分分析测试,成分合格后在690℃-700℃进行高压铸造生产。压铸参数及压铸试棒模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si:10.0wt%;mg:0.3wt%;mn:0.6wt%;sr:0.04%;zn:2.5wt%;re:0.1wt%;fe:w(fe)≤0.16wt%;其余杂质总量小于或等于0.25%,余量为al。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烘干:将备好的原料纯铝锭、工业硅、纯镁块、铝锶合金、铝稀土合金以及铝锰合金预热到200℃进行烘干处理;(2)熔炼:选用坩埚电阻炉进行熔炼,先将电阻炉预热至200℃,然后再向坩埚内壁均匀涂覆涂料;待烘干后,先将称好的纯铝进行熔化,待纯铝熔化完毕后,升温至780℃,加入称好的工业硅,待熔化完毕后降温至740℃加入铝锰合金以及铝稀土合金,熔化后降温至680-700℃,在熔体表面撒上覆盖剂,随后加入纯镁、铝锶合金,并将其压入坩埚底部进行熔化。待熔化完毕后充分搅拌,静置并进行炉前成分分析,检测合金溶体的成分含量,对含量存在偏差的溶体进行补料或者冲淡,使其成分达到合格的范围;(3)精炼:把合金成分合格的熔体升温至720℃,在熔体中加入熔体总重量0.8%的三合一精炼剂粉末(精炼剂粉末用铝箔纸包裹),精炼10min,随后静置20min,并再进行炉前成分分析测试,成分合格后在690℃-700℃进行高压铸造生产。压铸参数及压铸试棒模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本对比例的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si:10.0wt%;mg:0.3wt%;mn:0.6wt%;sr:0.04%;zn:0wt%;re:0.1wt%;fe:w(fe)≤0.16wt%;其余杂质总量小于或等于0.25%,余量为al。本对比例的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烘干:将备好的原料纯铝锭、工业硅、纯镁块、铝锶合金以及铝锰合金预热到200℃进行烘干处理;(2)熔炼:选用坩埚电阻炉进行熔炼,先将电阻炉预热至200℃,然后再向坩埚内壁均匀涂覆涂料;待烘干后,先将称好的纯铝进行熔化,待纯铝熔化完毕后,升温至780℃,加入称好的工业硅,待熔化完毕后降温至740℃加入铝锰合金,熔化后降温至680-700℃,在熔体表面撒上覆盖剂,随后加入纯镁,并将其压入坩埚底部进行熔化。待熔化完毕后充分搅拌,静置并进行炉前成分分析,检测合金溶体的成分含量,对含量存在偏差的溶体进行补料或者冲淡,使其成分达到合格的范围;(3)精炼:把合金成分合格的熔体升温至720℃,在熔体中加入熔体总重量0.8%的三合一精炼剂粉末(精炼剂粉末用铝箔纸包裹),精炼10min,随后静置20min,并再进行炉前成分分析测试,成分合格后在690℃-700℃进行高压铸造生产。压铸参数及压铸试棒模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2本对比例的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si:10.0wt%;mg:0.3wt%;mn:0.6wt%;sr:0wt%;zn:1.0wt%;re:0.1wt%;fe:w(fe)≤0.16wt%;其余杂质总量小于或等于0.25%,余量为al。本对比例的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烘干:将备好的原料纯铝锭、工业硅、纯镁块、铝锶合金以及铝锰合金预热到200℃进行烘干处理;(2)熔炼:选用坩埚电阻炉进行熔炼,先将电阻炉预热至200℃,然后再向坩埚内壁均匀涂覆涂料;待烘干后,先将称好的纯铝进行熔化,待纯铝熔化完毕后,升温至780℃,加入称好的工业硅,待熔化完毕后降温至740℃加入铝锰合金,熔化后降温至680-700℃,在熔体表面撒上覆盖剂,随后加入纯镁,并将其压入坩埚底部进行熔化。待熔化完毕后充分搅拌,静置并进行炉前成分分析,检测合金溶体的成分含量,对含量存在偏差的溶体进行补料或者冲淡,使其成分达到合格的范围;(3)精炼:把合金成分合格的熔体升温至720℃,在熔体中加入熔体总重量0.8%的三合一精炼剂粉末(精炼剂粉末用铝箔纸包裹),精炼10min,随后静置20min,并再进行炉前成分分析测试,成分合格后在690℃-700℃进行高压铸造生产。压铸参数及压铸试棒模与实施例1相同。图1为压铸铝合金铸件的sem组织观察对比图;由图可知,本对比例2对应的微观组织为贯穿型共晶硅;实施例2对应的微观组织为点状、短棒型共晶硅;实施例3对应的微观组织为点状、短棒型共晶硅;实施例4对应的微观组织为细小点状、短棒型共晶硅。对比例3本对比例的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si:10.0wt%;mg:0.3wt%;mn:0.6wt%;sr:0.04wt%;zn:1.5wt%;re:0.1wt%;fe:w(fe)≤0.16wt%;其余杂质总量小于或等于0.25%,余量为al。本对比例的一种高强韧压铸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烘干:将备好的原料纯铝锭、工业硅、纯镁块、铝锶合金以及铝锰合金预热到200℃进行烘干处理;(2)熔炼:选用坩埚电阻炉进行熔炼,先将电阻炉预热至200℃,然后再向坩埚内壁均匀涂覆涂料;待烘干后,先将称好的纯铝进行熔化,待纯铝熔化完毕后,升温至780℃,加入称好的工业硅,待熔化完毕后降温至740℃加入铝锰合金,熔化后降温至680-700℃,在熔体表面撒上覆盖剂,随后加入纯镁,并将其压入坩埚底部进行熔化。待熔化完毕后充分搅拌,静置并进行炉前成分分析,检测合金溶体的成分含量,对含量存在偏差的溶体进行补料或者冲淡,使其成分达到合格的范围;(3)精炼:把合金成分合格的熔体升温至720℃,在熔体中加入熔体总重量0.8%的三合一精炼剂粉末(精炼剂粉末用铝箔纸包裹),精炼10min,随后静置20min,并再进行炉前成分分析测试,成分合格后在690℃-700℃进行高压铸造生产。压铸参数及压铸试棒模与实施例1相同。表1(质量分数wt%)组别simgmnsrznre对比例110.00.300.60.040.00.1对比例210.00.300.60.001.00.1对比例310.00.300.60.041.50.0实施例110.00.300.60.041.00.1实施例210.00.300.60.041.50.1实施例310.00.300.60.042.50.1表2压铸铝合金性能组别屈服强度/mpa抗拉强度/mpa延伸率/%对比例1155.8305.87.3对比例2146.7302.410.5对比例3136.6298.88.9实施例1160.4308.210.1实施例2165.2314.09.1实施例3170.0326.17.6根据上述表1、表2中各对比例和实施例的数据可以看出,压铸铝合金中加入zn强化,并以sr和稀土元素实施复合变质,即能在保证良好的压铸性能的同时,增强了压铸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从对比例与实施例的组织照片可以看出,未添加sr或者稀土元素的共晶组织较为粗大,并有贯穿形态分布。而通过引入sr加稀土元素的复合变质,共晶组织得到细化,并形态改善,进而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