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强耐蚀铝合金板材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5169发布日期:2019-07-24 08:3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强耐蚀铝合金板材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强耐蚀铝合金板材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l-Mg合金是一种不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其主要的特点是中高强度,耐蚀性好,又被称为防锈铝,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和海洋装备材料,近几年以来,随着海洋科技的迅速发展,Al-Mg合金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如军用航母、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其桥楼、甲板、舱室、桅杆、飞机发射架等大量构件均使用Al-Mg合金。民用高速船艇、渔船、液化天然气船等上也广泛使用了Al-Mg合金。

传统的铝合金板材制备工艺为,熔炼铸造-均匀化退火-加热-轧制,传统的铝合金板材存在以下问题:

1、Al-Mg合金对耐蚀性要求较高,因杂质元素Fe的存在降低了合金的耐蚀性;

2、均匀化退火需要的时间较长,导致效率低;

3、Al-Mg合金因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其使用状态一般为退火态(O态)和加工硬化态(H态),其中,为提高生产率,在热轧过程中,往往采用控制轧制温度,直接生产出满足使用要求的铝合金板材,对一些耐蚀性要求较高的铝合金板材,必须进行一次稳定化退火工艺,以提高合金综合性能。另外,轧制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轧制温度的准确监控有一定难度,尤其是较大的铝合金扁锭,铝合金扁锭自身内外温度不一致,很难精确控制轧制温度,最后加工的板材往往力学性能达标,但是存在很大内应力,耐蚀性也不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强耐蚀铝合金板材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一种中强耐蚀铝合金板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铝合金板材的成分,包括:

Mg的含量是4.0%-5.0%,Mn的含量是0.3%-1.0%,Cr的含量是0-0.3%,Zr的含量是0-0.4%,Fe的含量是0-0.35%;

(2)熔炼与铸造:

将所述成分熔炼、铸造为铝合金扁锭;

(3)均匀化热处理和热轧:

所述铝合金扁锭去头铣六面,在480℃-510℃的温度下加热,保温时间为6-12h,不需冷却至室温,待温度降至480℃以下时,开始热轧,热轧温度范围为300℃-480℃,第一道次变形量为10%-20%,后续的变形量为20%-30%,经5-8道次后总变形量达到80%为止;

(4)冷轧:

将热轧的板材在400℃-450℃的温度下加热,保温3h,然后空冷至室温后,再进行冷轧,使其达到板材所需要的厚度尺寸;

(5)热处理调控:

根据铝合金板材使用性能的要求,将冷轧后的板材进行低温退火处理。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按照所述成分配备中间合金为铝锰合金、铝铬合金或铝锆合金;

所述步骤(2)中,熔炼温度设为760℃-780℃,将纯铝和所述中间合金同时熔炼,待合金全部熔化,进行精炼处理后,加入纯镁,待所述纯镁全部熔化后,搅拌、扒渣,在700℃-720℃的温度下浇注成铝合金扁锭。

进一步,所述精炼处理采用氩气旋转喷吹精炼,包括搅拌、除气、扒渣。

进一步,在加入所述纯镁之前,将所述精炼处理后的合金静止降温至720℃-740℃。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用箱式电阻炉在440℃的温度下加热;进行冷轧时,每道次变形量为5%-20%,总变形量达到50%。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所述低温退火处理的加热温度为200℃-350℃,保温时间为1-2h。

进一步,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加热用的装置均选用箱式电阻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合理设置合金成分,在主加元素Mg的基础上,添加微量过渡族元素Mn、Cr、Zr,降低了含有杂质元素Fe对耐蚀性的影响,还提高了固溶强化效果。

2、通过均匀化退火和热轧融合的制备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传统的生产工艺是先进行均匀化退火工艺,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较长时间,冷却至室温后再加热到某一温度,进行热轧制备铝合金板材。本发明对Mg含量低于5%的铝镁合金加热到480℃-510℃后短时间保温,温度降至480℃以下后直接轧制,提高生产效率。

3、通过热轧过程中控制轧制温度来调控力学性能,因轧制温度是个动态的,调控难度大,因此,采用形变强化和热处理制度双重调控的方案。即将合金经热轧后冷轧成所需要厚度的板材,再通过调控热处理工艺使合金板材达到所需要的综合性能,进而获得了优良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铝合金板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板材显微组织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板材晶间腐蚀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板材的显微组织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板材晶间腐蚀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板材的显微组织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板材晶间腐蚀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所得板材的显微组织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所得板材晶间腐蚀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4所得板材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汇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中强耐蚀铝合金板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铝合金板材的成分,包括:

Mg的含量是4.0%-5.0%,Mn的含量是0.3%-1.0%,Cr的含量是0-0.3%,Zr的含量是0-0.4%,Fe的含量是0-0.35%。

在本实施例1中,针对Al-4.5Mg-0.5Mn-0.15Cr合金板材的制备,按照成分要求配备中间合金为铝锰合金Al-Mn和铝铬合金Al-Cr,纯镁按照5%左右的烧损量配比。

(2)熔炼与铸造:

将成分熔炼、铸造为铝合金扁锭。

熔炼温度设为760℃-780℃,将纯铝和中间合金同时熔炼,待合金全部熔化,进行精炼处理,其中,精炼处理采用氩气旋转喷吹精炼,包括搅拌、除气、扒渣。将精炼处理后的合金静止降温至720℃-740℃,再加入纯镁,待纯镁全部熔化后,搅拌、扒渣,在700℃-720℃的温度下浇注成铝合金扁锭。

优选地:

熔炼温度为780℃。

在加入纯镁,全部熔化的合金静止降温至730℃,为防止纯镁烧损。

浇注的温度为720℃。

(3)均匀化退火和热轧:

铝合金扁锭去头铣六面,用箱式电阻炉加热,加热温度为480℃-510℃,保温时间为6-12h,不需冷却至室温,待温度降至480℃以下时,开始热轧,热轧温度范围为300℃-480℃,第一道次变形量(首次轧制压下量)为10%-20%,后续的变形量为20%-30%,经5-8道次后总变形量达到80%为止。

优选地:

加热温度为480℃,保温8h。

热轧温度为480℃。

第一道次变形量(首次轧制压下量)为10%。

(4)冷轧:

将热轧的板材在400℃-450℃的温度下加热,保温3h,然后空冷至室温后,再进行冷轧,每道次变形量为5%-20%,总变形量达到50%,使其达到了板材所需要的厚度尺寸。

优选地:

用箱式电阻炉在440℃的温度下加热。

进行冷轧时,每次变形量控制在10%左右。

(5)热处理调控:

根据铝合金板材使用性能的要求,将冷轧后的板材进行低温退火处理。低温退火处理的加热温度为200℃-350℃,保温时间为1-2h。

优选地:

加热温度为200℃。

保温时间为1h。

通过本实施例1中方法制备的铝合金板材,显微组织见图1,晶间腐蚀图片见图2,力学性能见图9。

实施例2

一种中强耐蚀铝合金板材制备方法,针对Al-4.5Mg-0.5Mn-0.2Zr合金板材的制备,按照成分要求配备中间合金为铝锰合金Al-Mn和铝锆合金Al-Cr,纯镁按照5%左右的烧损量配比。将纯铝和中间合金在780℃的温度下同时熔炼,待合金全部熔化后,搅拌、除气、扒渣、静止降温至730℃,加入纯镁,待纯镁全部熔化后,搅拌、扒渣,在720℃的温度下浇注,形成铝合金扁锭。

将铝合金扁锭去头铣六面后,在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480℃,保温8h,出炉后直接轧制,首次轧制压下量为10%,当变形量达到80%时,在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440℃,保温3h,空冷。待合金空冷至室温后,冷轧,每次变形量控制在10%左右,总变形量达到50%。冷轧板材经250℃低温退火处理,保温时间为1h。

通过本实施例2中方法制备的铝合金板材,显微组织见图3,晶间腐蚀图片见图4,力学性能见图9。

实施例3

一种中强耐蚀铝合金板材制备方法,针对Al-4.5Mg-0.7Mn-0.15Cr-0.1Zr合金板材的制备,按照成分要求配备中间合金为铝锰合金Al-Mn、铝铬合金Al-Cr和铝锆合金Al-Cr,纯镁按照5%左右的烧损量配比,将纯铝和中间合金在780℃的温度下同时熔炼,待合金全部熔化后,搅拌、除气、扒渣、静止降温至730℃,加入纯镁,待纯镁全部熔化后,搅拌、扒渣,在720℃的温度下浇注,形成铝合金扁锭。

将铝合金扁锭去头铣六面后,在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480℃,保温8h,出炉后直接轧制,首次轧制压下量为10%,当变形量达到80%时,在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440℃,保温3h,空冷。待合金空冷至室温后,冷轧,每次变形量控制在10%左右,总变形量达到50%。冷轧板材经300℃低温退火处理,保温时间为1h。

通过本实施例3中方法制备的铝合金板材,显微组织见图5,晶间腐蚀图片见图6,力学性能见图9。

实施例4

一种中强耐蚀铝合金板材制备方法,针对Al-4.0Mg-0.5Mn-0.4Zr合金板材的制备,按照成分要求配备中间合金为铝锰合金Al-Mn和铝铬合金Al-Cr,纯镁按照5%左右的烧损量配比,将纯铝和中间合金在780℃的温度下同时熔炼,待合金全部熔化后,搅拌、除气、扒渣、静止降温至730℃,加入纯镁,待纯镁全部熔化后,搅拌、扒渣,在720℃的温度下浇注,形成铝合金扁锭。

将铝合金扁锭去头铣六面后,在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480℃,保温8h,出炉后直接轧制,首次轧制压下量为10%,当变形量达到80%时,在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440℃,保温3h,空冷。待合金空冷至室温后,冷轧,每次变形量控制在10%左右,总变形量达到50%。冷轧板材经300℃低温退火处理,保温时间为1h。

通过本实施例4中方法制备的铝合金板材,显微组织见图7,晶间腐蚀图片见图8,力学性能见图9。

基于上述实施例1-4的铝合金板材制备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范围为抗拉强度285MPa-390MPa,屈服强度≥200MPa,伸长率≥10%,晶间腐蚀敏感性测定值≤15毫克/平方厘米,达到中高强度高耐蚀性的要求。

本发明在主加元素Mg的基础上,添加了微量过渡族元素Mn、Cr、Zr,提高铝合金固溶强化效果和耐蚀性;通过均匀化热处理和热轧融合的制备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形变强化和退火工艺双重调控技术,获得优良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铝合金板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