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芯模具及制备砂芯模具的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47400发布日期:2020-02-18 09:4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芯模具及制备砂芯模具的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砂芯模具及制备砂芯模具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

现有技术在铸造模具时,铸造成品会粘附在模具内,导致铸造成品难以从模具内取出,以及取出铸造成品后,模具内会残留边角毛刺,致使生产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清理掉模具内的残留物,加重生产工作人员的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铸造成品会粘附在模具内,导致铸造成品难以从模具内取出,以及取出铸造成品后,模具内会残留边角毛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砂芯模具及制备砂芯模具的铸造模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砂芯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中心位置开设浇注口和成型槽,浇注口与成型槽连通,成型槽周围开设有冷却单元,贯穿基座设置;所述冷却单元包括进液口与出液口,进液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液口的直径,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通过冷却管道连通;工作时,冷却单元注入冷却水,冷却水从位于低位的进液口进入冷却单元中,冷却水流入设置在基座冷却通道,可对成型槽进行冷却,冷却水再从出液口排出;进液口的直径大于出液口的直径,可实现宽进窄出,提高对成型槽的冷却效率。

一种制备砂芯模具的铸造模具,该铸造模具适用于上述的砂芯模具;所述铸造模具包括工作台、活动模和固定模;所述固定模固接在工作台上表面,固定模剖切面字母“u”形状,固定模左右两端面上对称开设一号槽,每个一号槽一侧设有触动开关,且每个触动开关与工作台下表面设有的控制器电性连接,固定模上方为活动模;所述活动模剖切面呈字母“t”形状,活动模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与浇注管道,且浇注管道与浇注口相对应,活动模下表面两侧对称设有与一号槽相对应的定位杆,且定位杆的长度与一号槽的深度相同,活动模通过四个丝杆连接在工作台上方,且每个丝杆穿过活动模内设有的滚珠座连接活动模,每个丝杆上端穿过工作台上的一号板,并各自固接一号齿轮,且每个一号齿轮位于一号板上表面,每一个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啮合,且二号齿轮与一号齿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二号齿轮中心位置固接杂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通过一号板上方的二号板固接在工作台上,且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触动开关、电机、一号齿轮、二号齿轮和丝杆之间的配合,实现活动模与固定模之间的贴合,以及避免活动模脱离固定模现象的发生;工作时,首先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然后电机带动二号齿轮转动,接着二号转动带动一号齿轮转动,同时一号齿轮上的丝杆也开始转动,由于活动模与丝杆之间是通过滚珠座连接,所以当丝杆转动后,活动模上的滚珠座带动活动模向下运动并与固定模贴合;通过四个丝杆带动活动模向下运动,一方面多个丝杆可提高活动模与固定模之间的稳固性,在浇注管道注入高温的金属液体,而活动模和固定模遇到高温金属液体时,会产生膨胀,导致活动模产生轻微的移动,而通过多个丝杆可加强活动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提高活动模移动的稳定性,多个丝杆同时移动,避免了活动模出现偏移现象的发生;当活动模向固定模逐渐靠近时,定位杆逐渐靠近并慢慢插入一号槽,通过定位杆,再次对活动模进行准确定位;在活动模完全贴在固定模上时,活动模下压固定模上的触动开关,然后控制器立即停止电机转动,电机停止转动,且活动模不再向下运动,实现活动模的及时停止,避免活动模对固定模造成破坏性的挤压。

优选的,每个所述定位杆内开设二号槽,且二号槽内设有对称设有一号杆,一号杆的长度小于二号槽的深度,一号杆的中间位置铰接在二号槽侧壁上,每个一号杆上端固接一号顶块,初始状态时,一号顶块穿过二号槽侧壁上开设的一号通孔并停留在定位杆外壁上,每个一号杆下端固接二号顶块,二号顶块成半椭圆形状,且二号顶块与二号槽侧壁相对地位置上开设二号通孔,且相邻一号杆之间通过一号弹簧相互连接通过一号杆、一号顶块、二号顶块和一号弹簧之间的配合,进一步紧固活动模与固定模之间的牢固性;工作时,在活动模向下移动时,活动模上的定位杆逐渐靠近一号槽的槽口,最终定位杆插入一号槽内,同时一号槽的侧壁挤压一号顶块,然后顶块逐渐缩进二号槽内,同时二号顶块挤压一号杆,一号杆绕其铰接点转动,然后一号杆下端的二号顶块定在一号槽的侧壁上,通过二号顶块挤压一号槽侧壁,增强一号槽与定位杆之间的牢固性,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固定模与活动模之间的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一号槽底部两侧对称开设卡接槽,在定位杆完全插入一号槽之后,定位杆上的二号通孔与卡接槽槽口相对,且卡接槽呈半椭圆形状;通过卡接槽,进一步增强定位杆和一号槽之间的牢固性;工作时,当二号顶块顶在一号槽侧壁上向下滑动时,二号顶块逐渐靠近卡接槽,最终二号顶块卡接入卡接槽内,进一步增强定位杆与一号槽之间的牢固性,想活动模向上移动时,由于卡接槽呈半椭圆形,二号顶块会顺着卡接槽的曲面脱离出,同时在一号弹簧的拉力下,二号顶块缩回到二号槽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模内开设一号空腔,且一号空腔呈字母“u”形状,一号空腔内设有推块,且推块呈字母“u”形状,推块两端插入一号槽底部,推块下端面通过二号弹簧连接在一号空腔底部,推块中间位置设有凸台;初始状态时,凸台高出固定模内表面5mm;通过凸台和二号弹簧之间额配合,将固定模内的模具推出固定模;工作时,在定位杆伸入一号槽内后,定位杆下压推块,推板带动凸台向下移动,使得凸台上表面与固定模内表面齐平,此时往固定模与活动模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注入熔化的金属液体,待金属液体熔化后,活动模脱离固定模,同时,定位杆伸出一号槽,且定位杆不再挤压推块,然后推块在二号弹簧的弹力下,二号弹簧向上顶起推块和凸台,同时凸台将固定模内的砂芯模具推出固定模;通过推块和凸台将铸造的砂芯模具推出固定模内,避免了通过夹取装置将砂芯模具的麻烦,同时也防止夹取装置对砂芯模具造成磨损和刮痕。

优选的,所述推块中心位置开设一号导管,一号导管连通一号槽与推板下端面设有一号囊,且一号囊内装有防粘硅油;通过一号囊和导管之间的配合,将一号囊内的防粘硅油挤压到一号槽内;工作时,推块在被下压移动时,推块对一号囊产生挤压,然后一号囊受挤压变形并将其内部的防粘硅油从一号导管流入凸台上表面,此时砂芯模具与固定模之间形成一层防粘硅油膜,避免了铸造的砂芯模具的粘附在固定模上,同时防粘硅油也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加快砂芯模具的凝固成型。

优选的,所述凸台上表面设有多条条形状的凸起,凸起高于凸台上表面3mm,且凸起在凸台上表面围成封闭的多边框;通过凸起进一步辅助凸台,同时将凸台避免的防粘硅油围在一号导管周围;工作时,凸台向上移动,同时凸起也随凸台向上移动,凸起的设置一方面可辅助凸台将铸造的砂芯模具推出固定模,另一方面,凸起围成的封闭边框,可防止防粘硅油的溢流到固定模上;当推块不再挤压一号囊时,一号囊再通过一号导管将凸台表面的硅油再次吸回到一号囊,实现防粘硅油的多次使用,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砂芯模具及制备砂芯模具的铸造模具,冷却单元注入冷却水,冷却水从位于低位的进液口进入冷却单元中,冷却水流入设置在基座冷却通道,可对成型槽进行冷却,冷却水再从出液口排出;进液口的直径大于出液口的直径,可实现宽进窄出,提高对成型槽的冷却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砂芯模具及制备砂芯模具的铸造模具,通过多个丝杆可提高活动模移动的稳定性,多个丝杆同时移动,避免了活动模出现偏移的现象的发生;在活动模完全贴在固定模上时,活动模下压固定模上的触动开关,然后控制器立即停止电机转动,电机停止转动,且活动模不再向下运动,实现活动模的及时停止,避免活动模对固定模造成破坏性的挤压。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砂芯模具及制备砂芯模具的铸造模具,通过推块和凸台将铸造的砂芯模具推出固定模内,避免了通过夹取装置将砂芯模具的麻烦,同时也防止夹取装置对砂芯模具造成磨损和刮痕;砂芯模具与固定模之间形成一层防粘硅油膜,避免了铸造的砂芯模具的粘附在固定模上,同时防粘硅油也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加快砂芯模具的凝固成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砂芯模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中制备砂芯模具的铸造模具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固定模与活动模的配合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5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基座1、浇注口11、成型槽12、冷却单元2、进液口21、出液口22、工作台3、控制器31、一号板32、电机33、二号齿轮331、二号板34、活动模4、定位杆41、丝杆42、一号齿轮421、固定模5、一号槽51、卡接槽511、触动开关52、二号槽6、一号杆61、一号顶块611、二号顶块612、一号弹簧613、卡接槽511、一号空腔7、推块71、二号弹簧72、凸台711、一号导管712、凸起713、一号囊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砂芯模具,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中心位置开设浇注口11和成型槽12,浇注口11与成型槽12连通,成型槽12周围开设有冷却单元2,贯穿基座1设置;所述冷却单元2包括进液口21与出液口22,进液口21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液口22的直径,进液口21与出液口22之间通过冷却管道连通;工作时,冷却单元2注入冷却水,冷却水从位于低位的进液口21进入冷却单元2中,冷却水流入设置在基座1冷却通道,可对成型槽12进行冷却,冷却水再从出液口22152排出;进液口21的直径大于出液口22的直径,可实现宽进窄出,提高对成型槽12的冷却效率。

一种制备砂芯模具的铸造模具,该铸造模具适用于上述的砂芯模具;所述铸造模具包括工作台3、活动模4和固定模5;所述固定模5固接在工作台3上表面,固定模5剖切面字母“u”形状,固定模5左右两端面上对称开设一号槽51,每个一号槽51一侧设有触动开关52,且每个触动开关52与工作台3下表面设有的控制器31电性连接,固定模5上方为活动模4;所述活动模4剖切面呈字母“t”形状,活动模4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与浇注管道,且浇注管道与浇注口11相对应,活动模4下表面两侧对称设有与一号槽51相对应的定位杆41,且定位杆41的长度与一号槽51的深度相同,活动模4通过四个丝杆42连接在工作台3上方,且每个丝杆42穿过活动模4内设有的滚珠座连接活动模4,每个丝杆42上端穿过工作台3上的一号板32,并各自固接一号齿轮421,且每个一号齿轮421位于一号板32上表面,每一个一号齿轮421与二号齿轮331啮合,且二号齿轮331与一号齿轮421位于同一水平面,二号齿轮331中心位置固接杂电机33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33通过一号板32上方的二号板34固接在工作台3上,且电机33与控制器31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31、触动开关52、电机33、一号齿轮421、二号齿轮331和丝杆42之间的配合,实现活动模4与固定模5之间的贴合,以及避免活动模4脱离固定模5现象的发生;工作时,首先通过控制器31控制电机33转动,然后电机33带动二号齿轮331转动,接着二号转动带动一号齿轮421转动,同时一号齿轮421上的丝杆42也开始转动,由于活动模4与丝杆42之间是通过滚珠座连接,所以当丝杆42转动后,活动模4上的滚珠座带动活动模4向下运动并与固定模5贴合;通过四个丝杆42带动活动模4向下运动,一方面多个丝杆42可提高活动模4与固定模5之间的稳固性,在浇注管道注入高温的金属液体,而活动模4和固定模5遇到高温金属液体时,会产生膨胀,导致活动模4产生轻微的移动,而通过多个丝杆42可加强活动模4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提高活动模4移动的稳定性,多个丝杆42同时移动,避免了活动模4出现偏移的现象的发生;当活动模4向固定模5逐渐靠近时,定位杆41逐渐靠近并慢慢插入一号槽51,通过定位杆41,再次对活动模4进行准确定位;在活动模4完全贴在固定模5上时,活动模4下压固定模5上的触动开关52,然后控制器31立即停止电机33转动,电机33停止转动,且活动模4不再向下运动,实现活动模4的及时停止,避免活动模4对固定模5造成破坏性的挤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定位杆41内开设二号槽6,且二号槽6内设有对称设有一号杆61,一号杆61的长度小于二号槽6的深度,一号杆61的中间位置铰接在二号槽6侧壁上,每个一号杆61上端固接一号顶块611,初始状态时,一号顶块611穿过二号槽6侧壁上开设的一号通孔并停留在定位杆41外壁上,每个一号杆61下端固接二号顶块612,二号顶块612成半3椭圆形状,且二号顶块612与二号槽6侧壁相对地位置上开设二号通孔,且相邻一号杆61之间通过一号弹簧613相互连接通过一号杆61、一号顶块611、二号顶块612和一号弹簧613之间的配合,进一步紧固活动模4与固定模5之间的牢固性;工作时,在活动模4向下移动时,活动模4上的定位杆41逐渐靠近一号槽51的槽口,最终定位杆41插入一号槽51内,同时一号槽51的侧壁挤压一号顶块611,然后顶块逐渐缩进二号槽6内,同时二号顶块612挤压一号杆61,一号杆61绕其铰接点转动,然后一号杆61下端的二号顶块612定在一号槽51的侧壁上,通过二号顶块612挤压一号槽51侧壁,增强一号槽51与定位杆41之间的牢固性,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固定模5与活动模4之间的牢固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号槽51底部两侧对称开设卡接槽511,在定位杆41完全插入一号槽51之后,定位杆41上的二号通孔与卡接槽511槽口相对,且卡接槽511呈半椭圆形状;通过卡接槽511,进一步增强定位杆41和一号槽51之间的牢固性;工作时,当二号顶块612顶在一号槽51侧壁上向下滑动时,二号顶块612逐渐靠近卡接槽511,最终二号顶块612卡接入卡接槽511内,进一步增强定位杆41与一号槽51之间的牢固性,想活动模4向上移动时,由于卡接槽511呈半椭圆形,二号顶块612会顺着卡接槽511的曲面脱离出,同时在一号弹簧613的拉力下,二号顶块612缩回到二号槽6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述固定模5内开设一号空腔7,且一号空腔7呈字母“u”形状,一号空腔7内设有推块71,且推块71呈字母“u”形状,推块71两端插入一号槽51底部,推块71下端面通过二号弹簧72连接在一号空腔7底部,推块71中间位置设有凸台711;初始状态时,凸台711高出固定模5底面5mm;通过凸台711和二号弹簧72之间额配合,将固定模5内的模具推出固定模5;工作时,在定位杆41伸入一号槽51内后,定位杆41下压推块71,推板带动凸台711向下移动,使得凸台711上表面与固定模5内表面齐平,此时往固定模5与活动模4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注入熔化的金属液体,待金属液体熔化后,活动模4脱离固定模5,同时,定位杆41伸出一号槽51,且定位杆41不再挤压推块71,然后推块71在二号弹簧72的弹力下,二号弹簧72向上顶起推块71和凸台711,同时凸台711将固定模5内的砂芯模具推出固定模5;通过推块71和凸台711将铸造的砂芯模具推出固定模5内,避免了通过夹取装置将砂芯模具的麻烦,同时也防止夹取装置对砂芯模具造成磨损和刮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推块71中心位置开设一号导管712,一号导管712连通一号槽51与推板下端面设有一号囊73,且一号囊73内装有防粘硅油;通过一号囊73和导管之间的配合,将一号囊73内的防粘硅油挤压到一号槽51内;工作时,推块71在被下压移动时,推块71对一号囊73产生挤压,然后一号囊73受挤压变形并将其内部的防粘硅油从一号导管712流入凸台711上表面,此时砂芯模具与固定模5之间形成一层防粘硅油膜,避免了铸造的砂芯模具的粘附在固定模5上,同时防粘硅油也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加快砂芯模具的凝固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凸台711上表面设有多条条形状的凸起713,凸起713高于凸台711上表面3mm,且凸起713在凸台711上表面围成封闭的多边框;通过凸起713进一步辅助凸台711,同时将凸台711避免的防粘硅油围在一号导管712周围;工作时,凸台711向上移动,同时凸起713也随凸台711向上移动,凸起713的设置一方面可辅助凸台711将铸造的砂芯模具推出固定模5,另一方面,凸起713围成的封闭边框,可防止防粘硅油的溢流到固定模5上;当推块71不再挤压一号囊73时,一号囊73再通过一号导管712将凸台711表面的硅油再次吸回到一号囊73,实现防粘硅油的多次使用,节约成本。

工作时,冷却单元2注入冷却水,冷却水从位于低位的进液口21进入冷却单元2中,冷却水流入设置在基座1冷却通道,可对成型槽12进行冷却,冷却水再从出液口22152排出;进液口21的直径大于出液口22的直径,可实现宽进窄出,提高对成型槽12的冷却效率;首先通过控制器31控制电机33转动,然后电机33带动二号齿轮331转动,接着二号转动带动一号齿轮421转动,同时一号齿轮421上的丝杆42也开始转动,由于活动模4与丝杆42之间是通过滚珠座连接,所以当丝杆42转动后,活动模4上的滚珠座带动活动模4向下运动并与固定模5贴合;通过四个丝杆42带动活动模4向下运动,一方面多个丝杆42可提高活动模4与固定模5之间的稳固性,在浇注管道注入高温的金属液体,而活动模4和固定模5遇到高温金属液体时,会产生膨胀,导致活动模4产生轻微的移动,而通过多个丝杆42可加强活动模4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提高活动模4移动的稳定性,多个丝杆42同时移动,避免了活动模4出现偏移的现象的发生;当活动模4向固定模5逐渐靠近时,定位杆41逐渐靠近并慢慢插入一号槽51,通过定位杆41,再次对活动模4进行准确定位;在活动模4完全贴在固定模5上时,活动模4下压固定模5上的触动开关52,然后控制器31立即停止电机33转动,电机33停止转动,且活动模4不再向下运动,实现活动模4的及时停止,避免活动模4对固定模5造成破坏性的挤压;在活动模4向下移动时,活动模4上的定位杆41逐渐靠近一号槽51的槽口,最终定位杆41插入一号槽51内,同时一号槽51的侧壁挤压一号顶块611,然后顶块逐渐缩进二号槽6内,同时二号顶块612挤压一号杆61,一号杆61绕其铰接点转动,然后一号杆61下端的二号顶块612定在一号槽51的侧壁上,通过二号顶块612挤压一号槽51侧壁,增强一号槽51与定位杆41之间的牢固性,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固定模5与活动模4之间的牢固性;当二号顶块612顶在一号槽51侧壁上向下滑动时,二号顶块612逐渐靠近卡接槽511,最终二号顶块612卡接入卡接槽511内,进一步增强定位杆41与一号槽51之间的牢固性,想活动模4向上移动时,由于卡接槽511呈半椭圆形,二号顶块612会顺着卡接槽511的曲面脱离出,同时在一号弹簧613的拉力下,二号顶块612缩回到二号槽6内;在定位杆41伸入一号槽51内后,定位杆41下压推块71,推板带动凸台711向下移动,使得凸台711上表面与固定模5内表面齐平,此时往固定模5与活动模4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注入熔化的金属液体,待金属液体熔化后,活动模4脱离固定模5,同时,定位杆41伸出一号槽51,且定位杆41不再挤压推块71,然后推块71在二号弹簧72的弹力下,二号弹簧72向上顶起推块71和凸台711,同时凸台711将固定模5内的砂芯模具推出固定模5;通过推块71和凸台711将铸造的砂芯模具推出固定模5内,避免了通过夹取装置将砂芯模具的麻烦,同时也防止夹取装置对砂芯模具造成磨损和刮痕;推块71在被下压移动时,推块71对一号囊73产生挤压,然后一号囊73受挤压变形并将其内部的防粘硅油从一号导管712流入凸台711上表面,此时砂芯模具与固定模5之间形成一层防粘硅油膜,避免了铸造的砂芯模具的粘附在固定模5上,同时防粘硅油也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加快砂芯模具的凝固成型;凸台711向上移动,同时凸起713也随凸台711向上移动,凸起713的设置一方面可辅助凸台711将铸造的砂芯模具推出固定模5,另一方面,凸起713围成的封闭边框,可防止防粘硅油的溢流到固定模5上;当推块71不再挤压一号囊73时,一号囊73再通过一号导管712将凸台711表面的硅油再次吸回到一号囊73,实现防粘硅油的多次使用,节约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