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饰面的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9845发布日期:2019-12-27 16:1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饰面的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饰面的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在墙面装饰工程中,经常需要对墙面进行打磨,现有的做法是操作人员站立在脚手架上用砂纸进行打磨,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目前,授权公告日为2018.01.26、授权公告号为cn20692566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内墙面打磨装置,包括壳体和操作杆,壳体和操作杆固定连接,壳体内部设有电机、隔板和隔盒,电机上设有轴承、套筒、吸尘扇、主齿轮、副齿轮、传动轴和打磨盘,壳体外部设有壳体侧壁和前盖,操作杆内部设有收尘管,操作杆上设有收尘箱、橡胶套和控制按钮。该建筑用内墙面打磨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打磨盘转动,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操作杆和壳体垂直,只能用于内墙侧面的打磨,而在对内墙顶面进行打磨时,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饰面的打磨设备,通过在手持杆和连接杆之间设置调节机构,不仅便于对内墙侧面进行打磨,而且便于对内墙顶面进行打磨,提高了打磨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饰面的打磨设备,包括壳体和操作杆,所述壳体呈一端开口且中空设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对饰面进行打磨的打磨盘以及用于驱动打磨盘运作的驱动电机,所述操作杆包括手持杆、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手持杆一端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和手持杆之间且用于使两者保持垂直或平行的调节机构,所述连接杆远离手持杆的一端垂直固设在壳体的外底壁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垂直固设在手持杆外周面且和第一铰接轴平行的第一固定杆、垂直固设在连接杆外周面且和第一固定杆平行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设置有伸缩调节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杆和手持杆之间设置调节机构,并通过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伸缩调节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连接杆和手持杆角度的调节,且在对内墙侧面进行打磨时,使连接杆和手持杆垂直,在对内墙顶面进行打磨时,使连接杆和手持杆平行,从而实现了连接杆和手持杆的垂直或平行,不仅便于对内墙侧面进行打磨,而且便于对内墙顶面进行打磨,提高了打磨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调节杆包括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在第一固定杆上的第一调节螺杆、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在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二调节螺杆、设置在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之间的调节套筒,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螺纹方向和第二调节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调节套筒的两端分别和第一调节螺杆、第二调节螺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之间的螺纹方向相反,通过转动调节套筒,从而实现了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之间距离的增加或减小,而且实现了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的固定,使伸缩调节杆的使用更方便,进而使调节机构的使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套筒的外周面呈正多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调节套筒的使用更方便,进而使第一调节螺杆、第二调节螺杆的调节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磨盘设置为圆柱体型盘,所述打磨盘远离操作杆的侧面可拆卸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打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磨板可拆卸安装在打磨盘上,不仅降低了打磨盘的磨损,而且便于对打磨板进行更换,提高了打磨盘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磨板的外周面向靠近打磨盘的方向固设有与打磨盘相适配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打磨盘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贯穿安装板和打磨盘的外周面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磨板安装在打磨盘上时,固定螺栓的螺杆贯穿安装板和打磨盘螺纹连接,且固定螺栓的螺栓帽和安装板相抵触,从而实现打磨板的可拆卸连接,不仅使打磨板的安装和更换更方便,而且提高了打磨板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侧壁固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壳体内底壁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驱动电机固设在第一容纳腔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隔板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设有驱动转轴,所述壳体于第一隔板远离其内底壁的一侧间隔固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打磨盘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打磨盘于中心处分别固设有从动转轴,所述从动转轴贯穿第二隔板且与其转动连接,多个所述从动转轴和驱动转轴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位于第二容纳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饰面进行打磨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转轴转动,驱动转轴通过联动机构带动多个从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打磨盘转动,从而实现对内墙面的打磨,通过多个打磨盘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了打磨设备的效率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设在驱动转轴外周面的驱动齿轮、固设在从动转轴外周面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驱动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从动转轴和驱动转轴的联动,使联动机构的加工和安装更方便,同时使联动机构的使用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转轴于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外周面固设有吸尘扇片,所述壳体的外周面固设有与第二容纳腔相连通的吸尘软管,所述吸尘软管远离壳体的一端连接有除尘器,所述第二隔板的侧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磨内墙面产生的粉尘在吸尘扇片的作用下,经过通孔、第二容纳腔、吸尘软管进入除尘器内,从而降低了粉尘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打磨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与联动机构相适配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外周面向靠近第二隔板方向垂直固设有防护侧板,所述防护侧板固设在第二隔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机构位于防护板、防护侧板、第二隔板形成的防护腔内,避免粉尘掉落到联动机构内而影响联动机构的运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开口端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打磨设备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饰面的打磨设备,通过在手持杆和连接杆之间设置调节机构,不仅便于对内墙侧面进行打磨,而且便于对内墙顶面进行打磨,提高了打磨设备的实用性。

2、通过在打磨盘上可拆卸安装打磨板,不仅降低了打磨盘的磨损,而且便于对打磨板进行更换,提高了打磨盘的实用性。

3、打磨盘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并通过联动机构实现其和驱动电机的联动,提高了打磨设备的效率和实用性,同时通过防护板和防护侧板的相互配合,提高了打磨设备使用的稳定性。

4、通过通孔、吸尘软管、除尘器之间的相互配合,降低了粉尘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打磨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连接杆和手持杆处于垂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了表示壳体内部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为了表示固定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连接杆和手持杆处于平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为了表示铰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为了表示第三磁铁、第四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21、通孔;2、操作杆;21、手持杆;211、防滑套;22、第一铰接轴;23、连接杆;24、调节机构;241、第一固定杆;242、第二固定杆;243、伸缩调节杆;2431、第一调节螺杆;2432、第二调节螺杆;2433、第二铰接轴;2434、第三铰接轴;2435、调节套筒;31、打磨盘;311、从动转轴;32、驱动电机;321、驱动转轴;33、联动机构;331、驱动齿轮;332、从动齿轮;34、防护板;341、防护侧板;4、打磨板;41、安装板;42、固定螺栓;51、吸尘扇片;52、吸尘软管;53、除尘器;6、盖板;7、铰接机构;71、第一固定块;72、第二固定块;73、合页;74、第三磁铁块;75、第四磁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饰面的打磨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和操作杆2。壳体1呈一端开口且中空的圆柱体型设置。壳体1内侧壁沿其轴线方向间隔固设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第一隔板11位于第二隔板12和壳体1内底壁之间,第一隔板11和壳体1内底壁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结合图3所示,第二隔板12远离第一隔板1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对饰面进行打磨的打磨盘31,打磨盘31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三个打磨盘31于中心处分别垂直固设有从动转轴311,即从动转轴311的数量为三个,从动转轴311的轴线和壳体1的轴线平行,且从动转轴311远离打磨盘31的一端贯穿第二隔板12且与其转动连接。第一隔板11远离第二隔板12的侧面固设有用于驱动打磨盘31运作的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贯穿第一隔板11的中心处且与其转动连接。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固设有驱动转轴321,驱动转轴321的轴线和壳体1的轴线重合,且驱动转轴321和三个从动转轴311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33,联动机构33位于第二容纳腔内。

如图2和图3所示,打磨盘31设置为圆柱体型盘,打磨盘31远离从动转轴311的侧面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打磨板4,打磨板4的外周面向靠近打磨盘31的方向垂直固设有安装板41,安装板41呈与打磨盘31外周面相适配的圆环形板,安装板41和打磨盘31之间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42,多个固定螺栓42沿打磨盘31周向方向均匀设置,且固定螺栓42的螺杆贯穿安装板41和打磨盘31螺纹连接。

在打磨板4安装在打磨盘31上时,固定螺栓42的螺杆贯穿安装板41和打磨盘31螺纹连接,且固定螺栓42的螺栓帽和安装板41相抵触,从而实现打磨板4的可拆卸连接,不仅使打磨板4的安装和更换更方便,而且提高了打磨板4安装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联动机构33包括固设在驱动转轴321外周面且与其轴线重合的驱动齿轮331,三个从动转轴311的外周面分别固设有与驱动齿轮331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32,从动齿轮332的轴线和从动转轴311的轴线重合。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之间设置有与驱动齿轮331、从动齿轮332相适配的防护板34,防护板34设置为圆形板,驱动转轴321贯穿防护板34且与其转动连接。防护板34的外周面向靠近第二隔板12的方向垂直固设有防护侧板341,防护侧板341固设在第二隔板12侧面上,此时,驱动齿轮331、从动齿轮332位于防护板34、防护侧板341、第二隔板12形成的防护腔内。

在对内墙面进行打磨时,启动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带动驱动转轴321转动,驱动转轴321通过驱动齿轮331、从动齿轮332带动从动转轴311转动,进而带动打磨盘31转动,打磨盘31带动打磨板4转动,从而实现对内墙面的打磨,通过多个打磨板4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了打磨设备的效率和实用性。

如图1所示,操作杆2包括手持杆21,手持杆21的一端的外周面固设有防滑套211,手持杆2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22铰接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远离手持杆21的一端固设在壳体1的外底壁,且连接杆23和壳体1外底壁垂直。手持杆21和连接杆23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两者保持垂直或平行的调节机构24。

如图1所示,调节机构24包括垂直固设在手持杆21外周面的第一固定杆241、垂直固设在连接杆23外周面的第二固定杆242,第一固定杆241和第一铰接轴22平行,第二固定杆242和第一固定杆241平行。第一固定杆241和第二固定杆242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连接杆23和手持杆21垂直或平行的伸缩调节杆243。

如图1所示,伸缩调节杆243包括第一调节螺杆2431、第二调节螺杆2432,第一调节螺杆2431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2433铰接在第一固定杆241上,且第二铰接轴2433和第一铰接轴22平行。第二调节螺杆2432的螺纹方向和第一调节螺杆2431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二调节螺杆2432的一端通过第三铰接轴2434铰接在第二固定杆242上,且第三铰接轴2434和第二铰接轴2433平行。第一调节螺杆2431和第二调节螺杆2432之间设置有调节套筒2435,调节套筒2435的一端套设在第一调节螺杆2431的外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调节套筒2435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调节螺杆2432的外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调节套筒2435的外周面呈正六边形。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对内墙侧面进行打磨时,使连接杆23和手持杆21垂直,在对内墙顶面进行打磨时,通过转动调节套筒2435,由于第一调节螺杆2431和第二调节螺杆2432之间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增加第一调节螺杆2431和第二调节螺杆2432之间的距离,进而使连接杆23和手持杆21平行。在连接杆23和手持杆21之间设置调节机构24,并通过第一固定杆241、第二固定杆242、伸缩调节杆243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连接杆23和手持杆21角度的调节,且实现了连接杆23和手持杆21的垂直或平行,不仅便于对内墙侧面进行打磨,而且便于对内墙顶面进行打磨,提高了打磨设备的实用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便于对内墙面打磨产生的粉尘进行清理以及降低粉尘的扬尘,驱动转轴321于位于防护板34和第一隔板11之间的外周面固设有吸尘扇片51。第二隔板12的侧面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121,多个通孔121实现第二容纳腔和外界相连通,且多个通孔121位于防护腔外,防止粉尘掉落到驱动齿轮331、从动齿轮332之间而影响其运作。壳体1的外周面固设有与第二容纳腔相连通的吸尘软管52,吸尘软管52远离壳体1的一端连接有除尘器53。

如图1和图5所示,为了提高打磨设备的安全性,壳体1开口端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盖板6,盖板6和壳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盖板6的铰接机构7。盖板6远离铰接机构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铁块(第一磁铁块在图中未示出),壳体1侧壁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磁铁块相适配的第二磁铁块(第二磁铁块在图中未示出)。在盖板6处于关闭状态时,盖板6在第一磁铁块、第二磁铁块的作用下和壳体1相抵触。

如图5和图6所示,铰接机构7包括固设在盖板6外周面的第一固定块71、固设在壳体1外侧壁且与第一固定块71相适配的第二固定块72,第一固定块71远离盖板6的侧面和第二固定块72远离壳体1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合页73,即第一固定块71和第二固定块72通过合页73铰接,且合页73的铰接轴位于第二固定块72远离壳体1的一侧。

如图5和图6所示,在盖板6处于开启状态时,为了防止盖板6影响打磨盘31的使用,壳体1于靠近铰接机构7的外侧壁处固设有第三磁铁块74,盖板6的侧面固设有与第三磁铁块74相适配的第四磁铁块75。在盖板6处于开启状态时,盖板6的轴线在第三磁铁块74、第四磁铁块75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

打磨内墙面产生的粉尘在吸尘扇片51的作用下,经过通孔121、第二容纳腔、吸尘软管52进入除尘器53内,从而降低了粉尘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打磨设备的实用性,同时通过在壳体1的开口端设置盖板6,不仅提高了打磨设备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而且通过第一磁铁块、第二磁铁块的相互配合,以及第三磁铁块74、第四磁铁块75的相互配合,提高了盖板6使用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