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蜡模废液的加热磨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4851发布日期:2020-05-12 17:3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收蜡模废液的加热磨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蜡模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回收蜡模废液的加热磨平装置。



背景技术:

蜡模精密铸造,又称为失蜡铸造或熔模铸造,具体铸造方法是:先把要做的铸件用蜡料制成模型,并把模型用同种材料焊接到浇口棒上,制成模组(铸件大时可以单个为一组),在模组表面蘸上耐火涂料(水玻璃或硅溶胶与细砂的混合物),再洒上耐火砂,沾浆、撒砂要反复数次,使砂层足够厚,待其干燥固化后,给模组加热,把蜡料从浇口处脱出,形成空壳。将空壳焙烧,使之成为坚固的模壳,将金属液体从浇口浇入,冷凝后,就成为金属铸件。蜡模精密铸造所成型铸件具有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后期加工量少等技术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高温合金等难以加工的合金铸件成型方面。

蜡模加工出来后有些部位表面可能会出现不平整,有些则是在焊接(热熔接)前需要对某些部位进行处理,因此需要对蜡模进行进一步加热磨平处理,现有技术中的加热设备对蜡模进行加热后,蜡模表面经过加热后形成蜡水到处流动,对加热设备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蜡模废液的加热磨平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回收蜡模废液的加热磨平装置,包括:

平台,平台的顶部用于放置蜡模、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平台的脚位;

加热装置,设置在平台的底部并与平台底部接触以用于对平台进行加热;

集液槽,设置在平台的外侧壁上且集液槽的顶部低于平台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液槽之间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为电磁感应加热器或ptc加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tc加热器表面覆盖有导热硅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一端与集液槽的侧壁连通,另一端连接有集液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装置对平台进行加热后,把需要磨平处理的蜡模放置于平台上,蜡模与平台接触的位置经过加热手融化形成蜡水,蜡水经过平台表面流进集液槽内存储,集液槽的顶部低于平台的顶部的好处在于,平台可以放下比平台面积要大的蜡模,进行磨平处理时不局限于蜡模的大小,整体设计便于对蜡水进行收集处理,避免了蜡水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回收蜡模废液的加热磨平装置,包括平台1、加热装置以及集液槽2,所述平台1的顶部用于放置蜡模、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平台1的脚位3;加热装置设置在平台1的底部并与平台1底部接触以用于对平台1进行加热;集液槽2设置在平台1的外侧壁上且集液槽2的顶部低于平台1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装置对平台1进行加热后,把需要磨平处理的蜡模放置于平台1上,蜡模与平台1接触的位置经过加热手融化形成蜡水,蜡水经过平台1表面流进集液槽2内存储,集液槽2的顶部低于平台1的顶部的好处在于,平台1可以放下比平台1面积要大的蜡模,进行磨平处理时不局限于蜡模的大小,整体设计便于对蜡水进行收集处理,避免了蜡水造成的污染。

平台1在承载蜡模时由于蜡模对平台1的压力不均匀,可能对平台1造成一定的倾斜,在使用过程蜡水往低处流,大部分会集中在某一个集液槽2内,容易导致集液槽2液满溢出,所述集液槽2之间相互连通能够让集液槽2内的蜡水往另一集液槽2内移动,集液槽2直接形成一个整体,蜡水不容易溢出,在本实用新型中,平台1的形状可设置为方形或圆形,四个集液槽2分别设置在方形平台1的四条边上,或集液槽2环绕着圆形平台1的圆周设置。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为电磁感应加热器41或ptc加热器42,电磁感应加热器41配合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平台1使用,平均预热时间比电阻圈加热方式缩短2/3,同时热效率高达95%以上,节电效果可达30%-70%,ptc加热器42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自动恒温、省电的电加热器。突出特点在于安全性能上,任何应用情况下均不会产生如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从而引起烫伤,火灾等安全隐患。

进一步,为了让热量较为均匀地传递至平台1,所述ptc加热器表面覆盖有导热硅脂5。

为了对蜡水进行收集以作进一步处理,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导液管6,所述导液管6一端与集液槽2的侧壁连通,另一端连接有集液箱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收蜡模废液的加热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平台的顶部用于放置蜡模、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平台的脚位;

加热装置,设置在平台的底部并与平台底部接触以用于对平台进行加热;

集液槽,设置在平台的外侧壁上且集液槽的顶部低于平台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蜡模废液的加热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液槽之间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蜡模废液的加热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为电磁感应加热器或ptc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收蜡模废液的加热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ptc加热器表面覆盖有导热硅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蜡模废液的加热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一端与集液槽的侧壁连通,另一端连接有集液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收蜡模废液的加热磨平装置,包括平台、加热装置以及集液槽,所述平台的顶部用于放置蜡模、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平台的脚位;加热装置设置在平台的底部并与平台底部接触以用于对平台进行加热;集液槽设置在平台的外侧壁上且集液槽的顶部低于平台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装置对平台进行加热后,把需要磨平处理的蜡模放置于平台上,蜡模与平台接触的位置经过加热手融化形成蜡水,蜡水经过平台表面流进集液槽内存储,集液槽的顶部低于平台的顶部的好处在于,平台可以放下比平台面积要大的蜡模,进行磨平处理时不局限于蜡模的大小,整体设计便于对蜡水进行收集处理,避免了蜡水造成的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陈达明;高应鹏;徐勇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达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