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常压氨浸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1959发布日期:2020-12-15 08:3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常温常压氨浸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法冶金及尾矿中金属资源浸出综合利用的氨浸罐。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氨浸设备主要针对于高温或者高压浸出,对设备材质和加工方式要求较高,生产操作时也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一般是间歇性作业,无法实现连续生产,故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都会受到限制。近年来,也有人对常温常压氨浸设备做出过一些探索,例如,公告号为cn20152079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常温常压氨浸铜装置”,它由回转筒、储槽、氧化反应罐、输送泵、水力喷射等装置组成实现了常温常压下操作及连续浸出,但是其结构复杂,占地面积较大,存在需要外加输送泵等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常温常压氨浸罐,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即可实现氨水自流、大规模、连续生产的氨浸设备,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并且可以实现多台设备串联生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常温常压氨浸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氨水入口、出风口,其底部设置有最终络合液出口、排液口;所述罐体内径向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顶面固定有导流柱,所述导流柱轴向设置,其顶端封闭,底端与筛板连接,侧壁上开有若干浸液孔;所述导流柱外表面以及滤板顶面敷设有滤布;罐体侧壁位于筛板上方设置有卸料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利用液体自身重力运行,无需额外动力。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流柱与罐体同轴设置。导流柱的作用在于避免物料太厚氨水无法渗透。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罐体上方设置有高位氨水罐,所述罐体下方设置有络合液储存罐;所述高位氨水罐与氨水入口连接,所述络合液储存罐与最终络合液出口连接。利用液体重力实现自动进出液。

作为另一种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滤布为帆布。滤布的作用在于防止物料透过导流柱或者筛板的孔洞进入络合液当中。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罐体依靠支架竖直安装在地面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过程络合液入口,底部设置有过程络合液出口;多个罐体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并将上一罐体的过程络合液出口与下一罐体的过程络合液入口连接。多台设备串联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氨浸罐,克服了传统氨浸必须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缺点,实现了氨浸的常温常压下的操作,采用氨水自流的方式运行,无需额外增加输送泵等耗能设备,其设备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可以实现多台设备串联生产,并且可用于浸出铜、锌等多种金属离子,能大大提高生产规模和浸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滤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罐体,2-进料口,3-氨水入口,4-出风口,5-过程络合液入口,6-卸料口,7-最终络合液出口,8-过程络合液出口,9-排液口,10-导流柱,11-筛板,1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常温常压氨浸罐,包括罐体1,罐体1依靠支架12竖直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氨水入口3、出风口4,其底部设置有最终络合液出口7、排液口9;所述罐体1内径向设置有滤板11,所述滤板11顶面固定有导流柱10,所述导流柱10轴向设置,与罐体1同轴;导流柱10顶端封闭,底端与筛板11连接,侧壁上开有若干浸液孔;所述导流柱10外表面以及滤板11顶面敷设有滤布;滤布为帆布。罐体1侧壁位于筛板11上方设置有卸料口6。

罐体1上方设置有高位氨水罐,所述罐体下方设置有络合液储存罐;所述高位氨水罐与氨水入口3连接,所述络合液储存罐与最终络合液出口8连接。

单独使用时,其运行过程如下:

a.加料前,用过滤帆布将导流柱10和筛板11覆盖,各气液进出口的所有阀门及卸料口6全部关闭;

b.将待浸矿粉由进料口2加入罐体1,封闭进料口2;

c.打开氨水入口3阀门,氨水由高位储氨罐中自流进入罐体1内;

d.待氨水自上而下浸透矿粉,充分进行络合反应;

e.打开最终络合液出口7阀门,金属离子络合液即可自流到络合液储存罐;

f.氨浸结束后,关闭上方氨水入口3阀门,开启排液口9阀门将罐体内剩余络合液排出;

g.将上方出风口4阀门打开,从下方排液口9吹入热风,即可将罐体1内矿粉吹干、氨气排尽;(一般情况下出风口4中吹出的氨气经过冷凝设备冷凝之后可以回收利用。)

h.将卸料口6打开,卸出反应罐体1内矿粉。

为了将多个氨浸罐串联使用,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过程络合液入口5,底部设置有过程络合液出口7;多个罐体1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并将上一罐体1的过程络合液出口7与下一罐体1的过程络合液入口5连接。

串联使用时,其运行过程如下:

a.将若干台设备在同一水平面放置,前一台设备的过程络合液出口8与后一台设备的络合液入口5连接;

b.按照单独使用的步骤,将每台设备套上过滤帆布,并加入待浸矿粉;

c.打开第一台设备的氨水入口3阀门及过程络合液出口8阀门,第二台设备的络合液入口5阀门;

d.以此类推,后面的络合液即可依次经过每台氨浸设备,进行络合反应,实现多级浸出;

e.打开最后一台设备的最终络合液出口7阀门,金属离子络合液即可自流到络合液储存罐;

氨浸结束后,按照单独使用中所述步骤,进行排液、吹氨、卸矿操作即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常温常压氨浸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氨水入口、出风口,其底部设置有最终络合液出口、排液口;所述罐体内径向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顶面固定有导流柱,所述导流柱轴向设置,其顶端封闭,底端与筛板连接,侧壁上开有若干浸液孔;所述导流柱外表面以及滤板顶面敷设有滤布;罐体侧壁位于筛板上方设置有卸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温常压氨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柱与罐体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温常压氨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方设置有高位氨水罐,所述罐体下方设置有络合液储存罐;所述高位氨水罐与氨水入口连接,所述络合液储存罐与最终络合液出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温常压氨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布为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温常压氨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依靠支架竖直安装在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温常压氨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过程络合液入口,底部设置有过程络合液出口;多个罐体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并将上一罐体的过程络合液出口与下一罐体的过程络合液入口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常温常压氨浸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氨水入口、出风口,其底部设置有最终络合液出口、排液口;所述罐体内径向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顶面固定有导流柱,所述导流柱轴向设置,其顶端封闭,底端与筛板连接,侧壁上开有若干浸液孔;所述导流柱外表面以及滤板顶面敷设有滤布;罐体侧壁位于筛板上方设置有卸料口。具有上述结构的氨浸罐,克服了传统氨浸必须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缺点,实现了氨浸的常温常压下的操作,采用氨水自流的方式运行,无需额外增加输送泵等耗能设备,其设备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可以实现多台设备串联生产,并且可用于浸出铜、锌等多种金属离子,能大大提高生产规模和浸出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宋忠义;杨贤有;杨波;罗培强;王攀;邓俊;罗启贵;覃占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君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2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