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铁隧道窑装料系统之煤粉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79748发布日期:2021-05-14 17:1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还原铁隧道窑装料系统之煤粉漏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工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还原铁隧道窑装料系统之煤粉漏斗。


背景技术:

2.我国的直接还原铁隧道窑装卸料系统的发展,经历了手工操作和机械化两个阶段。还原铁隧道窑装卸料系统起步阶段,主要靠人工来完成。操作工人用计量工具将铁粉和煤粉的重量称好,用铁勺子分别将铁粉和煤粉装入耐火罐模具中,然后抽出不锈钢模具,耐火罐顶部用煤粉封好。由于是纯手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车间内煤粉灰尘大,工作环境差。我公司于2013年12月04日申报了专利号为zl201320784883.0的直接还原铁隧道窑机械装料装置,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节省了人力,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该装料系统由五个工位构成:第一个工位是装外圈煤粉,第二个工位是装内圈煤粉,第三个工位是装中间圈铁粉,第四个是模具工位,第五个是补料工位。还原铁隧道窑装料系统之煤粉漏斗是连接煤粉计量桶和内外圈煤粉工位的桥梁和纽带,是装料系统核心部件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市场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简单、装料通畅、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的还原铁隧道窑装料系统之煤粉漏斗。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漏斗体,所述漏斗体为双层分流结构,内层为灌装内圈煤粉的圆管,外壁为漏斗形,在该圆管中下部与漏斗体的喇叭口之间设置了圆椎形导流环,圆椎形导流环上部固定连接在圆管上,下部设置了导正圆环。所述导正圆环高度为10~12mm。漏斗形外壁与圆管、圆椎形导流环和导正圆环之间形成外圈煤粉圆环形装料口,且方便漏斗下方准确插入装料罐中10毫米左右。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漏斗中心设置了圆管和导流环,将漏斗进出口分割为两部分,从而使一只漏斗可以分别向装料罐中不同部位灌装煤粉,达到一物多用之目的,具有结构合理、使用简单、装料通畅、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8.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9.图中:1为漏斗体,2为圆管,3为圆椎形导流环,4为导正圆环,5为内圈煤粉灌装入口,6为外圈煤粉灌装入口,7为内圈煤粉灌装出口,8为外圈煤粉灌装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10.如图1、图2所示,还原铁隧道窑装料系统之煤粉漏斗包括漏斗体1,所述漏斗体1为双层分流结构,内层为灌装内圈煤粉的圆管2,外壁为漏斗形。在该圆管2中下部与漏斗体1的喇叭口之间设置了圆椎形导流环3,圆椎形导流环3下部设置了导正圆环4,形成外圈煤粉圆环形装料口,且方便漏斗下方准确插入装料罐中10毫米以内。
11.实施本实用新型时,煤粉经干燥后,直接下放到斗式提升机的进料斗,斗式提升机将煤粉直接提升到贮存料仓,料仓的煤粉是用来随时准备装罐,料仓的正下方是装料机,当装料机的第一道液压闸板拉开,料仓的煤粉就会下卸至计量筒内并填充满计量筒,此填充容积为计算好了的煤粉容积(此时计量车本体上升并顶紧固定筒的下平面钢板)并等待有模具的空罐窑车到来,当带有模具的空罐窑车通过液压拉带机进入第一个工位并准确的停在装料位置后,此时第一个工位可以用来装煤粉了,计量车本体在液压缸的作用下下降,设置在计量筒下方的煤粉漏斗与装料罐内的模具头对接并伸向模具内10

(对接允许误差10

以内),对接好后,通过电器控制在人工的操作下将设置在计量筒与煤粉漏斗之间的液压闸板拉开,煤粉自重下落自外圈煤粉圆环形装料口进入模具筒内,一次性将模具外圈填充满煤粉,这样一来第一个工位的任务就完成了。然后进入下一个工位内圈煤粉工位,重复上述动作,煤粉自重下落自内圈煤粉圆筒形装料口进入模具筒内,一次性将模具内圈填充满煤粉,这样一来第二个工位的任务就完成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