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维护用内腔抛光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5839发布日期:2023-03-24 21: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模具维护用内腔抛光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安装于底座(1)上的龙门架(2)和装夹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2)内通过气缸(4)活动设置有升降台(5),所述升降台(5)的底面通过转轴(6)转动设置有转盘(7),所述转盘(7)通过升降台(5)上设置的第一电机(8)驱动,转盘(7)上还安装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固定罩(9)、活动座(10)、角度调节单元、打磨电机(12)和打磨头(13),所述活动座(10)通过销轴(11)转动设置在固定罩(9)内,固定罩(9)的侧面对称开设有供活动座(10)转动的侧孔,活动座(10)的底端安装有打磨电机(12),所述打磨电机(1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打磨头(13),所述角度调节单元用于为活动座(10)的转动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维护用内腔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包括蜗杆(15)以及与蜗杆(15)啮合的蜗轮(14),所述蜗轮(14)与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蜗杆(15)转动设置在固定罩(9)内,且蜗杆(15)穿设至固定罩(9)的顶端安装有旋钮(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维护用内腔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9)的侧面还安装有角度测量仪(17),所述角度测量仪(17)的指针与传动轴同轴固定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维护用内腔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设置有一对,两个打磨机构对称活动设置在转盘(7)上,转盘(7)上对称开设有供固定罩(9)滑动的条形孔(18),转盘(7)上还设置有调节两个打磨机构之间间距的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驱动轴(19)、第一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21)、螺杆(22)和螺套(23),所述驱动轴(19)转动设置在转盘(7)上,并通过转盘(7)底面设置的第二电机(24)驱动,驱动轴(19)位于转盘(7)内的杆体上安装有第一锥齿轮(20),所述第一锥齿轮(20)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1),所述第二锥齿轮(21)的轴心处固定安装有螺杆(22),螺杆(22)贯穿固定罩(9)并转动设置在条形孔(18)内,且螺杆(22)上安装有与其适配的螺套(23),所述螺套(23)固定安装在固定罩(9)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维护用内腔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7)的顶面位于转轴(6)周边还固定设置有多个加强杆(25),所述加强杆(25)的顶端滑动设置在升降台(5)的底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抛光打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维护用内腔抛光打磨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底座上的龙门架和装夹组件,所述龙门架内通过气缸活动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底面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还安装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固定罩、活动座、角度调节单元、打磨电机和打磨头,通过设置固定罩、活动座、角度调节单元、打磨电机和打磨头,角度调节单元在驱动活动座在固定罩内转动时,安装于活动座上的打磨电机和打磨头随之一起发生转动,打磨头转动后,打磨角度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可根据实际内腔的倾斜角度来调整打磨头的倾斜角度,使得该装置能满足对不同倾斜角度内腔的打磨抛光,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明 严晓超 程绍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弘傲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9
技术公布日:2023/3/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