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压力容器对渗后工件的清洗方法

文档序号:3284217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压力容器对渗后工件的清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化学热处理后工件的清洗方法,特别适用于熔盐渗硼、渗金属件的快速清洗。
金属化学热处理后工件的清洗方法大体有三种一种是沸水清洗法,该法虽简单易行,但耗时耗能,一炉渗后工件放入12kw清洗炉中,要清洗较为干净须长达30~40小时;一种是超声波清洗法,它仅对工件上的除油去污起到较好的作用,但对清除工件上渗硼及渗金属后遗留下的残盐渣物无能为力;第三种是化学清洗方法,由于渗后工件烧结的残盐渣物厚薄不一,因此对清洗工艺配方难以准确控制,轻者洗不净重者会造成工件渗层腐蚀,影响表面质量,以上方法,对清洗渗后工件的残盐及夹渣,均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渗后工件上的残盐渣物之所以不能很好的清除,无外乎是因为上述清洗方法中的能量不足,温度不够或盐的溶解度不高所致,要提高盐的溶解度,只有提高温度,而温度的提高只有通过压力的提高来实现。所以在当前对熔盐化学热处理渗后工件如何清洗干净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清洗工件的费时费能,提高清洗效率和工件表面质量。
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压力容器对熔盐渗硼及渗金属件的清洗方法,其特征是将被清洗的工件置于充满水的特制压力容器中,使升温升到90~155℃,同时,施以1~10公斤/cm2的压力,实现快速清洗。其特制的压力容器由筒体(1)、密封圈(3)、泄气阀(4)、电接点压力表(5)、安全阀(6)、载物栅(9)、加热体(10)、排水与旧盐回收阀(11)组成。
本发明与其它清洗方法不同,它有效地克服了常压下沸水清洗和超声波清洗的耗时费能及化学清洗带来的被清洗工件的腐蚀,实现了快速、有效、节能、省时的愿望,解决了目前熔盐化学热处理工件难予清洗这一课题,同时,在目前渗金属盐价格昂贵和短缺的情况下,解决了旧盐回收并重新利用,以达到节约原材料。特别是通过电接触点压力表,实现清洗的自动控制,以达到省时、节能、减少加工成本。是一种对渗硼、渗金属件快速清洗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结合结合

图1说明于下把经过熔盐渗金属的工件(12)放入压力容器中的载物栅(9)上,自动加热升温、并升压。当压力达到1~10公斤/cm2,温度达到90~155℃,清洗一小时后,工件即已清洗干净。图1为特制压力容器的主剖视图,图中筒体(1)、下法兰(2)、密封圈(3)、泄气阀(4)、电接点压力表(5)、安全阀(6)、上法兰(7)、紧固螺栓(8)、载物栅(9)、电热体(10)、排水及旧盐回收阀(11)、清洗工件(12)。
权利要求
1.一种用压力容器对渗后工件的清洗方法,其特征是将被清洗的工件置于充满水的特制压力容器中,使水升温到90~155℃,同时施以1~10公斤/cm2压力。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压力容器对渗后工件的清洗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特制压力容器由筒体(1)、密封圈(8)、泄气阀(4)、电接点压力表(5)、安全阀(6)、载物栅(9)、加热体(10)、排水与旧盐回收阀(11)组成。
全文摘要
一种用压力容器对渗后工件的快速清洗方法,特别适用于熔盐渗硼渗金属件的快速清洗。对熔盐化学热处理渗后工件的残盐及夹渣,由于现有的沸水、超声波、化学清洗法,均不能很好的予以清洗干净,并费时费能费料,是急待解决的课题。本发明是将被清洗的工件放入充满水的特制压力容器内,自动加热与升压,即可在很短时间内获得表面干净的工件,并使旧盐回收利用,达到省时、节能省料、降低成本,是对渗后工件实现快速清洗的一种有效方法。
文档编号C23C10/60GK1031571SQ8710507
公开日1989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87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1987年8月23日
发明者毕振宇 申请人:大连金属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