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保温发热冒口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4381阅读:8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保温发热冒口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业用复合保温发热冒口盖。
目前,在制作明保温冒口时,为提高冒口中液态钢水温度,通常在明冒口顶部添加粉状发热剂,由于添加的粉状发热材料长时间和高温液态金属表面接触,发热剂中的某些元素向钢液中扩散,影响了铸件质量,且污染环境,添加粉状发热剂的方法不能用于暗冒口。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温冒口顶部施放特制保温发热剂形成的复合保温发热冒口盖,以节约冒口中的液态钢水。
本发明的复合保温发热冒口盖,可在制作保温暗冒口套或在制作上半球保温冒口套时,将配制好的保温材料和发热材料,按序填覆在上部。其保温发热冒口盖的尺寸为所制保温冒口套公称内直径的0.8~1倍。内层为发热材料、外层为保温材料,发热层和保温层厚度均为冒口套公称内直径的5~7%。顶部开有出气孔。
复合保温发热冒口盖的保温材料是将粉煤灰70~75%、珍珠岩15~17%、(50°~52°)的水玻璃7~8%、水适量混合搅拌5~6分钟而成。发热材料是将柳毛石墨粉55~60%、萤石粉15~17%、固体水玻璃粉7~8%、铝屑1~2%、硅铁粉0.8%、氧化铁3%、珍珠岩8%、(50°~52°)的水玻璃3~4%、水适量混合搅拌5~6分钟而成。
制作上半保温球壳时,将合格的镶有相应尺寸的铝板罩模具置于保温冒口套料罐内,吸附保温材料后,借脱水过程,立即取下上部铝板罩,先后将定量发热剂、保温剂按序置于冒口顶部,经修整脱模后,即可烘干使用。
本发明之复合保温发热冒口盖,在球形、柱形和腰形保温暗冒口套实施后,均比原保温冒口套节约冒口中液态钢水30~50%,可进一步节约能源。


图复合保温发热冒口盖实施在球形保温冒口套上的剖视图。
下半保温壳(1)、上半保温壳(2)、出气孔(3)、割经部(4)、发热层(5)、保温层(6)。
实施例本发明的模具制作仅在上半球保温冒口套铝制模上,用1mm厚铝合金板制作一个符合所制模具尺寸的铝板罩,铝板罩须高出保温发热冒口盖50~70mm,中心用1mm厚铝板作一个尺寸和锥度与冒口出气孔铝柱相等的锥套,由锥套和模具上的出气孔铝柱紧固,并易取。将装铝板罩的模具置于混制好的料罐内。真空度达到53KPa以上时,操作开始,经几秒钟后,保温材料吸附在模具上,在脱水过程中,将铝板罩取下,按量按序把发热材料和保温材料填于原铝板罩处,略修整脱模送烘干。复合保温发热冒口盖可用同样方法实施在柱形和腰形保温冒口套上。
本发明的保温材料为珍珠岩15%、粉煤灰71%、50°的水玻璃8%、水适量,发热材料为柳毛石墨粉57%、萤石粉15%、固体水玻璃粉7%、铝屑1%、硅铁粉0.8%、氧化铁3%、珍珠岩8%、50°的水玻璃3%、水适量按上述制作过程即可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保温冒口套上部制有尺寸为保温冒口套公称内直径的0.8-1倍的保温发热冒口盖,保温发热冒口盖由保温材料和发热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保温材料由粉煤灰71~74%、珍珠岩15~17%、(50°~52°)的水玻璃7~8%、水配制而成;发热材料由柳毛石墨粉55~60%、萤石粉15~17%、固体水玻璃粉7~8%、铝屑1~2%、硅铁粉0.8%、氧化铁3%、珍珠岩8%、(50°~52°)的水玻璃3~4%、水配制而成。
全文摘要
一种铸造业用带保温发热盖的保温冒口套,在冒口顶部制有由保温材料和发热材料构成的复合保温发热盖。其发热材料由柳毛石墨粉、萤石粉、固体水玻璃粉、铝屑、硅铁粉、氧化铁、珍珠岩、液体水玻璃、水配制而成;保温材料由粉煤灰、珍珠岩、水玻璃配制而成。
文档编号B22D7/10GK1040527SQ8810625
公开日1990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1988年8月23日
发明者孙孟全 申请人:孙孟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