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气体挡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89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离式气体挡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炼钢中出钢时用的一种气体挡渣装置。
众所周知,少渣或无渣出钢是获得最佳冶金效果的先决条件。尤其是炉外精炼和转炉冶炼优质钢中,为获得较纯的钢、应尽可能减少出钢带渣。所谓气体挡渣就是通过出钢口向炉内吹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依靠气体的压力把炉渣压回炉内、其不同于挡渣球和挡渣棒,后者是通过挡渣元件的机械接触来实现挡渣目的的。气体挡渣则是以压力气体作为动力来封挡钢渣。据钢铁冶炼(lronmarking and Steetmarking)1982年第九卷第三期文章介绍,该气体挡渣装置是用于100吨以上较大容量的转炉,由于转炉外壳体积大,环境温度较低,其喷头、气缸和转臂等结构为单列式排列,因此在较小容量的转炉上不宜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制造一种结构灵活、使用方便、效果理想的适用于较小容量转炉出钢时用的气体挡渣装置。本挡渣装置的特点是将挡渣臂和气缸分别布置于出钢口两侧。它们是附着在转炉炉体上的,本挡渣装置适合于50吨和50吨以下的转炉。因为小容量转炉,钢中所含渣量相对较多,即渣量与钢液量相比相对较大(对大容量转炉而言)。为此,挡渣更有实用价值,所以本挡渣装置是克服小转炉出钢带渣的一个有效方法。(见附图1)本气体挡渣装置主要由喷头(2)、挡渣臂(4)和气缸(1)等部件组成。其炉体外部份有控制操作的电磁气阀(6、7、11),节流阀(8、9、12)和与之相连接的气体管路系统(5、15、16)。(见附图2)挡渣臂(4)是通过支撑构件与炉体(17)相连接,整个挡渣臂(4)安装于出钢口的一侧,挡渣臂(4)主要有转轴、轴承、曲柄(3)、弯管、伸出管、夹持器和喷头(2)等组成。挡渣臂(4)通过转轴上的曲柄(3)与气缸内活塞杆铰接,转轴带动挡渣臂(4)转动,使挡渣臂能行转角度60°~90°,以使喷头对准出钢口。
喷头(2)装于挡渣臂(4)的一端,由铸铁材料构成,它是挡渣装置的关键零件,其形状呈凸字形,它不仅要具有耐热、不粘钢水的性能,而且经过特殊的加工,使其孔型具有加速惰性气体流速的功能,氮气压力为8~12公斤/厘米2。喷头的中心喷口大小与出钢口尺寸相匹配,以达到封挡钢渣目的。在喷头中心喷口的四周,还有若干个小孔,使喷出的部份惰性气体,从喷头与出钢口之间的予先调试好的端面间隙中流过,而此间隙(小于5毫米)正是本挡渣装置气密所必需的。喷头(2)装于喷头夹持器中,夹持器和伸出管、弯管、转轴连接在一起,为使喷头中心喷孔准确对准在出钢口的中心线位上,喷头夹持器在伸出管上的安装位置可自由地调整。转轴末端装有曲柄(3),曲柄(3)与动力气缸相连接,转轴转动的角度就是挡渣臂转动的角度,转轴的轴心部位是压力气体的通道。压力气缸位于出钢口的另一侧,内充压缩空气,压力为6~8公斤/厘米2。本气体挡渣装置从开始起动,挡渣臂旋转到截渣位置,喷气挡渣,总时间不超过一秒钟。
本实用新型能灵活地安装于较小容量(50吨以下)转炉上。挡渣成功率高达95%以上,在未挡初流渣的情况下,钢包中平均渣厚仅为25毫米左右,最少为10毫米,如不采用气体挡渣装置,钢包中渣厚一般在150~350毫米之间,可见,渣厚减少6~14倍,其挡渣率可达80~90%。
采用分离式气体挡渣装置后的经济效益可从两个方面获得一是提高了钢的质量。基本上做到无回磷现象;降低钢中夹杂物含量;将成份可控制在狭小范围内;提高连铸坯的良坯率;脱硫率提高2-11%;强化炉外精炼效果。二是降低成本。提高了合金收得率、铁的收得率和钢水收得率,锰(Mn)提高5~12%;硅(Si)提高11~29%;节约耐火材料,钢包使用寿命提高30~50%;节约能源;降低钢的报废率。
气缸(1) 喷头(2) 曲柄(3) 挡渣臂(4) 冷却气体管路(5) 电磁气阀(6) 电磁气阀(7) 节流阀(8) 节流阀(9) 截止阀(10) 电磁气阀(11) 节流阀(12) 消声器(13) 油雾器(14) 供挡渣气管(15) 推动气缸动作气管(16) 炉体(17)。
权利要求
1.一种由喷头(2)、挡渣臂(4)、气缸(1)所组成的气体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头(2)和挡渣臂(4)与气缸(1)分布在出钢口的两侧。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挡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头(2)装于挡渣臂(4)上,挡渣臂(4)是通过旋转轴上的曲柄(3)与活塞杆铰接、使挡渣臂(4)可行转60°~90°角,以使喷头(2)对准出钢口。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制造一种结构灵活,使用方便的、适用于较小容量转炉出钢时用的分离式气体挡渣装置。其要点是挡渣臂和气缸分别安装于小转炉出钢口的两侧,以适应小转炉的工作环境。其挡渣成功率高达95%以上。挡渣率可达80~90%。减少出钢带渣同时,可提高钢的质量和降低冶炼成本,特别适宜于钢的炉外精炼和转炉冶炼优质钢。
文档编号C21C5/46GK86200541SQ86200541
公开日1986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1986年2月6日
发明者宋善忠, 胡伟忠 申请人:上海第五钢铁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