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煤综合沉钒方法

文档序号:3332822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石煤综合沉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石煤中提取V2O5的冶炼方法。
国内外工业提钒方法有(1)钠盐氧化焙烧--水浸出--酸沉粗钒--碱溶铵盐沉钒-热解脱氧制取精钒;(2)氧化焙烧--酸浸出--中间盐--萃取--铵盐沉钒--灼烧制取精钒;(3)氧化焙烧--酸浸出--萃取--铵盐沉钒--灼烧制取精钒;在专利号85102378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雾化钒渣一次焙烧水浸液提钒的方法。上述方法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石煤中钒的氧化和转化,即煤中的钒由低价氧化至高价(五价),并转为溶解度较大的可溶钒(包括水溶钒和酸溶钒),进入溶液,实现固液分离。因而,V2O5的转浸率和回收率不高,石煤耗量大,消耗原材料多,对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同时,焙烧时,外排烟气中含有大量的CL、HCL气体及少量SO2气体,对环境污染严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选择正确合理的工艺路线,提高石煤焙烧中V2O5的转化率、浸出率、沉淀率、直收率和总回收率克服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工艺方法去实现(1)石煤脱炭将含V2O5>1.0%的石煤自然堆烧脱炭,使脱炭后的石煤灰发热量在150~300大卡/千克之间;
(2)球磨制球将脱炭后的石煤灰进行球磨,其粒度为120~200目。
(3)氧化焙烧将球磨粉,制成球半径=5cm~10cm,装入平窑,在800~850℃的温度下焙烧1~1.5小时,再将焙烧后的熟料细碎至60~100目;
(4)浸出与分离熟料加水,其固液比为1∶1.5,并按熟料量的0.8%加入硫酸,搅拌加热15分钟至70~80℃,控制PH=2~2.5,再加入钒量2倍左右(w/w)的氨水或NaoH或碳铵,控制PH=8.0~8.5,搅拌加热5分钟,温度80~85℃,澄清;
(5)分离清液在分离后的清液中加入H2SO4,控制PH=2~2.5,用蒸气加热到>90℃,搅拌45分钟以上,沉淀获得多钒酸铵;
(6)灼烧精制烘干多钒酸铵,使其纯度V2O5>80%,氧化灼烧,温度450℃,时间4小时,制得纯度>99.00%的精钒。
本发明与现有提钒工艺方法相比有如下优点1、工艺路线正确、流程简化、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提高了焙烧转化率和总回收率,资源利用率高,工艺所需的试剂(酸、碱等)品种少,耗量小,降低了生产成本;
3、消除了食盐钠化焙烧产生的HCL、CL2烟气对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
下面举一个具体实施例1、石煤脱炭将筛选过的40吨含钒量1.12%的块状(φ5~10cm)的石煤,自然堆烧脱炭,脱炭后的石煤灰发热量为250大卡/公斤。
2、球磨制球脱炭后球磨的石煤灰,制成球子(φ=8cm),保证球磨粒度-120目。
3、氧化焙烧将制得的球子(φ=8cm)装入平窑,在850℃温度下焙烧1.5小时,再将该熟料细碎至-80目。
4、浸出与分离把细碎的熟料置入搅拌池内,加入60吨水和0.32吨硫酸,拌加热15分钟至80℃,控制其PH=2.5,再加入氨水0.448吨,搅拌加热5分钟至85℃,控制其PH=8.0,澄清。
5、分离清液在分离后的清液中加入H2SO4,控制PH=2.5,用蒸气加热到85℃,搅拌45分钟,沉淀获得多钒酸铵。
(6)灼烧精制将沉淀获得的多钒酸铵烘干,使其纯度含V2O5>80%,进行氧化灼烧,温度450℃,时间4小时,即制得纯度为99.67%的精钒。
权利要求
1.一种石煤综合沉钒方法,它以含V2O5>1.0%的石煤为原料,其特征在于选择了正确的工艺路线和最佳的反应生成条件(1)石煤脱炭自然堆烧脱炭,脱炭后的石煤灰发量在150~300大卡/千克之间;(2)球磨制球粒度120~200目;(3)氧化焙烧装入平窑,在800~850℃的温度下焙烧1~1.5小时,将焙烧后的熟料细碎至60~100目;(4)浸出与分离熟料加水,其固液比为1∶1.5,按熟料量的0.8%加入硫酸,加热搅拌,加热温度70~80℃,搅拌时间15分钟,控制PH=2~2.5,再加入钒量2倍左右(w/w)的氨水或NaOH或碳铵,控制PH=7.0~9.0,搅拌加热5分钟、温度80~85℃,澄清;(5)分离清液在清液中加入H2SO4,控制PH=2~2.5,用蒸汽加热,温度>90℃,搅拌45分钟以上,沉淀生成多钒酸铵;(6)灼烧精制烘干多钒酸铵,纯度V2O5>80%,氧化灼烧,温度450℃,时间4小时,制得纯度>99.00的精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煤综合沉钒方法,它以含V
文档编号C22B3/46GK1082118SQ9210709
公开日1994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2日
发明者谢永习, 谢兆伸, 谢钰, 周小枚 申请人: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钒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